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却在下面开小差: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某些知识点教师虽反复强调,但学生在作业、考试中仍然屡屡出错,为什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教师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陷阱”,让学生充分暴露易犯的错误,然后再据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怎样认识和理解才对。
一、引入时巧设“陷阱”,激发学生兴趣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若能巧设“陷阱”,先让学生遭遇小小的“挫折”,然后再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奥妙,不但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对策问题时,课始我跟学生说,咱们先来玩一个“抢18”的游戏,谁上来与老师比试比试。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谁最后抢到18,谁就是获胜者。学生一听,都跃跃欲试,争着要和老师比试一番,结果学生兴冲冲地上来,灰溜溜地败下阵去,不过大家的兴致十分高涨。有的学生说老师好厉害,有的学生说该不会有什么诀窍吧!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发现每次都是老师让同学先报的。”有的说:“老师每次都是同学报1个数,老师就报2个:同学报2个,老师报1个。”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每次都抢到3的倍数。”……这些正是取胜的策略,要想确保胜利,应该让对方先报,因为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所以要想抢到18须先枪到15,要想抢到15须先抢到12,依次抢到9、6、3,即每次抢到3的倍数就一定获胜。这样就为下面对策问题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授新知时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发现
《面积与面积单位》中,让学生体会到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创设了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当两个长方形靠观察法、重叠法难以比较时,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自行摆、拼,学生意识到要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必须用同一种图形,而且学生一般会从便于拼摆、测量的角度来选择正方形。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无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都可以测出它们的面积,用正方形更便于测量。接下来,咱们分男、女生做个游戏,女生优先,男生闭上眼,女同学看到几个小方格7
生:6个。
师:现在请男同学抬起头,女同学把眼睛闭上,你们看到了几个小方格?
生:16个。
师:请大家猜一猜,是男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还是女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因为16个方格大于6个方格。
(其他学生都随声附和)
师是这样吗?
(看到教师一副笑眯眯,很诡秘的样子,一部分学生在下面疑惑地猜测)
教师出示了两张长方形纸,当学生看到16格的图形反而比6格的小时,都发出“啊”的声音。
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测量时用的正方形大小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但形状要相同,而且大小也要一样。
师:对,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从而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探究发现的情境之中。
三、练习中巧设“陷阱”,深化学生思考
有时某些练习虽然反复让学生做,但同类错误仍时有发生,教师再怎么提醒也无济于事。如果在练习中设置一些“陷阱”,先让学生尝试着去做一做,使其“上当”。当学生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适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吸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如学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在让学生计算类似15÷3=?150÷30=?1500÷300=?的题目时插入150 70=?这一题,前几题学生做得得心应手,根据商不变性质得到的结果都是5,后一题极大多数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都是2余1。有个细心点的学生提出来:“老师,我通过验算发觉不对,你看2x70 1=141。”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并说如果余数是10就好了。那么这个1究竟表示1还是表示10,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引导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得到的商不变,而余数1是从十位上余下来的,所以表示的是1个十,即2x70 10=1500
这一“陷阱”的设置,远比教师直接讲授知识,学生印象来得深刻。以后学生碰到类似的习题,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境。
适当地构思、设计一些“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失衡,以此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而且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引入时巧设“陷阱”,激发学生兴趣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若能巧设“陷阱”,先让学生遭遇小小的“挫折”,然后再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奥妙,不但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对策问题时,课始我跟学生说,咱们先来玩一个“抢18”的游戏,谁上来与老师比试比试。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谁最后抢到18,谁就是获胜者。学生一听,都跃跃欲试,争着要和老师比试一番,结果学生兴冲冲地上来,灰溜溜地败下阵去,不过大家的兴致十分高涨。有的学生说老师好厉害,有的学生说该不会有什么诀窍吧!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发现每次都是老师让同学先报的。”有的说:“老师每次都是同学报1个数,老师就报2个:同学报2个,老师报1个。”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每次都抢到3的倍数。”……这些正是取胜的策略,要想确保胜利,应该让对方先报,因为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所以要想抢到18须先枪到15,要想抢到15须先抢到12,依次抢到9、6、3,即每次抢到3的倍数就一定获胜。这样就为下面对策问题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授新知时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发现
《面积与面积单位》中,让学生体会到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创设了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当两个长方形靠观察法、重叠法难以比较时,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自行摆、拼,学生意识到要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必须用同一种图形,而且学生一般会从便于拼摆、测量的角度来选择正方形。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无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都可以测出它们的面积,用正方形更便于测量。接下来,咱们分男、女生做个游戏,女生优先,男生闭上眼,女同学看到几个小方格7
生:6个。
师:现在请男同学抬起头,女同学把眼睛闭上,你们看到了几个小方格?
生:16个。
师:请大家猜一猜,是男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还是女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因为16个方格大于6个方格。
(其他学生都随声附和)
师是这样吗?
(看到教师一副笑眯眯,很诡秘的样子,一部分学生在下面疑惑地猜测)
教师出示了两张长方形纸,当学生看到16格的图形反而比6格的小时,都发出“啊”的声音。
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测量时用的正方形大小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但形状要相同,而且大小也要一样。
师:对,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从而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探究发现的情境之中。
三、练习中巧设“陷阱”,深化学生思考
有时某些练习虽然反复让学生做,但同类错误仍时有发生,教师再怎么提醒也无济于事。如果在练习中设置一些“陷阱”,先让学生尝试着去做一做,使其“上当”。当学生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适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吸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如学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在让学生计算类似15÷3=?150÷30=?1500÷300=?的题目时插入150 70=?这一题,前几题学生做得得心应手,根据商不变性质得到的结果都是5,后一题极大多数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都是2余1。有个细心点的学生提出来:“老师,我通过验算发觉不对,你看2x70 1=141。”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并说如果余数是10就好了。那么这个1究竟表示1还是表示10,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引导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得到的商不变,而余数1是从十位上余下来的,所以表示的是1个十,即2x70 10=1500
这一“陷阱”的设置,远比教师直接讲授知识,学生印象来得深刻。以后学生碰到类似的习题,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境。
适当地构思、设计一些“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失衡,以此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而且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