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色调一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l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子
  
  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不作赘述。本文只就“天人合一”与色调谈几点心得,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二、“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语出《庄子·齐物论》,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一词最早由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到汉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体内容之一的“天人合一”,其理论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要求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
  
  三、色调
  
  画面里各种色彩之间整体的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称色调。它指画幅给人总的色彩感觉,决定画面的主导色彩关系,也就是大的色彩效果,或者说就是一幅画中占最大面积的那部分颜色的性质。
  在实际的创作中,首先要确定色调,其次应注意色调的统一。另外,整体的观察与表现在确定色调以后显得尤为重要。
  
  四、“天人合一”与色调
  
  首先,谈一下“天人合一”与色调的确定。“天人合一”是“平天下”的文化基础,对色调的确定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天人合一”观念要求我们达到心物交融的境界,把握对象不能仅用眼睛,而是要用心灵去把握对象之整体,用心灵的眼睛统观全景,发现对象的整体、和谐与统一。而色调的确定也需要整体观察,考虑由个体的组合和环境与光源相互影响下的整个画幅大的色彩效果,以便确定画幅的色调。
  如果我们能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得到启发,用“心”去“观察”物体,悟得对象的“性”,观照对象所处的环境、光源等客观要素,用心灵的眼睛统观全景,就能更准确地把握画幅的色调属性,就能充实作品的精神内涵。从此角度而言,“天人合一”对色调的确定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其次,谈一下“天人合一”与色调的统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和自然界的统一的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见《中国文化概论》,北师大版)。有鉴于此,“天人合一”要求人与人、人与人然界以及自然界内部要统一和谐。这一点,对色调的统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众所周知,个体的人皆有自己不同的追求和个性。但一个群体要和谐相处,就必须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这一道理和色调统一之道是相通的。一个画幅中的不同对象既要具有自己的色彩属性,保证自身统一,又必须共同服从于画幅的色调,受色调的影响和制约,才能达到画幅色调的统一。
  如在一个以梨、橘子、陶罐和米黄布组成的黄色调画幅中,梨和橘子既要通过明度、纯度、色相等来显示自己作为梨和橘子不同的黄色个性,又要统一于色调的“黄”中,方可做到整个色调的统一与和谐。
  最后谈一下“天人合一”和色调的整体观察与表现。
  “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受天人感应哲学观念的影响,我们习惯外观天地,内察心理,而后将造化之万物归成其类。此处的“外观天地,内察心理”指整体的观察与表现,这里的“类”相对于色调而言指对象本质的固有色彩。所以,这种为物归类的方法对色调的整体观察与表现有一定的帮助。
  整体的观察与表现在确定色调以后很重要,不能孤立片面地观察,要使次要从属于主要,局部从属于整体。先抓住色彩的主要倾向和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各类之间大的色彩联系。在训练中,应始终把握色彩、素描的大关系,再通过色相、明度、色性、纯度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出局部色彩关系。例如在作画过程中,应从全局着眼,整体观察,要求学生注意在同一静物中各种白色、红色、黄色等衬布及物体自身颜色的区别,以及分辨出在不同调子的静物中,同一块白布、有色布及物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倾向,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从近两年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色彩卷的评分标准(构图组合15%,整体色调占35%,色彩空间与质感的表现占25%,艺术表现技法占25%)来看,色调是否统一整体性地决定考生色彩成绩的成与败。因此,美术考生除了苦练外,如果能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审视色调,体会色调,肯定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也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一节成功的课,可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平台,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方法,提高能力。课堂提问的成功,是引发学生有效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以学定问    学生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提问的对象,离开了教育的对象,提问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一个好的提问,首先要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教育家苏霍姆林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露,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维护、心理问题的矫正,需要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日本的一项调查也证实,教师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比一般人高。    一、教师心理问题成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发生
随着被喻为“教育的革命”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高考的实施,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把握新高考的命题趋向,并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就成为新形势下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现就找准历史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命题趋向的结合点进行有效学习的具体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权当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家。    一、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高考命题的特点    第一,从指导思想看,继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教育应与时俱进,特别注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教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方
2009年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高考方案的第二年,对选修学科而言也是江苏高考招生方案大改革的重要一年。2009年的高考历史江苏卷在继承上择尽精华、推陈出新,发展上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纵观全卷严谨大气,求真创新,形成了鲜明的苏派风格。但其难度陡然上升,给今后的历史高考教学带来新课题。    一、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分步推进    2009年江苏卷题型稳中出新无大变,题量略微增多无大碍,试卷难度以偏难
央视有一则“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中学为此还发起了“为妈妈洗脚”的活动,并布置了以此为主题的作文。这件事何以会引发如此大的震撼呢?恐怕是因为它在揭示一个伟大主题的同时,也触及了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的内心之痛,即对伟大母爱报答的忽略。  虽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感恩仍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笔者认为,当今的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然而其影响却不容低估
旧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将整个教学活动封闭在课堂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纵观新教材,无不直接显示出以生活逻辑为主,生活逻辑和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新教材这一特点呼唤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必须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去关注生活,构建生活化课堂。笔者结合自身对新教材的使用,
时间:2008年12月8日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片段一: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发现问题。  多媒体展示图片——“硅谷”。由学生简单介绍硅谷的传奇故事。可以说,“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那么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教师导入新课后对学生们提出了学习任务:现在请你们阅读教材第51页的“活动与探究”,做下面的题目: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你能从
现在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材料新颖、命题“活”,重点考查的是能力与方法。这正是教师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一、把握高考命题趋势,从能力出发。点拨为主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考查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考查学科主体内容,全面考查文科综合的四项基本能力: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的是第一和第三两种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个性教育实施途径探讨  邬云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品质和特征。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个性教育。对此,教育部在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