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语文教育在文化传承的长河中,历史不断的赋予她新的生命,促成其人文价值体系的与时俱进。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变的学习策略,综合地运用各种互相联系的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平等民主,自主探究,注重主体作用发挥的人文氛围,以体现新课标下语文课堂的生命价值,这对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语文新课标宗旨是不可或缺的。
一、通过激活主体意识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在新课程行走征途中,制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瓶颈”就是如何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而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唤醒、激励、鼓舞”学生则是“瓶颈”的突破口。
l、阐明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要善于讲道理,在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长期结淀的文化传承,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并转化为内心体验,才能真正掌握;让学生明白未来社会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有在投身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学会学习;让学生明白语文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为了学好语文多吃点苦值得;让学生明白人人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自身潜能才会开发出来。
2、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指導学法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1)是“言传”,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内外书籍,如何记录与整理课堂笔记,如何提高作文水平,如何质疑,如何反思,如何寻找恰当的问题途径等等;(2)是“身教”,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安排,典型语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学习与运用语文知识,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如何在学习语文的历程中发现新方法、拓展新思路。
3、适时鼓励,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现代中学生有热情,爱参与,但坚韧性不够,意志力不强。怎样才能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学习活动呢?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经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又称为高峰体验,它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求,形成不断超越自己的强烈愿望。为了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启发,学会不露痕迹的帮助,学会“如切如磋”的心灵对流。
二、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学生一旦明白了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便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教师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1)是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实现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2)是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督促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错误时,教师不要指责,可适当启发后让学生再思考一番,努力让问题解决最终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3)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课堂上可安排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领悟,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也有利于减轻课外作业负担,使学生有较多的自由选择学习的机会。(4)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与研究,暴露思维过程,师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愉悦。(5)是课堂上教师要有自己归纳整理的机会。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整理思路;一节课下来,要布置学生整理笔记;一个单元下来要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汇集常见错误等。(6)是课堂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每节课后布置一两道新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尝试解决;适当选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小组合作后让学生上讲台,实行“兵教兵”;一个单元下来,可布置学生出一份试卷,抓住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写小论文。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力求做到“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 实践证明,学生的活动越丰富,则学习越主动,头脑越开窍,各方面的发展越充分。
三、通过创设互动机制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任何语文知识的生长本来是有血有肉,生气勃勃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生动的、富有启迪性的感性材料,然而教材在呈现这些知识时,往往颠倒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尽可能以完善的演绎形式表达出来,这是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教师在课上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知道学这些语文的价值,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如何把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激活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那些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例如学生在读到《语言与文学》时,对王力先生批评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所用的语言,看法不一、议论纷纷。我抓住这一时机发问,语言究竟用得好?还是坏?一石投水掀起层层涟漪,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黄秋认为,《送毛伯温》是一首表现英雄气概,增长土兵斗志的好诗。“麒麟”、“蝼蚁”的巧妙对比,更显出其语言功底和不凡的气概。学生徐君俊认为,“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更是贻笑后人。”这样水平的东西难免被后世耻笑。学生朱兵槟认为,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问题,就这首诗来说,用“麒麟”、“ 蝼蚁”’来比喻敌和我,恰好反映了明世宗的自信和豪气,符合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心态,应该说写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因此,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到课堂的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充分挖掘出语文的美感,凸显语文价值,揭示语文本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才是美好语文的本真。
四、通过架设问题桥梁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语文思维活动的教学,搞好语文教学,归根结蒂,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潜力开发起来,从而使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充满信心的,勇于开拓的积极个性。思维始于问题,所谓问题,就是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寻找新颖、开放的“好问题”上下功夫,要在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力求使你提出的问题能为学生开辟出一个探索的开阔地带,使学生的潜在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因此学必有疑,有疑必有问,有疑问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质疑,但质疑的方法有很多,或直接依托教材质疑,或在知识的衔接处,或比较中,或重点处质疑,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例如在对学生自学指导中,我采取了以下质疑手段:①抓文眼质疑。不少课文有文眼,起统摄结构,贯穿情感的作用。在此处质疑,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如《荷塘月色》,有学生通过自学后提出,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读到最后根本找不到原因。学生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他自学时思考得很深;②抓“矛盾”质疑。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课文中违背这种规律是存在的。如学生在自学《荷塘月色》中发现,文章前面交待煤屑路说:“这是一条幽僻的路……夜晚更加寂寞,”可是到了后面仍然是这个晚上,仍然是这条小路旁,一切依旧,可是作者却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是前后矛盾的。此处质疑,把学习引向了深入;③抓难点质疑。一篇课文很少没有难点,这难点就是质疑处。如《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有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胡同文化植根于何种文化土壤?北京人赋予大白菜什么样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在较难的地方提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动了脑筋,有一定的质量的;④抓表达方式质疑。语文教材文体不同,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即使同一文体,表达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围绕表达方式质疑,也是弄通教材的一条途径,如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有学生读了有关材料后提出:本文究竟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是记事散文,但文中毕竟带有深深的悲愤;是抒情散文,毕竟文中有大段大段的记叙,这就是针对表达方式提出的质疑。
一、通过激活主体意识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在新课程行走征途中,制约“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瓶颈”就是如何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意识,而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唤醒、激励、鼓舞”学生则是“瓶颈”的突破口。
l、阐明道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要善于讲道理,在教学活动中,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人类实践活动长期结淀的文化传承,只有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操作活动,并转化为内心体验,才能真正掌握;让学生明白未来社会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只有在投身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学会学习;让学生明白语文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价值,为了学好语文多吃点苦值得;让学生明白人人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自身潜能才会开发出来。
2、指导学法,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指導学法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1)是“言传”,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内外书籍,如何记录与整理课堂笔记,如何提高作文水平,如何质疑,如何反思,如何寻找恰当的问题途径等等;(2)是“身教”,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安排,典型语文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学习与运用语文知识,如何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如何在学习语文的历程中发现新方法、拓展新思路。
3、适时鼓励,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现代中学生有热情,爱参与,但坚韧性不够,意志力不强。怎样才能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学习活动呢?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经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又称为高峰体验,它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求,形成不断超越自己的强烈愿望。为了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会启发,学会不露痕迹的帮助,学会“如切如磋”的心灵对流。
二、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学生一旦明白了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便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教师要善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1)是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实现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2)是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督促学生独立思考,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错误时,教师不要指责,可适当启发后让学生再思考一番,努力让问题解决最终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3)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课堂上可安排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既有利于知识的领悟,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也有利于减轻课外作业负担,使学生有较多的自由选择学习的机会。(4)是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与研究,暴露思维过程,师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愉悦。(5)是课堂上教师要有自己归纳整理的机会。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分析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整理思路;一节课下来,要布置学生整理笔记;一个单元下来要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汇集常见错误等。(6)是课堂上教师还要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每节课后布置一两道新颖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尝试解决;适当选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小组合作后让学生上讲台,实行“兵教兵”;一个单元下来,可布置学生出一份试卷,抓住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写小论文。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质疑”,力求做到“见人之未见,思人之未思,行人之未行”。 实践证明,学生的活动越丰富,则学习越主动,头脑越开窍,各方面的发展越充分。
三、通过创设互动机制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任何语文知识的生长本来是有血有肉,生气勃勃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生动的、富有启迪性的感性材料,然而教材在呈现这些知识时,往往颠倒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尽可能以完善的演绎形式表达出来,这是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教师在课上如果只知道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知道学这些语文的价值,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就在于如何把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激活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课堂那些细微之处的有效信息,加以充实和重组整合,或许可引发出一场有意义的争论。例如学生在读到《语言与文学》时,对王力先生批评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所用的语言,看法不一、议论纷纷。我抓住这一时机发问,语言究竟用得好?还是坏?一石投水掀起层层涟漪,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黄秋认为,《送毛伯温》是一首表现英雄气概,增长土兵斗志的好诗。“麒麟”、“蝼蚁”的巧妙对比,更显出其语言功底和不凡的气概。学生徐君俊认为,“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更是贻笑后人。”这样水平的东西难免被后世耻笑。学生朱兵槟认为,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问题,就这首诗来说,用“麒麟”、“ 蝼蚁”’来比喻敌和我,恰好反映了明世宗的自信和豪气,符合他作为一个皇帝的心态,应该说写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因此,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到课堂的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充分挖掘出语文的美感,凸显语文价值,揭示语文本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才是美好语文的本真。
四、通过架设问题桥梁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语文思维活动的教学,搞好语文教学,归根结蒂,就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潜力开发起来,从而使每个学生拥有一个充满信心的,勇于开拓的积极个性。思维始于问题,所谓问题,就是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教师在备课时要在寻找新颖、开放的“好问题”上下功夫,要在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力求使你提出的问题能为学生开辟出一个探索的开阔地带,使学生的潜在力得到充分地开发。因此学必有疑,有疑必有问,有疑问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质疑,但质疑的方法有很多,或直接依托教材质疑,或在知识的衔接处,或比较中,或重点处质疑,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例如在对学生自学指导中,我采取了以下质疑手段:①抓文眼质疑。不少课文有文眼,起统摄结构,贯穿情感的作用。在此处质疑,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如《荷塘月色》,有学生通过自学后提出,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读到最后根本找不到原因。学生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他自学时思考得很深;②抓“矛盾”质疑。逻辑学要求人的思维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不能前后矛盾,但课文中违背这种规律是存在的。如学生在自学《荷塘月色》中发现,文章前面交待煤屑路说:“这是一条幽僻的路……夜晚更加寂寞,”可是到了后面仍然是这个晚上,仍然是这条小路旁,一切依旧,可是作者却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这是前后矛盾的。此处质疑,把学习引向了深入;③抓难点质疑。一篇课文很少没有难点,这难点就是质疑处。如《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有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胡同文化植根于何种文化土壤?北京人赋予大白菜什么样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在较难的地方提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动了脑筋,有一定的质量的;④抓表达方式质疑。语文教材文体不同,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即使同一文体,表达方式也会不同。所以围绕表达方式质疑,也是弄通教材的一条途径,如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有学生读了有关材料后提出:本文究竟是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是记事散文,但文中毕竟带有深深的悲愤;是抒情散文,毕竟文中有大段大段的记叙,这就是针对表达方式提出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