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网络走进了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学术界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研究较少,对高校如何应对和处置网络突发事件的研究少之又少,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坚持的原则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一)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网络世界的突发事件是指在网络上威胁的大面积爆发,促使大量网络信息系统遭到侵犯进而瘫痪,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网络安全事件。[1]而高校所面对的网络突发事件,即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本文认为是指在短时间内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影响学校网络设施、信息安全或网上舆论导向等,给学校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1、高技术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而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标志产物之一。有些网络突发事件的组织实施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水平,如未授权非法访问、破坏数据完整性、服务器攻击、传播计算机病毒等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都需要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隐蔽性
网络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上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易做现实世界中不敢做的事,说现实世界中不敢说的话。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操作,可以将上网者伪装起来,所以有些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觉察。
3、易扩散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使世界变得扁平。TCP/IP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协议是通用的协议,各种计算机系统均可接入进来,信息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输到世界每个角落,这使得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在地球的一个地方可以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
4、高学历性
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是发生在高校内部的网络突发事件,其肇事者、参与者一般是高校教师或大学生,他们的学历大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是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这表明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高学历性的特征。
(二)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
1、按起因分类
(1)自然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对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破坏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雷雨时,学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遭到雷击而破坏。
(2)人为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由于人有意或无意破坏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利用网络传播具有煽动性或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言论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包括人的恶意攻击学校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网络设备,或工作人员在维护校园网络中出现的不正当操作,造成网络瘫痪;再者,利用网络传播具有煽动性或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言论,这些言论在网上产生共鸣,可能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过激行为,引发突发事件。
2、按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
依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中对突发事件的划分等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按照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即特别重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重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较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和一般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二、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坚持的原则
(一)准确把握,及时出动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处理危机的3T原则中包括"tell it fast",意思是说"尽快提供情况"。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态势发展非常迅速,这时师生在心理上非常想知道政府、学校的态度和反应。心理学"首因效应"指出,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同时,正如前文所述,网络突发事件突破时空限制,具有极易扩散的特性,可在短时间内集聚传播,使事态扩大、恶化。
发现网络信息突发事件后,学校分管领导要迅速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研判处置办法,成立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准确把握事态状况,对整个情况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二)以人为本,注重疏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的本质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一项宪法原则。"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塑造人;它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政府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与人的个性,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2]
而在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一般是教师或学生,他们有知识,懂文化,大都知法懂法,维权意识较强。因此,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学校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着坦诚、友好、解决问题的心态,充分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考虑到他们的感受,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三)广泛合作,口径一致
在处理解决一些问题时,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有时根本无法进行。解决网络突发事件不仅仅是网络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的事情,学校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
一旦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学校要迅速启动相应预案,安全保卫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学校办公室、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做好研判和分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下,保证部门间信息的畅通无阻,对某一重大问题,会同协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达到各部门总体效果的最优化。除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外,必要时,学校应向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部门和信息安全服务部门请求援助,及时上报信息,获取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指导,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借助科研部门和信息安全服务部门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较高技能和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处置好网络突发事件。
(四)公开透明,以我为主
"人肉搜索"的出现,让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我们不能带上假面具来面对师生,而应是将真实的状况展现在大家面前。公开透明讲的是,学校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对某些问题做出真实的回应,不要弄虚作假,要本着尊重事实、尊重师生的感受来进行,通过多种渠道向师生发布事态的进展情况,告知大家事实真相。只要有利于国家和学校,对绝大多数情况和问题的发布,学校必须说真话,千万不能有瞒天过海或敷衍的思想,当网民发现后,就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对立感和不信任,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五)应用技术,力保稳定
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是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而目前,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大环境,加上高校违规招生、违规办学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籍学历问题,毕业生就业、学校收费、后勤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及学校周边治安等问题,高校师生员工就极易针对某一问题到网上发布一些负面信息,短时间内其他人也疯狂跟帖,形成一种大的网络声势。
说到底,网络突发事件是高校师生对某一问题由于从自身角度出发,缺乏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了解,而做出的反应,其他人就此问题也做出了相同的举动,对学校的发展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稳定压倒一切"要求,防止它转化为现实中的安全稳定事件,要认真分析网络上反应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进工作,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此外,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做好下一步工作打算。
参考文献:
[1]曲成义.在国家对突发事件的治理中应高度重视应对网络突发事件[J].信息网络安全,2007,(1).
[2]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一、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和类型
(一)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网络世界的突发事件是指在网络上威胁的大面积爆发,促使大量网络信息系统遭到侵犯进而瘫痪,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的网络安全事件。[1]而高校所面对的网络突发事件,即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本文认为是指在短时间内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影响学校网络设施、信息安全或网上舆论导向等,给学校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征:
1、高技术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而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标志产物之一。有些网络突发事件的组织实施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水平,如未授权非法访问、破坏数据完整性、服务器攻击、传播计算机病毒等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都需要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2、隐蔽性
网络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上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易做现实世界中不敢做的事,说现实世界中不敢说的话。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或操作,可以将上网者伪装起来,所以有些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觉察。
3、易扩散性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使世界变得扁平。TCP/IP作为互联网重要的协议是通用的协议,各种计算机系统均可接入进来,信息可以方便快捷地传输到世界每个角落,这使得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在地球的一个地方可以知道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
4、高学历性
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是发生在高校内部的网络突发事件,其肇事者、参与者一般是高校教师或大学生,他们的学历大都在大学本科以上,是社会中的知识分子阶层,这表明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具有高学历性的特征。
(二)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类型
1、按起因分类
(1)自然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对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破坏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雷雨时,学校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遭到雷击而破坏。
(2)人为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由于人有意或无意破坏重要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利用网络传播具有煽动性或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言论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包括人的恶意攻击学校重要信息系统和关键网络设备,或工作人员在维护校园网络中出现的不正当操作,造成网络瘫痪;再者,利用网络传播具有煽动性或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言论,这些言论在网上产生共鸣,可能转化为现实世界的过激行为,引发突发事件。
2、按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类
依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中对突发事件的划分等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按照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分为四种类型,即特别重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重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较大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和一般高校网络突发事件。
二、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坚持的原则
(一)准确把握,及时出动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处理危机的3T原则中包括"tell it fast",意思是说"尽快提供情况"。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态势发展非常迅速,这时师生在心理上非常想知道政府、学校的态度和反应。心理学"首因效应"指出,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同时,正如前文所述,网络突发事件突破时空限制,具有极易扩散的特性,可在短时间内集聚传播,使事态扩大、恶化。
发现网络信息突发事件后,学校分管领导要迅速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研判处置办法,成立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准确把握事态状况,对整个情况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二)以人为本,注重疏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现代社会的本质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为一项宪法原则。"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塑造人;它同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政府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共性、人的普遍性与人的个性,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2]
而在高校,网络突发事件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一般是教师或学生,他们有知识,懂文化,大都知法懂法,维权意识较强。因此,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学校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本着坦诚、友好、解决问题的心态,充分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考虑到他们的感受,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三)广泛合作,口径一致
在处理解决一些问题时,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有时根本无法进行。解决网络突发事件不仅仅是网络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的事情,学校每个单位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
一旦发生网络突发事件,学校要迅速启动相应预案,安全保卫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学校办公室、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做好研判和分析,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指挥下,保证部门间信息的畅通无阻,对某一重大问题,会同协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达到各部门总体效果的最优化。除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外,必要时,学校应向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部门和信息安全服务部门请求援助,及时上报信息,获取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指导,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借助科研部门和信息安全服务部门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较高技能和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处置好网络突发事件。
(四)公开透明,以我为主
"人肉搜索"的出现,让处置网络突发事件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我们不能带上假面具来面对师生,而应是将真实的状况展现在大家面前。公开透明讲的是,学校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对某些问题做出真实的回应,不要弄虚作假,要本着尊重事实、尊重师生的感受来进行,通过多种渠道向师生发布事态的进展情况,告知大家事实真相。只要有利于国家和学校,对绝大多数情况和问题的发布,学校必须说真话,千万不能有瞒天过海或敷衍的思想,当网民发现后,就会对学校产生强烈的对立感和不信任,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五)应用技术,力保稳定
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是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而目前,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大环境,加上高校违规招生、违规办学以及由此造成的学籍学历问题,毕业生就业、学校收费、后勤服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及学校周边治安等问题,高校师生员工就极易针对某一问题到网上发布一些负面信息,短时间内其他人也疯狂跟帖,形成一种大的网络声势。
说到底,网络突发事件是高校师生对某一问题由于从自身角度出发,缺乏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了解,而做出的反应,其他人就此问题也做出了相同的举动,对学校的发展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处置网络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稳定压倒一切"要求,防止它转化为现实中的安全稳定事件,要认真分析网络上反应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进工作,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此外,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做好下一步工作打算。
参考文献:
[1]曲成义.在国家对突发事件的治理中应高度重视应对网络突发事件[J].信息网络安全,2007,(1).
[2]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