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中国科技与经济还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国民多在贫困线上挣扎,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力倡美育,从“以美育代宗教”的角度,指出美育之于社会有“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的价值,确定“五育”并举,而美育是贯穿各育的“津梁”和“神经系”。100年后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迈入小康生活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高度,旗帜鲜明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纳入人民“美好生活”组成部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明确“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美育承载着促进人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等责任与重大使命。因此,美育注定不会仅限于中小学音乐、美术课,以及在职校和高校开设的艺术选修课。当然,美育的实施必须首先从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学校音乐、美术课做起。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与社区、乡镇、企业、事业、媒体等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美育、社会美育(乡村美育,社区美育)、艺术美育、科技美育等。美育的根本价值是在尊重人天性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乃至引导全社会向着追求精神愉悦、建设美好高尚的精神乐园的方向前进。
追求美是根植在人类身体和灵魂中的内在驱力,但是,如果缺乏后天积极引导,这种天性和内驱力就会顺着本能方向,以追求生理和物质快感的方式宣泄,极端现象就是网络沉迷、毒品侵蚀、豪华奢靡、功利至上、物欲横流等。“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同时必须要引导大众“耳知其乐”“目知其美”“口知其甘”“居知其安”(《墨子·非乐》)。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的重要辩证思想。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教育要引导人们去积极享受、奋斗追求和参与创造美好生活。与动物按照本能生存相比,人的最大不同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建造”(马克思),美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的智慧、创造性和自我净化等本质力量的显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提高人类自身,即全体学生和全体国民的社会生活精神内涵的教育。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的内生动力与社会美好建设的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建造美好物质世界和塑造人类美好灵魂有机统一更为美妙和伟大的事业、更为宏伟的工程呢!
新时代美育承载着促进人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等责任与重大使命。因此,美育注定不会仅限于中小学音乐、美术课,以及在职校和高校开设的艺术选修课。当然,美育的实施必须首先从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学校音乐、美术课做起。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与社区、乡镇、企业、事业、媒体等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美育、社会美育(乡村美育,社区美育)、艺术美育、科技美育等。美育的根本价值是在尊重人天性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乃至引导全社会向着追求精神愉悦、建设美好高尚的精神乐园的方向前进。
追求美是根植在人类身体和灵魂中的内在驱力,但是,如果缺乏后天积极引导,这种天性和内驱力就会顺着本能方向,以追求生理和物质快感的方式宣泄,极端现象就是网络沉迷、毒品侵蚀、豪华奢靡、功利至上、物欲横流等。“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同时必须要引导大众“耳知其乐”“目知其美”“口知其甘”“居知其安”(《墨子·非乐》)。这就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美育的重要辩证思想。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教育要引导人们去积极享受、奋斗追求和参与创造美好生活。与动物按照本能生存相比,人的最大不同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建造”(马克思),美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实践的智慧、创造性和自我净化等本质力量的显现,美育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提高人类自身,即全体学生和全体国民的社会生活精神内涵的教育。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的内生动力与社会美好建设的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建造美好物质世界和塑造人类美好灵魂有机统一更为美妙和伟大的事业、更为宏伟的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