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研组作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孵化器,其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教研组“三合”,即磨合、整合、合力。磨合,是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的交流,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教学思想、教学特色、教学方式的碰撞,着力于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使每个教师快速成长,从而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具体表现形式为集体备课的讨论与公开课、竞赛课前的探讨等。整合,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对教学信息、教学方案的提炼与选择,是教育教学、教改教研措施的优化,是对优秀教师的提升和对年轻教师的帮扶。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形成集体教学方案,听评实验课等。合力,是个人集备课组与教研组之力,在施教过程中既充分发挥集体教学方案之长,又充分展示个人教学之特色,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教学特色与个人教学风格的同步提升。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听评示范课、教学反思、经验总结、课题研究等。
1.磨合。包括横向磨合与纵向磨合。横向磨合,即本年级各学科组之间的磨合。例如初三英语备课组,在单元和课时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成员,对单元与课时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进行课前大讨论,各人说出理解与教学设想,交流所掌握的教学资料与教学信息,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辅导的措施。同时,就英语作文、英语文化等问题与语文、历史等备课组进行交流,务必做到上课之前全面掌握有关的教学信息,避免课前“昏昏”、课堂“夹生”的现象。纵向磨合,即同一学科不同年级备课组的交流磨合。一是在学科教研组组长的组织下,不同年级进行相互集体备课:一方面了解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学情;另一方面在教学重难点上进行上下衔接,集体突破;再者,使不同年级的教师熟悉整个初中的教材特点与教学方法,站在整个初中阶段审视本年级教学,提升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胜任循环教学。二是在教师公开课与竞赛课前,召集教研组成员进行跨年级的讨论,务必使执教者从不同层面上掌握教学信息,完善教学设计,起到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2.整合。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硬件整合,是对教材教参、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的整合。各教研组组织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和对学生进行训练与辅导之前,对学校和各成员手中的硬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遴选,务必做到“下海上岸”。“下海”,即深入到资料库中,广泛搜集有用信息;“上岸”,即站在学生实际,审视选取省时有效的资源,在资源效度上做足功夫。例如学校试题库建设,教研组集体共建系统的试题库,做到每章每节都有自编自选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试题,并注意积累、保存与更新,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灵活选用,从而保证平时教学检测的效度。软件整合,是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的优势整合。教研组直至一个备课组,成员的年龄、学识、性格、经验等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自然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辅导也存在着不同的想法。这就需要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施教之前去整合、优化这些想法,形成最佳方案。如在听评实验课之前,不但本教研组展开教学讨论,取长补短,而且可吸收其他教研组成员来讨论、听课、评课,做到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然后形成最优施教方案,从而加快新手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整体提高教研组的教学水平。
3.合力。是集体力量的聚合,是团队意识的实践。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教学艺术,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形成一股合力。课前,大家分工合作,找资料,写方案,制教具,尤其是上示范课、参赛课,要把执教教师的事当做整个教研组甚至整个年级组的事,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研究、设计、优化施教方案。平时上课,不搞个人的随意发挥,而是结合个人的特点去实施集体备课的方案,让集体方案插上个性的翅膀,使每节课既凝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又张扬个人的风采。课后,大家一起谈谈实践的效果,反思方案的欠缺,补充完善后由备课组长记录并存档,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设计库。如语文教研组,课前分单元分课文,各备课组成员先写好课时教案,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完善,统一意见后形成分课时教学方案,作为教师上课的蓝本,课后再集中进行教学反思。
“三合”教研组活动模式的开展,是教研行为,也是学校行为,教研组需取得学校的支持,让学校从制度、时间、经费、考评等方面保证活动的组织实施,取得实效。(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
1.磨合。包括横向磨合与纵向磨合。横向磨合,即本年级各学科组之间的磨合。例如初三英语备课组,在单元和课时集体备课前,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成员,对单元与课时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进行课前大讨论,各人说出理解与教学设想,交流所掌握的教学资料与教学信息,探讨课堂教学与学生辅导的措施。同时,就英语作文、英语文化等问题与语文、历史等备课组进行交流,务必做到上课之前全面掌握有关的教学信息,避免课前“昏昏”、课堂“夹生”的现象。纵向磨合,即同一学科不同年级备课组的交流磨合。一是在学科教研组组长的组织下,不同年级进行相互集体备课:一方面了解学生在不同年级的学情;另一方面在教学重难点上进行上下衔接,集体突破;再者,使不同年级的教师熟悉整个初中的教材特点与教学方法,站在整个初中阶段审视本年级教学,提升对教材的把握能力,胜任循环教学。二是在教师公开课与竞赛课前,召集教研组成员进行跨年级的讨论,务必使执教者从不同层面上掌握教学信息,完善教学设计,起到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2.整合。分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硬件整合,是对教材教参、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等的整合。各教研组组织各备课组在集体备课和对学生进行训练与辅导之前,对学校和各成员手中的硬件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遴选,务必做到“下海上岸”。“下海”,即深入到资料库中,广泛搜集有用信息;“上岸”,即站在学生实际,审视选取省时有效的资源,在资源效度上做足功夫。例如学校试题库建设,教研组集体共建系统的试题库,做到每章每节都有自编自选的、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试题,并注意积累、保存与更新,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进度灵活选用,从而保证平时教学检测的效度。软件整合,是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特点、教学风格的优势整合。教研组直至一个备课组,成员的年龄、学识、性格、经验等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自然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辅导也存在着不同的想法。这就需要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施教之前去整合、优化这些想法,形成最佳方案。如在听评实验课之前,不但本教研组展开教学讨论,取长补短,而且可吸收其他教研组成员来讨论、听课、评课,做到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然后形成最优施教方案,从而加快新手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的提升,整体提高教研组的教学水平。
3.合力。是集体力量的聚合,是团队意识的实践。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教学艺术,更需要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形成一股合力。课前,大家分工合作,找资料,写方案,制教具,尤其是上示范课、参赛课,要把执教教师的事当做整个教研组甚至整个年级组的事,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研究、设计、优化施教方案。平时上课,不搞个人的随意发挥,而是结合个人的特点去实施集体备课的方案,让集体方案插上个性的翅膀,使每节课既凝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又张扬个人的风采。课后,大家一起谈谈实践的效果,反思方案的欠缺,补充完善后由备课组长记录并存档,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设计库。如语文教研组,课前分单元分课文,各备课组成员先写好课时教案,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完善,统一意见后形成分课时教学方案,作为教师上课的蓝本,课后再集中进行教学反思。
“三合”教研组活动模式的开展,是教研行为,也是学校行为,教研组需取得学校的支持,让学校从制度、时间、经费、考评等方面保证活动的组织实施,取得实效。(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新世纪中英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