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当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的提出,各地都在争相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这导致园林绿化行业对园林绿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不断提升。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就要不断加大对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而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胜任园林植物保护各个方位的工作。因此,对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84-02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课程教学的成果会直接影响到园林专业学生今后的从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那么,高职院校要注重紧密结合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涉及园林植物友好生物防治基础知识、植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农药的合理应用技术等,这是园林绿化养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园林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当前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够高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人才作为专业与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因素,要想不断提高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水平,就要有高水平教学、管理的人才。但在实际的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中,很多从事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都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脱离实践,理论知识教学也缺乏吸引力[1]。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师偏年轻化,尽管很多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导致其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外,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参与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教师的知识更新相对较慢,无法及时掌握植物保护课程中的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和新仪器等,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工作要求。
(二)教材和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结合当前我国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其在教材与教学内容上还较为落后,由于我国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教材种类相对较少,且相关教材也没有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教材,这明显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现有的教学内容只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部分,对杂草、农药以及机械等几个植物保护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所忽略[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也较为陈旧,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缺乏最新的科研成果,很多教材中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内容都还没有取消,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还需要高职院校及时校正补充。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应用到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只有实现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的有效融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总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3]。当然,也有部分院校和教师开始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但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局限于将传统板书内容换成电子版的幻灯片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就消除了传统板书压力,从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经常出现教学知识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有效吸收的情况,那么这就导致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较为落后
在当前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尤其在植物保护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过于强调验证性与系统性。整个实验仪器设备较为简陋,实验内容过于老套,缺乏创新性和有效的辅导环节,课程教学的场地也限于实验室模拟教学与标本教学,缺乏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4]。另外,不同院校对植物保护技术考核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院校都沒有将园林植物保护技能考核与国家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有效结合。
二、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要想不断推进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高点教学改革工作,就要积极加强高职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尤其要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在高职院校人才引进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才的学历水平,还要着重引进实践能力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以及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确保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还要重点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再教育和学习机会,以此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5]。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度上加压和政策上鼓励两者相结合的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和紧迫感,并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对教师进行科学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当前园林植物保护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如以前没有明确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可能很快就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对部分高毒、高残留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农药采取了全面禁用的措施,这些内容都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另外,杂草、农药和机械也是园林专业植物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部分的知识也需要将其有效整合到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内容中。只有推荐精品教材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园林专业植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和成熟实用的技术理论进行收集,并坚持以实际应用为核心[6]。在构建精品教材内容体系中,通过加强理论教学,用理论引导实践,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添加一些有趣的相关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从精品教材建设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真正培养符合新时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注重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融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7]。那么,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板书讲解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克服传统板书教学较为枯燥的弊端,也避免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的缺点。从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来看,由于植物保护课程实践性相对较强,各种图片资料相对较多,因此,也更适合融合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图片、文字与录像进行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掌握相关知识,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在实验实习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加强植物保护课程的实践应用性。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比重,并加强对学生技能模块的培养,通过开展室外综合全真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8]。通过采取探索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高职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改革工作,积极协调学生的理论实践,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真正有效地推进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鸿.基于农林类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实训教学路径的设计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8):216-217.
[2]孟雪.高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6):181-182.
[3]徐国柱,刘新晶.基于项目与任务的《園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2):85-86.
[4]黄云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6):100-103.
[5]杜宾.病虫害标本在《园林植物保护》学科的价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124-125.
[6]马国胜,陈娟.浅析农林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教材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105-16106.
[7]刘兴元,易扬慧.《园林植物保护》课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6-157.
[8]王志龙,赵文伟.多媒体技术在“园林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2(4):67-68.
编辑 武生智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84-02
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课程教学的成果会直接影响到园林专业学生今后的从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那么,高职院校要注重紧密结合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涉及园林植物友好生物防治基础知识、植物病虫害防治、杂草防除和农药的合理应用技术等,这是园林绿化养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园林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当前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够高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人才作为专业与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因素,要想不断提高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水平,就要有高水平教学、管理的人才。但在实际的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中,很多从事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都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这就导致整个课堂教学脱离实践,理论知识教学也缺乏吸引力[1]。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师偏年轻化,尽管很多教师的学历都在本科以上,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导致其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外,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组织教师参与进修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这就导致教师的知识更新相对较慢,无法及时掌握植物保护课程中的各种新技术、新理论和新仪器等,不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工作要求。
(二)教材和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结合当前我国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其在教材与教学内容上还较为落后,由于我国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教材种类相对较少,且相关教材也没有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教材,这明显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另外,在教学内容上,由于现有的教学内容只注重植物病虫害防治部分,对杂草、农药以及机械等几个植物保护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所忽略[2]。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也较为陈旧,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缺乏最新的科研成果,很多教材中对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内容都还没有取消,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还需要高职院校及时校正补充。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应用到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只有实现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的有效融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总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3]。当然,也有部分院校和教师开始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但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局限于将传统板书内容换成电子版的幻灯片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教师就消除了传统板书压力,从而引发了新的问题,如经常出现教学知识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有效吸收的情况,那么这就导致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较为落后
在当前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考核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尤其在植物保护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过于强调验证性与系统性。整个实验仪器设备较为简陋,实验内容过于老套,缺乏创新性和有效的辅导环节,课程教学的场地也限于实验室模拟教学与标本教学,缺乏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实验实习基地[4]。另外,不同院校对植物保护技术考核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很多院校都沒有将园林植物保护技能考核与国家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进行有效结合。
二、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要想不断推进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高点教学改革工作,就要积极加强高职园林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尤其要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在高职院校人才引进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人才的学历水平,还要着重引进实践能力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以及综合素养较高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确保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还要重点挖掘现有教师队伍的潜力,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再教育和学习机会,以此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5]。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度上加压和政策上鼓励两者相结合的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和紧迫感,并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对教师进行科学引导,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内容
当前园林植物保护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相对较快,如以前没有明确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可能很快就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对部分高毒、高残留危害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农药采取了全面禁用的措施,这些内容都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另外,杂草、农药和机械也是园林专业植物保护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部分的知识也需要将其有效整合到园林植物保护教学内容中。只有推荐精品教材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园林专业植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和成熟实用的技术理论进行收集,并坚持以实际应用为核心[6]。在构建精品教材内容体系中,通过加强理论教学,用理论引导实践,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添加一些有趣的相关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从精品教材建设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真正培养符合新时期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
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注重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式,融合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7]。那么,教师就可以将传统板书讲解与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克服传统板书教学较为枯燥的弊端,也避免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的缺点。从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来看,由于植物保护课程实践性相对较强,各种图片资料相对较多,因此,也更适合融合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图片、文字与录像进行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掌握相关知识,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突出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本身就有着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在实验实习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加强植物保护课程的实践应用性。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比重,并加强对学生技能模块的培养,通过开展室外综合全真技能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8]。通过采取探索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对园林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高职园林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推进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改革工作,积极协调学生的理论实践,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深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真正有效地推进高职园林专业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鸿.基于农林类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课程实训教学路径的设计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8):216-217.
[2]孟雪.高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6):181-182.
[3]徐国柱,刘新晶.基于项目与任务的《園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2):85-86.
[4]黄云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6):100-103.
[5]杜宾.病虫害标本在《园林植物保护》学科的价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124-125.
[6]马国胜,陈娟.浅析农林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教材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105-16106.
[7]刘兴元,易扬慧.《园林植物保护》课模块教学设计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56-157.
[8]王志龙,赵文伟.多媒体技术在“园林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林业教育,2002(4):67-68.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