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其结尾是这样的: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文章以父子的一问一答结尾,简洁含蓄,但是仔细品味这一问一答就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父亲的宿命
父亲的痛苦不仅是身体的衰老,更是精神上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农村的贫困也有父亲倔犟的性格,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父亲的宿命。中国的父亲都有一个宿命,要为子女盖一处像样的房子,办一场风光的婚事,睁着眼的时候都是子女的事儿,为这些事情往往倾尽一生的力量,即使不能得到足够的回报,也会把这些事情做得心安理得无怨无悔。
因为农村的贫困,文中的父亲用了大半辈子造一处九级台阶的新屋,已经衰老的父亲即使倔得不愿承认衰老,还是在挑水的时候把腰闪了,彻底地失去劳动的本钱,如果父亲乐天知命本可以颐养天年,但是,父亲倔的性格让他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自己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也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儿子陪他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儿子:这人怎么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可能想起自己一口气把三块青石板背回家的豪气,或者想起自己怎么样一块砖一块瓦一担柴一张角票的积攒,终于盖起高台阶的新屋的大半辈子。
痛苦让父亲已经不在乎男人不能坐门槛的风俗,他为什么如此痛苦如此问呢?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父亲,他用大半辈子造一处九级台阶的新屋,作为一个父亲他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他还需要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准备为儿子办婚事的钱吗?他确实无能为力了,即使能,儿子也不能等上他这么长时间。这是父亲最大的痛苦,作为一个父亲宿命的痛苦,尤其是因为贫困因为倔犟的性格,这种痛苦会更深。
二、儿子的成长
父亲是儿子成长的台阶,儿子没有父亲年轻时的顾忌,父亲坐在哪儿他就坐在哪儿,他就是要陪着父亲,儿子的目光抚摸着父亲痛苦的姿势,儿子的目光梳理着父亲那极短的发,它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儿子充满深情地想象父亲一生就像庄稼一样,成熟了就被收割,被家人享用,更多的是被做儿子的享用。
其实,在造新屋台阶放鞭炮的时候,儿子就注意到父亲老了,从那一刻他就开始关心起父亲,像一个大人一样去关心父亲,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就不让他抬。住进新屋时,他能够容忍父亲对他的近乎唠叨的叮嘱,他甚至能平静地看着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的父亲,平静地对待父亲磕烟灰、和邻居打错招呼的失误。他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大人了,父亲挑水闪着腰的时候,好心地去抢父亲的担子,却遭到父亲的粗暴对待,他也能够容忍,尽力保持平静,作为儿子理解父亲倔的性格。当父亲终于开口承认自己闪了腰,他就赶紧把挑水全包了。
就这样无声的陪父亲坐着,儿子用这种方式让父亲感受着自己的关心,他知道父亲想着些什么,所以好久之后父亲一说话,儿子就给出了答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儿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知道一个能干的人老了以后最怕自己被人家说成老废物,倔犟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只是不服老,所以在这个时候儿子只说父亲老了,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是没用,你只是老了,年轻的时候没人能比得过你。儿子长成大人了,尽力说着安慰父亲的话,儿子的话说得非常平静,这是一种尽其所能的安慰,在儿子看来,这样或许能让父亲痛苦少一些。
文章以父子的一问一答结尾,简洁含蓄,实则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让读者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文章的距离,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典型的中国两代男人的生命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21004)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文章以父子的一问一答结尾,简洁含蓄,但是仔细品味这一问一答就会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父亲的宿命
父亲的痛苦不仅是身体的衰老,更是精神上的,这其中的原因有农村的贫困也有父亲倔犟的性格,更主要的是作为一个父亲的宿命。中国的父亲都有一个宿命,要为子女盖一处像样的房子,办一场风光的婚事,睁着眼的时候都是子女的事儿,为这些事情往往倾尽一生的力量,即使不能得到足够的回报,也会把这些事情做得心安理得无怨无悔。
因为农村的贫困,文中的父亲用了大半辈子造一处九级台阶的新屋,已经衰老的父亲即使倔得不愿承认衰老,还是在挑水的时候把腰闪了,彻底地失去劳动的本钱,如果父亲乐天知命本可以颐养天年,但是,父亲倔的性格让他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自己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也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儿子陪他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儿子:这人怎么了?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可能想起自己一口气把三块青石板背回家的豪气,或者想起自己怎么样一块砖一块瓦一担柴一张角票的积攒,终于盖起高台阶的新屋的大半辈子。
痛苦让父亲已经不在乎男人不能坐门槛的风俗,他为什么如此痛苦如此问呢?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父亲,他用大半辈子造一处九级台阶的新屋,作为一个父亲他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他还需要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准备为儿子办婚事的钱吗?他确实无能为力了,即使能,儿子也不能等上他这么长时间。这是父亲最大的痛苦,作为一个父亲宿命的痛苦,尤其是因为贫困因为倔犟的性格,这种痛苦会更深。
二、儿子的成长
父亲是儿子成长的台阶,儿子没有父亲年轻时的顾忌,父亲坐在哪儿他就坐在哪儿,他就是要陪着父亲,儿子的目光抚摸着父亲痛苦的姿势,儿子的目光梳理着父亲那极短的发,它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儿子充满深情地想象父亲一生就像庄稼一样,成熟了就被收割,被家人享用,更多的是被做儿子的享用。
其实,在造新屋台阶放鞭炮的时候,儿子就注意到父亲老了,从那一刻他就开始关心起父亲,像一个大人一样去关心父亲,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就不让他抬。住进新屋时,他能够容忍父亲对他的近乎唠叨的叮嘱,他甚至能平静地看着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的父亲,平静地对待父亲磕烟灰、和邻居打错招呼的失误。他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大人了,父亲挑水闪着腰的时候,好心地去抢父亲的担子,却遭到父亲的粗暴对待,他也能够容忍,尽力保持平静,作为儿子理解父亲倔的性格。当父亲终于开口承认自己闪了腰,他就赶紧把挑水全包了。
就这样无声的陪父亲坐着,儿子用这种方式让父亲感受着自己的关心,他知道父亲想着些什么,所以好久之后父亲一说话,儿子就给出了答案: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儿子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知道一个能干的人老了以后最怕自己被人家说成老废物,倔犟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只是不服老,所以在这个时候儿子只说父亲老了,言外之意就是:你不是没用,你只是老了,年轻的时候没人能比得过你。儿子长成大人了,尽力说着安慰父亲的话,儿子的话说得非常平静,这是一种尽其所能的安慰,在儿子看来,这样或许能让父亲痛苦少一些。
文章以父子的一问一答结尾,简洁含蓄,实则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让读者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文章的距离,从中深切地感受到典型的中国两代男人的生命历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