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部分人对教师语言缺少一个系统的认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免一时气昏了头说出一些过头的话,这样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任重而道遠,哪些方法行之有效呢?
关键词:语言;冲突;提高
一、初步了解教师语言
教师语言指的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使用的一种准确的、生动的、有启发性的的语言。全国全力推广普通话,教师上岗之前也就自然需要进行普通话的考试。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在于消除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教师言传身教,语言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而语言教育有需要教师语言技能的辅助,语言技能包括:
说话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字正腔圆。音量要使在班级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有时也可在讲课的时候走动,这样既可以照顾后排的同学,也可以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
普通话的语音乐音成分多,音节分界较为明显,有声调高低变化,音乐性强。因此,要求教师语调自然、抑扬顿挫,进行朗读和讲述的时候能吸引学生。
普通话的语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的词较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力求简洁。语速方面要适中,每分钟在230字左右。
说话的语音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绪特征。语态要大方自然,不拘谨,相应的体态语方面也应适当。
一个好的的教师一般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吸引学生。教学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整体体现。也有个别教师天生具有演讲的天赋,但更多的教学语言还是后天锻炼而成的。我们说教师这个职业,一定要过语言这一关,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教学语言的素养高低,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在老师教育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冲突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老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比如:
(一)把学生与其他人比较
“你和他一样没出息。”,这样的话会使学生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
(二)冷嘲热讽
“这道题猪都会,你怎么就不开窍呢?”,这样的话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
(三)对学生全面否定
“我教书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难辩解,耿耿于怀。
(四)对学生以后的否定
“我看你这个样子,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这样的话容易使学生意志消沉,对学习失去兴趣。
现代社会倡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平等。同时,学生处于发展的阶段,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要求。教师总是用他们独有的语言影响着学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有很多学生不愿和家长说的事却愿意告诉老师,认为老师是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但如果老师使用那种不太适宜的话则会使学生逐渐降低对老师的信任,并远离老师,甚至厌恶老师,形成了对立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和人密切相关的东西赋予了人性化的设计。而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的的工具就更应该提现人性化的特点了。作为和学生互动的一方语言的人性化体现在:双方平等、尊重学生、因人用语。
三、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
(一)厚积薄发
信息时代,知识量增加的很快,新知识的增加和旧知识的更新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观念差距加大。想必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年龄上的差距是难以弥补的,这就需要教师跟上时代,比如:“王者荣耀”现在流行,你说别的学生可能听不进去,但只要一提这四个字想必学生就来了兴致。你可以根据里面的人物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亦或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又如:“吃鸡”一词流行,许多不明白的人便不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那就得去从游戏中寻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应用到课堂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说话有条理
满足这一条的先决条件就是词汇量丰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读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要求一日功成,只求“坚持”二字。书读得多了,肚子里自然有东西。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思路清楚,说出来得到话也就有条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反复在人多的场合锻炼。这方面的训练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圣人言能感化万物,作用于心。孔子在学习方面提出这样的看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知之者到乐之者甚至从恶之者到乐之者是一个跨时空的问题,在我看来教师本身就应乐之施教,乐于解惑,并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教育当中。讲道理给学生听,是最难的。不如将道理蕴含于故事或生活之中,你再去娓娓道来,想必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而后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但运用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之所以长了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就是因为听得永远比说的多一倍,我们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一定要学会倾听,在听得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有目光的接触和交流,对学生说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应。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何书宏,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华、杨薇、冯涛,教师口语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杨员奇(1999—),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关键词:语言;冲突;提高
一、初步了解教师语言
教师语言指的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使用的一种准确的、生动的、有启发性的的语言。全国全力推广普通话,教师上岗之前也就自然需要进行普通话的考试。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在于消除民族之间交流的障碍,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教师言传身教,语言教育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而语言教育有需要教师语言技能的辅助,语言技能包括:
说话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字正腔圆。音量要使在班级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有时也可在讲课的时候走动,这样既可以照顾后排的同学,也可以提醒一下开小差的同学。
普通话的语音乐音成分多,音节分界较为明显,有声调高低变化,音乐性强。因此,要求教师语调自然、抑扬顿挫,进行朗读和讲述的时候能吸引学生。
普通话的语汇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的词较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力求简洁。语速方面要适中,每分钟在230字左右。
说话的语音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绪特征。语态要大方自然,不拘谨,相应的体态语方面也应适当。
一个好的的教师一般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吸引学生。教学语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整体体现。也有个别教师天生具有演讲的天赋,但更多的教学语言还是后天锻炼而成的。我们说教师这个职业,一定要过语言这一关,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教学语言的素养高低,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影响
在老师教育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冲突往往是难以避免的,而师生关系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老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的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日常的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比如:
(一)把学生与其他人比较
“你和他一样没出息。”,这样的话会使学生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感。
(二)冷嘲热讽
“这道题猪都会,你怎么就不开窍呢?”,这样的话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
(三)对学生全面否定
“我教书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难辩解,耿耿于怀。
(四)对学生以后的否定
“我看你这个样子,以后扫大街都没人要。”这样的话容易使学生意志消沉,对学习失去兴趣。
现代社会倡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平等。同时,学生处于发展的阶段,则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要求。教师总是用他们独有的语言影响着学生,在学生眼里,教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有很多学生不愿和家长说的事却愿意告诉老师,认为老师是他们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但如果老师使用那种不太适宜的话则会使学生逐渐降低对老师的信任,并远离老师,甚至厌恶老师,形成了对立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许多和人密切相关的东西赋予了人性化的设计。而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的的工具就更应该提现人性化的特点了。作为和学生互动的一方语言的人性化体现在:双方平等、尊重学生、因人用语。
三、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
(一)厚积薄发
信息时代,知识量增加的很快,新知识的增加和旧知识的更新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观念差距加大。想必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年龄上的差距是难以弥补的,这就需要教师跟上时代,比如:“王者荣耀”现在流行,你说别的学生可能听不进去,但只要一提这四个字想必学生就来了兴致。你可以根据里面的人物讲一些历史小故事,亦或教他们一些简单的英语。又如:“吃鸡”一词流行,许多不明白的人便不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那就得去从游戏中寻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应用到课堂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说话有条理
满足这一条的先决条件就是词汇量丰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读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要求一日功成,只求“坚持”二字。书读得多了,肚子里自然有东西。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思路清楚,说出来得到话也就有条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反复在人多的场合锻炼。这方面的训练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圣人言能感化万物,作用于心。孔子在学习方面提出这样的看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知之者到乐之者甚至从恶之者到乐之者是一个跨时空的问题,在我看来教师本身就应乐之施教,乐于解惑,并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教育当中。讲道理给学生听,是最难的。不如将道理蕴含于故事或生活之中,你再去娓娓道来,想必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而后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但运用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之所以长了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就是因为听得永远比说的多一倍,我们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一定要学会倾听,在听得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有目光的接触和交流,对学生说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应。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何书宏,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华、杨薇、冯涛,教师口语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杨员奇(1999—),男,汉族,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