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的教育过程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新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然而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而,在这喧哗背后,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越来越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和思考。因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结合我29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多种引入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多种引入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景的:播放人们坐在分别用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做成轮子的汽车行驶的课件,让学生观察人坐在车上的三种情形:“这些人在三种不同轮子的车上会有什么感觉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为什么人坐在圆形轮子的车上会感觉很平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圆的认识》”。接下来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兴趣浓厚地研究起圆的特征……
三、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1.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2.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构新知。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必须彻底改变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模式,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新知识。
3. 小组合作,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千克、克的认识》中,让学生带来了许多在生活中的熟悉物体:如2分硬币、黄豆、鸡蛋、袋装盐、水果等,让学生分成6人一组进行学习:组内同学轮流先掂一掂,再称一称,再交流汇报……激发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四、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要从研究教学目标开始,必须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质量才得以有效提高。
五、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材内容的处理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优势的前提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合理地布置作业,并认真地批改
1.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的设计课堂练习:
⑴针对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铺垫性练习。
⑵针对学习的重、难点,设计专项性练习。
⑶针对易混淆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
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变式练习。通过变式练习,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⑸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逆向思维练习。
2. 合理地布置作业,并及时认真地批改
课堂作业我经常采用面批的形式,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我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八、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学生解题时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思维的空间本来是无限广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结果,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起来的。发散性的思路是引导学生从哪个角度去想,才能产生多种方法,而不是把几种方法一种一种地教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学生创造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近年来,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而,在这喧哗背后,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越来越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和思考。因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结合我29年来的一线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多种引入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多种引入方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景的:播放人们坐在分别用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形做成轮子的汽车行驶的课件,让学生观察人坐在车上的三种情形:“这些人在三种不同轮子的车上会有什么感觉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为什么人坐在圆形轮子的车上会感觉很平稳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圆的认识》”。接下来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兴趣浓厚地研究起圆的特征……
三、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1.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
2.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构新知。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必须彻底改变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模式,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建构新知识。
3. 小组合作,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千克、克的认识》中,让学生带来了许多在生活中的熟悉物体:如2分硬币、黄豆、鸡蛋、袋装盐、水果等,让学生分成6人一组进行学习:组内同学轮流先掂一掂,再称一称,再交流汇报……激发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四、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要从研究教学目标开始,必须强化教学目标意识,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质量才得以有效提高。
五、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关键点
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教材内容的处理是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资源优势的前提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教材的处理上,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合理地布置作业,并认真地批改
1.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的设计课堂练习:
⑴针对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铺垫性练习。
⑵针对学习的重、难点,设计专项性练习。
⑶针对易混淆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
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各种各样的变式练习。通过变式练习,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⑸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逆向思维练习。
2. 合理地布置作业,并及时认真地批改
课堂作业我经常采用面批的形式,学生作业中出现错误我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八、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学生解题时有截然不同的答案
思维的空间本来是无限广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结果,科学探索的兴趣往往是在所谓“离经叛道”的答案中培养起来的。发散性的思路是引导学生从哪个角度去想,才能产生多种方法,而不是把几种方法一种一种地教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学生创造的舞台,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