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枚“祺祥重宝”合背钱。一枚直径35.5毫米,重16克;另一枚直径35.2毫米,重12.1克。这两枚钱,铜质老旧,加工痕迹时代明显,应该是到代之物。其中品相好的那枚,边道呈鱼脊背,用放大镜观察穿口,有小锉加工的痕迹。“祺祥重宝”合背钱品相大都一般,个人认为这枚钱有可能是试样钱。近代有的学者怀疑“祺祥重宝”合背钱有私铸的可能。的确在清末民初民间就有伪造历代珍稀钱币的情况,但是其所用的铜质和加工痕迹,明显与官炉是有区别的。个人认为这两枚钱应该是官铸。
历朝历代包括近代机制币都有合背钱,对于其性质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合背钱应该是范铸时,工匠拿错了范模造成的。近代的机制币相当一部分是钢模放错所制。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钱币是不应该出厂的不合格产品。其二是当时官方的试铸钱,从宋代到民国都有极少数的合背钱传世。当时的钱局在更改年号铸造新钱之前,为了维护官方铸币的严肃性在大量开铸之前,都要铸造一些单面钱,合背钱或者同一枚钱币,一面是新年号钱,一面是旧年号钱,以供上级审查。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了近代的纸币。北京在清末时就有了集币之风,钱局工匠或者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得了一些祺祥年号钱,特别是宝源局遗留相对较多,虽然他们有监守自盗的嫌疑,但客观上毕竟给现代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币种。现在流传下来的祺祥合背钱品相一般都不怎么好,铜质粗糙,加工简陋。其实从成丰以来,当十大钱在民间只能当两枚好的铜钱使用,官局为了降低成本,只得从材质的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上偷工减料了。“同治重宝”钱有两类样钱,一种精细加工,另外一种加工草率,可以证明这种情况。这两枚“祺祥重宝”合背钱是否试样币,特刊发于此,与世人共赏析。
祺祥年号仅仅存在69天。期间不到30岁的西太后和基本同龄人的奕昕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把肃顺砍了头,肃顺是当时满洲贵族难得的能臣,杀了肃顺,西太后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能重用汉人,最终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钱币虽小,但承载的历史却让人唏嘘不已啊!
(责编:丁丑)
历朝历代包括近代机制币都有合背钱,对于其性质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合背钱应该是范铸时,工匠拿错了范模造成的。近代的机制币相当一部分是钢模放错所制。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钱币是不应该出厂的不合格产品。其二是当时官方的试铸钱,从宋代到民国都有极少数的合背钱传世。当时的钱局在更改年号铸造新钱之前,为了维护官方铸币的严肃性在大量开铸之前,都要铸造一些单面钱,合背钱或者同一枚钱币,一面是新年号钱,一面是旧年号钱,以供上级审查。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了近代的纸币。北京在清末时就有了集币之风,钱局工匠或者相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获得了一些祺祥年号钱,特别是宝源局遗留相对较多,虽然他们有监守自盗的嫌疑,但客观上毕竟给现代的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币种。现在流传下来的祺祥合背钱品相一般都不怎么好,铜质粗糙,加工简陋。其实从成丰以来,当十大钱在民间只能当两枚好的铜钱使用,官局为了降低成本,只得从材质的合金配比和加工工艺上偷工减料了。“同治重宝”钱有两类样钱,一种精细加工,另外一种加工草率,可以证明这种情况。这两枚“祺祥重宝”合背钱是否试样币,特刊发于此,与世人共赏析。
祺祥年号仅仅存在69天。期间不到30岁的西太后和基本同龄人的奕昕联手发动了“辛酉政变”,把肃顺砍了头,肃顺是当时满洲贵族难得的能臣,杀了肃顺,西太后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只能重用汉人,最终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钱币虽小,但承载的历史却让人唏嘘不已啊!
(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