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强,学生学习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更加困难,但这一阶段是学生即将迈向高考的重要阶段,因此,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至关重要。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误区,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加快数学水平提高的步伐。
   关键词:综合高中;数学教学;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综合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不同,但是综合高中的教师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种情况为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并对数学教学产生误区,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高中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基于此,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师应转变对学生的数学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合记忆与综合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数学学科素质与认知规律,运用符合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接下来,本文对综合高中数学教学作如下探索。
   一、综合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在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对普通高中学生的教学方式,对综合高中的学生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在自己的数学认知基础上理解与学习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只能形式化与概念化地学习数学知识,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提升,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没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导致学生在因数学高考而产生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不能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也无法认知到数学学习的积极作用与价值,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日渐降低。要改变目前综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良状况,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的误区,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综合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不断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的数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为使综合高中的学生能够不畏数学学习的困难,以及自身数学基础的薄弱,跟随教师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走出对学生的数学教学误区,以正确的数学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深入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效率与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2.调整讲学形式,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在综合高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讲学的形式,以故事化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使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从枯燥变得轻松愉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从趣味数学故事中快速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进而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进行积极的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主學习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在数学故事的趣味探究中逐步掌握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理论知识。
   举例来说,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讲述身边有关随机事件的案例故事,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积极地跟随教师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讲解后,再组织学生验证“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的数学概念,活跃课堂的数学学习氛围。之后,让学生在具体故事与情境中了解与掌握概率的意义,并初步掌握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感官
   多媒体因其具有可将影像与声音一体化呈现的功能,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官认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效果更加高效。这样也能避免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瞌睡、不认真等不良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自己的数学认知水平下积极且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举例来说,在学习“用样本估计总体”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知样本估计总体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积极地探索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根据视频中的数学现象,研究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会计算数据标准差,并将其有效运用在对总体的估计中,让学生快乐且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巧妙设置疑问,带动学生思考
   在综合高中数学新课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置数学疑问,带动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设置适合学生数学学习需求与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知识的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并且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
   例如,在学习算法案例这节课之后,学生已经学会表达算法的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程序三种不同的方式,教师在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典型算法案例时,可以提问学生“这个案例是否可以用不同于以前的方法解决?”“你认为这个案例困难吗?看看谁能最先算出来”,巧妙地为学生设置疑问。之后,以这种竞争和激励性质的疑问,带动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与数学学习能力。
   5.奠定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在综合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奠定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与能力显著提升。依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数学教学,成功走出对学生的数学教学误区,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其一,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探究学习数学知识。仔细观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与基础,掌握学生真实的数学学习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步提升。其二,随着学生数学能力的增强,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数学学习效果,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数学基础,还能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将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学生有效掌握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在很多情况下,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要靠数学知识来解决,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很少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生活实践;提升;小学数学;质量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要,
摘 要:听力是英语的主要语言功能之一,由于我国是非英语国家,缺少听力训练的环境,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以弥补不足。英语听力的培养,由于受到人的大脑生物规律的限制,瞬时记忆能力有限,因此,运用听力速记法,可有效提升听力水平。   关键词:听力速记法;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由于受到人的大脑瞬时记忆的限制,在英语听读的过程中,常常对眼前已经听到的信息无法完整地回忆,甚至出现了信息的模
摘 要:播种好的阅读习惯,收获知识人生。“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成功,就要持之以恒。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進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人们终身受益。结合教学经验,就小学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出见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正是增加识字量、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期。阅读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分析能力、
摘 要:音乐课堂中优质、巧妙的导入环节,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接下来的新授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导入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心、因势利导,那么课堂的重难点也有利于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地解决。主要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种常见课堂导入技巧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导入;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是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学生掌
        
摘 要:现行语文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符合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教学向“以学生为主”的方向转变,能够让教和学相得益彰,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要认识到它的特点和作用,让语文教学联系实际,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学习;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求学生在教育中的自主地位,提供学生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它的设计不是以符号系统
摘 要:作为班主任,教育每一位小学生,都要尽最大可能去关爱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要怀有一颗理解、宽容、智慧的心,身体力行地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教化学生。班主任要在整个班级管理中运用一定的策略,结合班级情况进行独立自主、科学评判的全方位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中心进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真正以爱唤醒爱,以心唤醒心,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
摘 要: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标背景下,也是小学语文课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阅读
摘 要:初中作为化学学科启蒙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育人为目标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延续固化的理论教学方式,需扭转思维,将“科学探究”融入日常教学,注重证据推理、知识生成与概念构建,从而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水的净化》教学设计为例,利用身边的黄河水,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属于基础性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在小学语文課堂上,提问属于常用教学方法,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课堂提问效率并不高,根本没有达到提问的目的,因此,探究如何提高提问效率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阐述了提高提问效率的意义,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提问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兴趣;时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学都面临着新机遇、新要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