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目前,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和综合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然而,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政策 济源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早在2007年,济源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土地资源紧缺,耕地保护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完善、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思路,规划建设了虎岭、玉川、高新技术三个产业集聚区,并全部入选河南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每个产业集聚区都确定了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统筹规划,有序开发。3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3.6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平方公里、发展区6.88平方公里、控制区8.81平方公里。其中虎岭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以煤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综合发展、多功能的产业集聚;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国家级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新能源及能源基地,目前已形成主导突出、特色鲜明、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有色金属深加工、能源两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先进电子电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先进的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2011年,三个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市比重的5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比重的54%;税收收入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48%;从业人员达3.7万人,同比增长22%。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能力,必须合理规划,调整政策,重点突破,加大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服务,狠抓政策落实,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建议全省对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认真分析可利用的区位、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在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形成全省招商引资的合力,把握各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从根本上避免盲目争抢项目和重复建设等资金、资源的浪费问题。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同步推进,统筹考虑。
2、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產业集聚发展机制,加快落实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例如电价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等;二是要尽早尽快地按照产业定位,整合规模较小的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使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提高集聚区产业支撑能力和集聚发展能力。以优势产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科学引导,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和引导集聚区走产业化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创造效益,并且引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破解资金瓶颈。一是建议省财政对产业集聚区加强财政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对产业集聚区内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财政配套资金;对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到产业集聚区项目。二是产业集聚区在成立投资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增强投融资公司资本实力。采取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式,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三是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形成联动,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申请项目贷款提供担保、咨询、质押等业务;探索政府投融资平台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整合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做大做强;探索TOT、BOT和BT等多种融资措施,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
4、做优做强产业集聚区。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机遇,大力引进产业集群,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高端产品项目,要把周边地区优势资源引进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带动项目落地。二是提升招商引资项目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 提升高新技术项目和自主创新在产业集聚区项目中的比重。三是要引导企业积极创新,走规范发展和品牌化发展道路;
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对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二是加强工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心网络、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环境监测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为集聚区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三是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抓好人才教育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定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及外来投资者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财政局)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政策 济源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早在2007年,济源市委、市政府针对全市土地资源紧缺,耕地保护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先行、基础完善、项目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思路,规划建设了虎岭、玉川、高新技术三个产业集聚区,并全部入选河南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每个产业集聚区都确定了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按照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统筹规划,有序开发。3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3.6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平方公里、发展区6.88平方公里、控制区8.81平方公里。其中虎岭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以煤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综合发展、多功能的产业集聚;玉川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国家级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新能源及能源基地,目前已形成主导突出、特色鲜明、链条延伸、集群发展的有色金属深加工、能源两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先进电子电器、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中试、生产基地,先进的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2011年,三个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4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全市比重的5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比重的54%;税收收入完成12.9亿元,同比增长48%;从业人员达3.7万人,同比增长22%。
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能力,必须合理规划,调整政策,重点突破,加大支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服务,狠抓政策落实,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提升集聚区发展水平,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以科学规划引领集聚区发展。产业集聚区发展,要做到规划先行。建议全省对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主导产业,认真分析可利用的区位、资源、交通等比较优势,在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形成全省招商引资的合力,把握各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从根本上避免盲目争抢项目和重复建设等资金、资源的浪费问题。把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同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结合起来,做到功能互补,同步推进,统筹考虑。
2、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一是要加快建立完善產业集聚发展机制,加快落实产业集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例如电价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等;二是要尽早尽快地按照产业定位,整合规模较小的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使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提高集聚区产业支撑能力和集聚发展能力。以优势产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科学引导,进行合理布局,培育和引导集聚区走产业化道路,走特色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创造效益,并且引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3、破解资金瓶颈。一是建议省财政对产业集聚区加强财政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对产业集聚区内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财政配套资金;对重大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资金,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到产业集聚区项目。二是产业集聚区在成立投资平台的基础上,还要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划转、授权,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如土地、道路等各种可利用的实物资产抵押,增强投融资公司资本实力。采取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公开出让、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与经营、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等方式,经营投融资公司的资产,发挥资产的放大效应。三是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与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形成联动,为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申请项目贷款提供担保、咨询、质押等业务;探索政府投融资平台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整合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做大做强;探索TOT、BOT和BT等多种融资措施,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打破集聚区建设融资瓶颈。
4、做优做强产业集聚区。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抢抓机遇,大力引进产业集群,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高端产品项目,要把周边地区优势资源引进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带动项目落地。二是提升招商引资项目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严加控制, 提升高新技术项目和自主创新在产业集聚区项目中的比重。三是要引导企业积极创新,走规范发展和品牌化发展道路;
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对产业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二是加强工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心网络、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环境监测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为集聚区发展提供良好服务;三是积极引进人才,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抓好人才教育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高素质的劳动力,加快发展与产业定位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引进企业及外来投资者提供完善的专业配套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