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用辨证法的观点,依据教学大纲和社会发展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讨论所学的知识,深刻的、牢固的掌握知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能独立的应用知识探索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能力,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
要追赶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出千千万万知识丰富、思维敏锐、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建设人才,这样要求在中小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教师教学思想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教学观点是首要的,我认为应明确如下思想。
1.1 培养能力要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即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2 培养能力不是要求学生立即有所创造发明,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刻的、牢固的掌握知识,培养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力,能独立的应用知识探索新问题,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水,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促进双基知识的掌握,因此两者必须同样的重视。
1.4 用辨证法的观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发现法……等都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对任何教材和学生都是最好的、完美无缺的,因此在一个单元或课时的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辨证的、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5 提高中下生水平也需要从培养能力入手。在辅导中除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的缺陷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讨论所学的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
2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做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两方面的配合,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时教学、单元小结及总复习、测验考试等方面。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培养能力的设计。
2.1 精讲
2.1.1 讲课中深入剖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达到既掌握知识有发展能力的作用。
具体的说,就是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注意揭示它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对相近似和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并指导学生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在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时,尽可能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独立实验让学生观察认识它们的性质,联系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它们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
分析、综合、概括和推理的思维活动,培养并发展思维能力,
2.1.2 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发展学生的智力。
利用知识迁移是指在教学中注意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应用旧知识,分析对比弄懂和掌握新知识,研究新课题,这样就可以达到既巩固旧知识,学会应用知识,又能使新知识领会的深刻透彻,并同时培养了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2.1.3 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在授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知识的联系和特点,设计一些研究问题的情景,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从联想、释疑、探究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
学生经过思考,大多数都能回答。
这一节课的教学,综合应用了启发式,发现式,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以有机物结构为中心,不断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及采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实验及逻辑推理,使学生深刻而牢固的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1.4 建立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序,指导教学。
依据年级教材内容的系统和教学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智力发展水平;学校设备、教师条件等制定年级知识及能力相结合的序进行教学,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目的有步骤的加强双基和培养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能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使思维能力逐步从量的变化向质的跃变。
例如制定化学实验教学的序列训练,中学化学计算序列训练,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序列设计等。
2.1.5 形成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
在课时教学及单元小节、总复习中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深入认识个别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概念原理间的关系,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深刻、更牢固的掌握和应用知识,并同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知识更牢固,并能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发展智力。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知识水平进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归类的基本原则,推荐一些较好的知识归类供参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并达到指导学习的作用。下面是氮及其化合物部分的知识系统及归类要点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此纲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归类。
2.2 精练
边讲边练可以充分使学生的脑眼手多种器官同时调动起来,使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使知识强化,能达到增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如在学习原子结构、化学键时结合课堂分析,让学生即时练习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式等;在学习物质的结构式、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总结反应规律。这样可使学生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牢固,并能发展思维能力。
适当组织习题课,精心选题及设计题目。所选的题目既要能达到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解计算题时,引导学生一题多解的研究,但也要引导学生从多解中找出一个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这样就更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计一组相互联系又能使问题不断深入的题目,逐次边解边把新题目提出来,这样能使学生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总原理基础上,充分运用联想,通过分析、综合、推理使知识不断深化,思维不断发展。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明锐性、发散性,提高研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能巩固知识,学会应用知识。
例:一组堂上练习题:
a钠、镁、锌各一克,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b同摩尔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c PH相同的同体积的盐酸及醋酸分别与镁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2.3 测验、考试、讲评中培养能力。适当组织单元测验、考试,精心设计试题,做好试卷的分析讲评,是利用学生知识反馈,强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试题内容可包含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分析综合及发展新知识的内容,也可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应用基础知识推断较简单的未学过的知识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巩固知识,又培养了逻辑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某有机物12.50毫克,完全燃烧后,生成24.95毫克CO2和10.35毫克H2O,其蒸气密度为同条件下空气的3.03倍……若该有机物和NaOH溶液作用后能生成两种有机物,一种能和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另一种中性有机物被氧化铜氧化后产物是没有还原性的物质,推断此有机物是什么?
答案中应用到仲醇脱氢成酮的教材外知识,但学生可根据醛、酮结构、性质及醇脱氢时结构的变化联想推断,是可能找到答案的,这就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做好试题的讲评分析,引导学生从答卷中分析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本,听教师讲评。利用试卷的反馈作用能达到强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克服为分数而学的作用。教师的讲评不就事论事,着重于分析共同存在的错误问题或有代表性、特殊性和综合应用知识的题目,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分析命题特点,解决思路及与命题有联系的知识,这样既能巩固知识,更能提高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2.4 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独立钻研中进行分析比较推理,自己结合学习的内容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各种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培养,提高了研究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创造型人材的有效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自学能力能力效率,充分发挥它的效果。教师指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示范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心内容和实质问题开始,继而拟出阅读的目的和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对照分析,教师在总结、分析、归纳和释疑。逐步指导学生做自学笔记,自拟阅读提纲并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教师着重于对重点教材内容的学习指导及释疑,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直至能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
2.5 学习目的明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智力的有效因素。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意识记往往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大,记忆的任务越具体,效果越好,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主动性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只有在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积极思维中才有利于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一个学年、学期或一个单元伊始,教师向学生阐明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要求、计划、教学方法原则等,让学生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要求同步进行,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些重要要求(如预习、作业、测验及讲评等)成为制度,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以上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的设计,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活跃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兴趣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4
[2] 杨先昌. 化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3] 范杰. 中学化学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 林卫民. 简论化学教学中的智力技能训练[M] 中学化学教与学[M]月刊,2002.4
[5] 闫梦醒. 化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M] 中学化学教与学[M]月刊,2002.1
要追赶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出千千万万知识丰富、思维敏锐、富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建设人才,这样要求在中小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 教师教学思想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教学观点是首要的,我认为应明确如下思想。
1.1 培养能力要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的进行。即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2 培养能力不是要求学生立即有所创造发明,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刻的、牢固的掌握知识,培养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力,能独立的应用知识探索新问题,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离开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水,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促进双基知识的掌握,因此两者必须同样的重视。
1.4 用辨证法的观点,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发现法……等都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没有一种方法对任何教材和学生都是最好的、完美无缺的,因此在一个单元或课时的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辨证的、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5 提高中下生水平也需要从培养能力入手。在辅导中除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上的缺陷外,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分析讨论所学的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
2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做法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两方面的配合,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时教学、单元小结及总复习、测验考试等方面。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培养能力的设计。
2.1 精讲
2.1.1 讲课中深入剖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达到既掌握知识有发展能力的作用。
具体的说,就是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时,注意揭示它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对相近似和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并指导学生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在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时,尽可能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独立实验让学生观察认识它们的性质,联系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它们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
分析、综合、概括和推理的思维活动,培养并发展思维能力,
2.1.2 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发展学生的智力。
利用知识迁移是指在教学中注意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联系应用旧知识,分析对比弄懂和掌握新知识,研究新课题,这样就可以达到既巩固旧知识,学会应用知识,又能使新知识领会的深刻透彻,并同时培养了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2.1.3 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在授课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知识的联系和特点,设计一些研究问题的情景,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并从联想、释疑、探究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能力。
学生经过思考,大多数都能回答。
这一节课的教学,综合应用了启发式,发现式,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以有机物结构为中心,不断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及采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实验及逻辑推理,使学生深刻而牢固的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2.1.4 建立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序,指导教学。
依据年级教材内容的系统和教学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智力发展水平;学校设备、教师条件等制定年级知识及能力相结合的序进行教学,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有目的有步骤的加强双基和培养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能做到轻负担,高质量,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使思维能力逐步从量的变化向质的跃变。
例如制定化学实验教学的序列训练,中学化学计算序列训练,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序列设计等。
2.1.5 形成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
在课时教学及单元小节、总复习中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在深入认识个别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概念原理间的关系,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更深刻、更牢固的掌握和应用知识,并同时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能提高学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使知识更牢固,并能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发展智力。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知识水平进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归类的基本原则,推荐一些较好的知识归类供参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并达到指导学习的作用。下面是氮及其化合物部分的知识系统及归类要点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此纲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归类。
2.2 精练
边讲边练可以充分使学生的脑眼手多种器官同时调动起来,使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相结合,使知识强化,能达到增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如在学习原子结构、化学键时结合课堂分析,让学生即时练习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式等;在学习物质的结构式、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总结反应规律。这样可使学生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牢固,并能发展思维能力。
适当组织习题课,精心选题及设计题目。所选的题目既要能达到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解计算题时,引导学生一题多解的研究,但也要引导学生从多解中找出一个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这样就更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计一组相互联系又能使问题不断深入的题目,逐次边解边把新题目提出来,这样能使学生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总原理基础上,充分运用联想,通过分析、综合、推理使知识不断深化,思维不断发展。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明锐性、发散性,提高研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能巩固知识,学会应用知识。
例:一组堂上练习题:
a钠、镁、锌各一克,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b同摩尔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金属镁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c PH相同的同体积的盐酸及醋酸分别与镁充分反应,谁反应速度最快?谁产生氢气最多?
2.3 测验、考试、讲评中培养能力。适当组织单元测验、考试,精心设计试题,做好试卷的分析讲评,是利用学生知识反馈,强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试题内容可包含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分析综合及发展新知识的内容,也可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应用基础知识推断较简单的未学过的知识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巩固知识,又培养了逻辑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某有机物12.50毫克,完全燃烧后,生成24.95毫克CO2和10.35毫克H2O,其蒸气密度为同条件下空气的3.03倍……若该有机物和NaOH溶液作用后能生成两种有机物,一种能和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另一种中性有机物被氧化铜氧化后产物是没有还原性的物质,推断此有机物是什么?
答案中应用到仲醇脱氢成酮的教材外知识,但学生可根据醛、酮结构、性质及醇脱氢时结构的变化联想推断,是可能找到答案的,这就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做好试题的讲评分析,引导学生从答卷中分析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钻研课本,听教师讲评。利用试卷的反馈作用能达到强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克服为分数而学的作用。教师的讲评不就事论事,着重于分析共同存在的错误问题或有代表性、特殊性和综合应用知识的题目,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分析命题特点,解决思路及与命题有联系的知识,这样既能巩固知识,更能提高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
2.4 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独立钻研中进行分析比较推理,自己结合学习的内容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就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各种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的培养,提高了研究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创造型人材的有效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自学能力能力效率,充分发挥它的效果。教师指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从示范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心内容和实质问题开始,继而拟出阅读的目的和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对照分析,教师在总结、分析、归纳和释疑。逐步指导学生做自学笔记,自拟阅读提纲并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教师着重于对重点教材内容的学习指导及释疑,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直至能达到自己学习的目的。
2.5 学习目的明确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智力的有效因素。学生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意识记往往比无意识记的效果大,记忆的任务越具体,效果越好,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主动性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只有在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积极思维中才有利于在复杂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一个学年、学期或一个单元伊始,教师向学生阐明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要求、计划、教学方法原则等,让学生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要求同步进行,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的一些重要要求(如预习、作业、测验及讲评等)成为制度,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以上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的设计,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活跃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兴趣质量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4
[2] 杨先昌. 化学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3] 范杰. 中学化学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 林卫民. 简论化学教学中的智力技能训练[M] 中学化学教与学[M]月刊,2002.4
[5] 闫梦醒. 化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M] 中学化学教与学[M]月刊,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