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拒绝平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却在下面开小差: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某些知识点教师虽反复强调,但学生在作业、考试中仍然屡屡出错,为什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教师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陷阱”,让学生充分暴露易犯的错误,然后再据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怎样认识和理解才对。
  
  一、引入时巧设“陷阱”,激发学生兴趣
  
  在引入新课时,教师若能巧设“陷阱”,先让学生遭遇小小的“挫折”,然后再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奥妙,不但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在学习人教版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对策问题时,课始我跟学生说,咱们先来玩一个“抢18”的游戏,谁上来与老师比试比试。游戏规则是:两个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谁最后抢到18,谁就是获胜者。学生一听,都跃跃欲试,争着要和老师比试一番,结果学生兴冲冲地上来,灰溜溜地败下阵去,不过大家的兴致十分高涨。有的学生说老师好厉害,有的学生说该不会有什么诀窍吧!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发现每次都是老师让同学先报的。”有的说:“老师每次都是同学报1个数,老师就报2个:同学报2个,老师报1个。”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每次都抢到3的倍数。”……这些正是取胜的策略,要想确保胜利,应该让对方先报,因为每次只能报1个或2个数,所以要想抢到18须先枪到15,要想抢到15须先抢到12,依次抢到9、6、3,即每次抢到3的倍数就一定获胜。这样就为下面对策问题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授新知时巧设“陷阱”,引导学生发现
  
  《面积与面积单位》中,让学生体会到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创设了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当两个长方形靠观察法、重叠法难以比较时,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通过自行摆、拼,学生意识到要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必须用同一种图形,而且学生一般会从便于拼摆、测量的角度来选择正方形。
  师:通过测量,我们知道无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还是三角形,都可以测出它们的面积,用正方形更便于测量。接下来,咱们分男、女生做个游戏,女生优先,男生闭上眼,女同学看到几个小方格7
  生:6个。
  师:现在请男同学抬起头,女同学把眼睛闭上,你们看到了几个小方格?
  生:16个。
  师:请大家猜一猜,是男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还是女同学看到的那张纸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
  生:男同学看到的大,因为16个方格大于6个方格。
  (其他学生都随声附和)
  师是这样吗?
  (看到教师一副笑眯眯,很诡秘的样子,一部分学生在下面疑惑地猜测)
  教师出示了两张长方形纸,当学生看到16格的图形反而比6格的小时,都发出“啊”的声音。
  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测量时用的正方形大小不一样。
  师:那你认为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但形状要相同,而且大小也要一样。
  师:对,在比较两个物体表面面积的时候,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
  从而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了探究发现的情境之中。
  
  三、练习中巧设“陷阱”,深化学生思考
  
  有时某些练习虽然反复让学生做,但同类错误仍时有发生,教师再怎么提醒也无济于事。如果在练习中设置一些“陷阱”,先让学生尝试着去做一做,使其“上当”。当学生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适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辨析,让他们吸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
  如学了“商不变的性质”后,在让学生计算类似15÷3=?150÷30=?1500÷300=?的题目时插入150 70=?这一题,前几题学生做得得心应手,根据商不变性质得到的结果都是5,后一题极大多数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都是2余1。有个细心点的学生提出来:“老师,我通过验算发觉不对,你看2x70 1=141。”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并说如果余数是10就好了。那么这个1究竟表示1还是表示10,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我引导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得到的商不变,而余数1是从十位上余下来的,所以表示的是1个十,即2x70 10=1500
  这一“陷阱”的设置,远比教师直接讲授知识,学生印象来得深刻。以后学生碰到类似的习题,脑子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情境。
  适当地构思、设计一些“陷阱”,巧妙地在新知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制造冲突,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失衡,以此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而且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北京市教委的倡导下,北京市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认真落实“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笔者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各中小学校认真落实工作,学生参与度高,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场地器材使用不合理、师资不足、活动项目单一、过分注重学生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诸多优化策略,助力“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后一小
“课文长,课时少,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繁琐和肢解,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实效?”这是常常困扰小学新课程高段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端,大胆取舍,化繁就简、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串联全篇,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以实现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六上《唯一的听众》讲述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发现好老师、关注好老师、走近好老师……《体育教学》同样坚信榜样教师的力量可以感染整个教育行业,从而为学生带来帮助、为从业者带来借鉴、为国家带来贡献。  扎根教学一线27年、创编体育游戏近2000例、多次赴西藏等地参与乡村支教……2021年9月8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文件规定,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我省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都很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有一部分教研员除
摘 要:江苏省海门市2013年开启了中小学生体能与技能季度监测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围绕一条主线、成立二级领导小组、坚持三个原则、建立四项制度等具体做法,率先开启了县域层面学生体质监测制度的探索,三年来学生体能与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海门市的实践给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
梁晓声的这篇《慈母情深》被选入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与原文相比,有不少改动。  写母亲的文章在打动读者方面总具备一种天然的优势。母爱作为一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一切利益得失的情感,当它被古今中外众多名家以各种体裁的文本不断阐释,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情感——感动。或者我们可以说,“感动”是这类文本共同的题目。在文本中表现这份“感动”几乎不需要过多的写作技巧,只要作者把生活的原
摘 要:王占春先生是我国著名学校体育专家、新中国体育教材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编辑室主任。《王占春论教材》这本书的出版,为广大体育教师学习占春先生的学校体育思想,特别是体育课程教材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在选编过程中,编者以代表性和典范性为标准选文定篇,采用纵横交织的方式分类排序。读者朋友可以在阅读本书的同时,加强个人反思与写作实践,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活动。  关键词:
摘 要:培智类学校没有统一的课间操标准,普通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现行的课间操不适合培智类学校。本文通过对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间操的创编与教学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间操如何创编,如何推广和教学,实施中效果与问题反馈,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以期为培智类学校课间操创编提供参考。  关键词:培智类学校;课间操;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
新华社杭州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7年9月3日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培养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延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青少年
“语文课堂竟能如此美丽!”这是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杨文华采访孙双金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到底美丽在何处?就让我们从他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语来领略一番吧!  一、真诚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师亚曾这样说过:“进入课堂,我们应改满脑子的教案为满脑子的学生。”孙双金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课堂上,孙老师对学生的爱无微不至,尤其是他对学生的赞美、赏识总是发自内心的,显得如此真诚。如《天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