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
1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而教学改革的实施,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实质性的转变,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授教学内容为重点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由教师的讲解灌输的教学转变为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协商和意义建构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学媒体要从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而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则要从教材内容的取舍、备课、上课、考核,从例题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等各方面进行改进。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或对解决数学的问题,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正是充分展示这种个性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而要获得这样的效果,教师则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每个概念、每个例题,从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入手,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分组讨论、同桌合作或者自由结合等形式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中的组合这个内容时,引例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并请代表说出讨论结果;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安排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然后选择提问;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也可以安排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相关一些内容时,则可以安排自由结合,团队合作,在课后进行模型的制作以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在上课时进行班级交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3 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交流式教学并非只仅限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样非常重要。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也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交流,还包括情感的交流、学习方法的交流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教师的“喜怒哀乐”,感受教师的激情,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在推导某个公式,证明某个题目,解决某个例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其中的某几步,相似的过程与步骤以及比较简单的计算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甚至可以让另外的学生与他共同完成,其他的学生则通过同桌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与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改进教学方法中的问题,教给学生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华姿职业学校)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
1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而教学改革的实施,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进行实质性的转变,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教学以讲授教学内容为重点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为重点;由教师的讲解灌输的教学转变为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合作协商和意义建构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教学媒体要从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而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则要从教材内容的取舍、备课、上课、考核,从例题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等各方面进行改进。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自主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数学学科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因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或对解决数学的问题,只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正是充分展示这种个性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合作启智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交流中往往出现多种不同思路、方法的碰撞,从而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而要获得这样的效果,教师则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每个概念、每个例题,从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入手,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分组讨论、同桌合作或者自由结合等形式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中的组合这个内容时,引例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并请代表说出讨论结果;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安排同桌合作讨论交流,然后选择提问;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和联系也可以安排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学习立体几何中的相关一些内容时,则可以安排自由结合,团队合作,在课后进行模型的制作以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在上课时进行班级交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乐于交流合作,往往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3 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作交流式教学并非只仅限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样非常重要。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也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交流,还包括情感的交流、学习方法的交流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感受教师的“喜怒哀乐”,感受教师的激情,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另外,教师在推导某个公式,证明某个题目,解决某个例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做其中的某几步,相似的过程与步骤以及比较简单的计算可以让学生来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甚至可以让另外的学生与他共同完成,其他的学生则通过同桌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与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改进教学方法中的问题,教给学生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华姿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