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初中化学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学科,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低效或无效行为。化学研究的是学生身边的科学规律,因而在开始接触的时候,学生会感到较容易,但是真正将化学学好是较难的,尤其是在最后的化学解题中显现得较为突出。因此,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要注重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有效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提出了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有效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活动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施有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可节约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满足师生的教育价值需求。
首先,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力求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见效果、见效率、见效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二、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的实施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管理上、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优化课堂结构,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总结提炼出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要见成效,需要教师引领定向探究,抓住关键环节,将自主探究与有针对性的接受相结合。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笔者首先创设情境,通过播放“舞台云雾”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为有效的课堂化学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
2.实施合作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得不到体现的,学生依然只是被动地接受。要想使化学课堂教学见实效,就需要真正地落实合作教学。笔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学生化学学习合作过程中,组织分工,及时对课堂的合作做出有效的评价。
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将主题进行有效分解为“药品、装置、收集检验”三部分,学生围绕主题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合作讨论的能力。学生根据分解的主题,提出相应的疑问: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什么药品?②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的装置是什么?③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了呢?④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落实动手实践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过程、教师的实验验证过程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性的作业指导过程。在落实学生的动手实操的过程中,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互补。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演示出绝大多数的化学实验过程。给学生声形并茂的独特视觉感官的刺激,但是绝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过程,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切身的实操体验,才能感悟出化学中的反应规律与特征。
如,在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强调重点知识与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分组活动,亲自感受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练习几种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效率。通过让学生体验实验的成功,从而更有力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4.改善管理行为
要提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参与的活动在量的基础上有质的提高,并朝深层次发展,不断强化学生思维的认知度。
如在化学实验中,笔者会在重点知识环节强调学生要提高注意力去观察。对于关键环节,笔者会为学生创设出激发他们积极动脑思考的场景,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取真知。
总之,教育共同的话题就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新形势下“减负增效”全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被各学科教师所重视。教师应对照化学教学理念和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有效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提出了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途径——有效教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活动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施有效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可节约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满足师生的教育价值需求。
首先,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力求使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见效果、见效率、见效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科学的价值观。
二、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的实施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课堂管理上、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优化课堂结构,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总结提炼出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要见成效,需要教师引领定向探究,抓住关键环节,将自主探究与有针对性的接受相结合。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和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笔者首先创设情境,通过播放“舞台云雾”录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想要获得二氧化碳的欲望,进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主题,为有效的课堂化学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
2.实施合作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得不到体现的,学生依然只是被动地接受。要想使化学课堂教学见实效,就需要真正地落实合作教学。笔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激励学生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学生化学学习合作过程中,组织分工,及时对课堂的合作做出有效的评价。
如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将主题进行有效分解为“药品、装置、收集检验”三部分,学生围绕主题分组讨论、交流,重点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合作讨论的能力。学生根据分解的主题,提出相应的疑问: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什么药品?②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的装置是什么?③怎样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了呢?④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落实动手实践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过程、教师的实验验证过程和教师对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性的作业指导过程。在落实学生的动手实操的过程中,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互补。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演示出绝大多数的化学实验过程。给学生声形并茂的独特视觉感官的刺激,但是绝不能代替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过程,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过切身的实操体验,才能感悟出化学中的反应规律与特征。
如,在上《二氧化碳》一课时,笔者强调重点知识与注意事项后,让学生分组活动,亲自感受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练习几种常用的实验基本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效率。通过让学生体验实验的成功,从而更有力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4.改善管理行为
要提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使学生参与的活动在量的基础上有质的提高,并朝深层次发展,不断强化学生思维的认知度。
如在化学实验中,笔者会在重点知识环节强调学生要提高注意力去观察。对于关键环节,笔者会为学生创设出激发他们积极动脑思考的场景,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取真知。
总之,教育共同的话题就是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这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新形势下“减负增效”全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被各学科教师所重视。教师应对照化学教学理念和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