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部分老师在讲解环境方面的知识时出现的将某些未有定论的观点当作结论教给学生、对于污染源布置只顾局部地区利益、夸大江河湖海的自净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过于片面等几过方面等误区。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误区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5-012-01
高中地理教材是从人类和环境关系入手,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的。通过对地球上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能源及其利用,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更能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现有环境并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是促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讲解环境方面的知识时会出现一些误区。
一、将某些未有定论的观点当作结论教给学生
在讲“全球变暖”的内容时,告诉学生:全球变暖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废热及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温度持续升高下去,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样告诉学生是不确切的。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定论,存在争议;全球变暖也不是只会带来害处,还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如温带地区获得的热量增加,降水增多,粮食增产,森林生长加快等等。所以教师不能将有争议的观点当成科学结论教给学生。
据我国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可以发现气候变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因此气温逐渐升高是气候本身存在周期性振动,在地球变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加剧增温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应当告诉学生这一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对于污染源布置,只顾局部地区利益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及许多习题中,往往有污染严重的工厂在城市中的布局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答案是:污染源应布局在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或者河流的下游。这样做虽然能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并未彻底消除污染,属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仅对该区域没有产生影响。因为污染源虽然转移到了郊区,避免了对城市的污染,但却污染了郊区,同样破坏了生态环境。虽然维护了城市的利益,但却损害了郊区及其它地区的利益,会引起两地的矛盾。只有消除污染源,才能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教师在讲工厂布局时,应当明确告诉学生将工厂布局在市区的下风向或下游的郊区,只能是转移污染,并不是消除污染的最佳途径。正确的方法是不断提高工厂的技术水平,利用三废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这样才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夸大江河湖海的自净能力,使学生理解错误
有的教师在讲水污染时,往往告诉学生:“河、湖、海洋等水体都有自净能力,可以自然地净化水质。”这样往往使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河、湖、海洋等水体容量大,可以自然净化水质,污染以后也没什么要紧。这样会使学生忽视当前人类对水体污染的严重性。
实际情况是,当前人类对水体的污染早已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观测资料表明,湖水中有机废物少,PH值为8.1~8.4,水质良好。那时湖水清澈,鱼虾丰富,风景优美,是长三角地区的工农业水源。但是太湖也是无锡市等地污水排放场所。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厂、人口的增加,每天排到湖中的污水达到40万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1994年水质综合评价属重污染级。并且湖水富营养化严重,藻类过度繁殖,鱼虾大量死亡,水色混浊变臭。此外淮河、长江、黄河等大河的中下游污染也比较严重。
我国一方面缺水“闹水荒”,另一方面又在大肆破坏珍贵的淡水资源。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做法,最迫切的是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因此教师在讲述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指出人们目前对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多数地区都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充分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重视,树立节水意识。
四、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过于片面
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一些因资源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时,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片面化。如有位教师在讲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时说:“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损坏,地下水咸化等严重后果。因此,要坚决制止地下水抽取,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种观点将环境保护与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片面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威胁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最终目标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互相协调,给后代留下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机会。那位教师仅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中保护环境这一面,而忽视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另一面。
实际上只要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地面下沉,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曾经地面下沉严重的上海市,通过采用“汛期灌水”、调整开采的地点与水层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面下沉,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加强对公民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那么合理地开发资源,可以收到经济、社会及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既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又能使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从而更加自觉地保护自然。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误区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5-012-01
高中地理教材是从人类和环境关系入手,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的。通过对地球上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能源及其利用,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更能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现有环境并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是促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讲解环境方面的知识时会出现一些误区。
一、将某些未有定论的观点当作结论教给学生
在讲“全球变暖”的内容时,告诉学生:全球变暖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的废热及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温度持续升高下去,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样告诉学生是不确切的。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定论,存在争议;全球变暖也不是只会带来害处,还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如温带地区获得的热量增加,降水增多,粮食增产,森林生长加快等等。所以教师不能将有争议的观点当成科学结论教给学生。
据我国气象局的统计资料,可以发现气候变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因此气温逐渐升高是气候本身存在周期性振动,在地球变暖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加剧增温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述这一内容时,应当告诉学生这一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对于污染源布置,只顾局部地区利益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及许多习题中,往往有污染严重的工厂在城市中的布局问题。教师教给学生的答案是:污染源应布局在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或者河流的下游。这样做虽然能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并未彻底消除污染,属于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仅对该区域没有产生影响。因为污染源虽然转移到了郊区,避免了对城市的污染,但却污染了郊区,同样破坏了生态环境。虽然维护了城市的利益,但却损害了郊区及其它地区的利益,会引起两地的矛盾。只有消除污染源,才能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教师在讲工厂布局时,应当明确告诉学生将工厂布局在市区的下风向或下游的郊区,只能是转移污染,并不是消除污染的最佳途径。正确的方法是不断提高工厂的技术水平,利用三废发展环保产业,变废为宝,污染物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这样才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夸大江河湖海的自净能力,使学生理解错误
有的教师在讲水污染时,往往告诉学生:“河、湖、海洋等水体都有自净能力,可以自然地净化水质。”这样往往使学生产生这样的错觉:河、湖、海洋等水体容量大,可以自然净化水质,污染以后也没什么要紧。这样会使学生忽视当前人类对水体污染的严重性。
实际情况是,当前人类对水体的污染早已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观测资料表明,湖水中有机废物少,PH值为8.1~8.4,水质良好。那时湖水清澈,鱼虾丰富,风景优美,是长三角地区的工农业水源。但是太湖也是无锡市等地污水排放场所。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工厂、人口的增加,每天排到湖中的污水达到40万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1994年水质综合评价属重污染级。并且湖水富营养化严重,藻类过度繁殖,鱼虾大量死亡,水色混浊变臭。此外淮河、长江、黄河等大河的中下游污染也比较严重。
我国一方面缺水“闹水荒”,另一方面又在大肆破坏珍贵的淡水资源。为了纠正这种错误做法,最迫切的是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因此教师在讲述水体的自净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强调指出人们目前对水体的污染十分严重,多数地区都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充分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重视,树立节水意识。
四、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过于片面
部分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一些因资源利用不合理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时,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片面化。如有位教师在讲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时说:“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损坏,地下水咸化等严重后果。因此,要坚决制止地下水抽取,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这种观点将环境保护与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片面理解。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威胁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最终目标是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互相协调,给后代留下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机会。那位教师仅考虑了可持续发展中保护环境这一面,而忽视了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另一面。
实际上只要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果采取合理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地面下沉,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曾经地面下沉严重的上海市,通过采用“汛期灌水”、调整开采的地点与水层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地面下沉,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加强对公民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那么合理地开发资源,可以收到经济、社会及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既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收入,又能使人们接近自然、融入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从而更加自觉地保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