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物理教学;优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45—01
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位物理教师的心愿,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究竟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顺序安排。众所周知,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照本宣科,必须对所讲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教的内容进行裁剪提炼,找出知识点,确定讲授方法和顺序。例如,对于“密度”的教学,关于密度的引入就可以有几种:(1)直接给出密度的概念。(2)教师讲解后引入。(3)通过实物让学生体验后再引入。其中第(3)种处理方法就比较好。它可以借“物”求“理”,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应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给学生一些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圆柱体,让他们用手掂轻重,比较其重量;再取几个试管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比较其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悟出物质的一个特性,即:体积相同时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两种物质的颜色、气味、硬度都相同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吗?于是学生就会感到有必要寻找物质新的特性,自然就会联想到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示物质的特性,由此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样做,实质上已将密度的概念渗透到了学生脑中,下一步给出密度的定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 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就在于好的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以行为美和亲切感,能创造出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共鸣,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完成的,因此,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细胞,是影响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最直接因素。
教学语言,从广义上讲可以由两类构成,一是有声语言,诸如导语,分析语,小结语等;二是无声语言,指教师在教学中的手势、板书、作图、教具操作等。好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启发性、鲜明性和趣味性,能够融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语言艺术为一体,并恰当自如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强化巩固措施是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要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新教材,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适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接受新知识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发展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巩固的时间必须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及时阻止遗忘的快速发展。(2)强化巩固措施要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课制宜。例如,在讲解完重要概念、定律之后,可让学生复述,背诵或默写;在分析典型例题之后,要及时归纳小结,指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举一些反例或故意说错让学生辨析等。(3)学生的练习题的选编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a)量要适当。要少而精,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双基内容。(b)难度要适中,梯度要适当,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c)形式要多样,各种类型的题都要有,如选择填空,计算,实验,改错等,让学生感到不单调枯燥。
4. 课堂结构的整体布局。每一堂课都是有许多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在一节课里都应有适当的比例。例如,对于一节新知识的讲授课来说,课前提问所占的时间应该是比较短的,如果提问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就会影响讲授新知识。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各个环节有个合理的布局计划。课前提问哪些内容,占用多少时间;引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各用多长时间;重点怎样突破,难点如何攻破;强化巩固的习题编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因素,除上述四种外,还有如课前预习效果,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等等。但从教的角度去分析,主要是上述四种。四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关的一个有机整体。但就其各自所处的位置而言,教材内容的处理与安排顺序是核心,占主导地位,其他三种因素都要根据它来确定。因此,要想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就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工夫下在课前,这样课堂上的最优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编辑:张 昀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45—01
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每位物理教师的心愿,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究竟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顺序安排。众所周知,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照本宣科,必须对所讲教材内容进行处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教的内容进行裁剪提炼,找出知识点,确定讲授方法和顺序。例如,对于“密度”的教学,关于密度的引入就可以有几种:(1)直接给出密度的概念。(2)教师讲解后引入。(3)通过实物让学生体验后再引入。其中第(3)种处理方法就比较好。它可以借“物”求“理”,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应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给学生一些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圆柱体,让他们用手掂轻重,比较其重量;再取几个试管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比较其体积的大小,让学生悟出物质的一个特性,即:体积相同时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这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两种物质的颜色、气味、硬度都相同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吗?于是学生就会感到有必要寻找物质新的特性,自然就会联想到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表示物质的特性,由此而引入“密度”的概念。这样做,实质上已将密度的概念渗透到了学生脑中,下一步给出密度的定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 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就在于好的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以行为美和亲切感,能创造出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共鸣,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来完成的,因此,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的细胞,是影响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最直接因素。
教学语言,从广义上讲可以由两类构成,一是有声语言,诸如导语,分析语,小结语等;二是无声语言,指教师在教学中的手势、板书、作图、教具操作等。好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启发性、鲜明性和趣味性,能够融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语言艺术为一体,并恰当自如地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强化巩固措施是掌握知识的必要环节。要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新教材,强化巩固措施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适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接受新知识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发展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巩固的时间必须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及时阻止遗忘的快速发展。(2)强化巩固措施要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课制宜。例如,在讲解完重要概念、定律之后,可让学生复述,背诵或默写;在分析典型例题之后,要及时归纳小结,指出规律性的东西;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举一些反例或故意说错让学生辨析等。(3)学生的练习题的选编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a)量要适当。要少而精,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充分体现双基内容。(b)难度要适中,梯度要适当,让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c)形式要多样,各种类型的题都要有,如选择填空,计算,实验,改错等,让学生感到不单调枯燥。
4. 课堂结构的整体布局。每一堂课都是有许多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在一节课里都应有适当的比例。例如,对于一节新知识的讲授课来说,课前提问所占的时间应该是比较短的,如果提问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就会影响讲授新知识。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各个环节有个合理的布局计划。课前提问哪些内容,占用多少时间;引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各用多长时间;重点怎样突破,难点如何攻破;强化巩固的习题编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因素,除上述四种外,还有如课前预习效果,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等等。但从教的角度去分析,主要是上述四种。四种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关的一个有机整体。但就其各自所处的位置而言,教材内容的处理与安排顺序是核心,占主导地位,其他三种因素都要根据它来确定。因此,要想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就必须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工夫下在课前,这样课堂上的最优化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