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语文意识?王尚文先生认为:“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拥有语文意识无疑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意识,即字法意识、句法意识、读法意识、写法意识,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字法意識的强化——字字皆珠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道出了人们对炼字的高度重视。关注、推敲炼字的精妙,则是一种基础的语文意识。
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理解的重点聚集到着力颇深的“醉”字上,以“文中哪个字眼让你的眼睛为之一亮”,揭开字法意识的面罩。果然,学生将目光聚焦到“醉”上,这也是作者用力最深最大的字眼。
“词人什么醉了?”
“喝酒醉了。”“玩得太尽兴了。”“心情醉了……”
接着质疑:“此人为何‘不知归路’?”
“因为词人,玩兴很高,流连忘返,所以不知归路。”
茶要品,方能知味;同样的道理,好的字眼也要反复品味,方能体会个中的精妙之义。
强化语文意识首先从强化字法意识做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应找出不少于一个的字眼让学生推敲、品味。
二、句法意识的强化——句句皆关情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改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句法意识,就是高度关注这个意思怎么说的意识。修辞手法、语句长短等,都是我们关注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有时同样的意思,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的不同,它透露出的情味和含义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应留心和指点学生读那些独特的句子。
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练习三:《红楼梦》中描写众人笑的片段,仔细品析、揣摩,发现同样是写笑,但笑中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描写史湘云的一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从中品出史湘云的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哎哟”则写出林黛玉的娇弱婉约;从“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中可看出宝玉仗宠,贾母娇惯等,真是众人各有其态。
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联想、质疑、探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的意境,理解文字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三、读法意识的强化——激活思维
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提出了“仔细理会、评得失、征史、比较、回环解释、求用意、分别看、找问题、找渊源、去成见、分因革、辨流别、求出入、设身处地、因声求气”十五种读法,当然,这些读法主要是针对古文而言的,但其中不少方法也适用于现代文。
小学生的读法意识主要有:边读边思考的意识、联系上下文读书的意识、边读边想象的意识、圈点批注的意识、质疑问难的意识等。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就需要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读法意识。学生读着清新质朴的文字,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常常记起那一天夕阳西下,溪水潺潺流淌,凉亭内,李清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醉得找不到回家的路。待兴致满足了,天色已晚,李清照乘舟回去,却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径,划入了一片藕花丛中,惊得鸥鹭纷纷飞起,此起彼伏的叫声不绝于耳,让痴迷的作者不禁向往起水鸟自由自在的生活来。
读法意识是语文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读法意识有助于学生更自觉、更深入、更持久地学习课文,激活思维,从而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四、写法意识的强化——咀嚼谋篇布局的路径
语文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写法意识。当然,这里提的写法意识是语文意识的下位概念,是从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等宏观视角审视语文运用的意识。
每篇课文都有其写作上的特色,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日积月累,迁移到作文上,就能学到很多写作知识。有些课文的题目,只要我们用心揣摩,不难看出它们还显示出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夹竹桃》、《广玉兰》这两篇课文,直接以植物或事物名字命名,难道这几篇课文仅仅会向我们介绍这些事物的样子及特点吗?不,绝对不会!透过这一双双“眼睛”,让我们感悟到了这几篇散文有与古诗类似的写作特色,即咏物抒情。如《广玉兰》,咏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抒发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之情。《夹竹桃》最显著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课文学完以后,有的孩子会发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写了迎春花、桃花等14种花,而丝毫没有提到夹竹桃。这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我将问题重新抛给学生,他们经过思考便会得到答案:“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更能突出夹竹桃的美。”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还教会了学生立足全篇,学习领悟写作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从课文的小处强化写法意识。《理想的风筝》刻画的是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课文开头生动地描绘春天的景象。看似闲来之笔,其实是用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来衬托后文描写的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之,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不仅要唤醒学生的字法意识、句法意识、读法意识、写法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做个学习语文的有心人,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温度和质感,体验文本的内涵。
(责编 韦 雄)
一、字法意識的强化——字字皆珠玑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道出了人们对炼字的高度重视。关注、推敲炼字的精妙,则是一种基础的语文意识。
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理解的重点聚集到着力颇深的“醉”字上,以“文中哪个字眼让你的眼睛为之一亮”,揭开字法意识的面罩。果然,学生将目光聚焦到“醉”上,这也是作者用力最深最大的字眼。
“词人什么醉了?”
“喝酒醉了。”“玩得太尽兴了。”“心情醉了……”
接着质疑:“此人为何‘不知归路’?”
“因为词人,玩兴很高,流连忘返,所以不知归路。”
茶要品,方能知味;同样的道理,好的字眼也要反复品味,方能体会个中的精妙之义。
强化语文意识首先从强化字法意识做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每教一篇课文,都应找出不少于一个的字眼让学生推敲、品味。
二、句法意识的强化——句句皆关情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改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句法意识,就是高度关注这个意思怎么说的意识。修辞手法、语句长短等,都是我们关注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有时同样的意思,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的不同,它透露出的情味和含义也就不同。所以,我们应留心和指点学生读那些独特的句子。
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练习三:《红楼梦》中描写众人笑的片段,仔细品析、揣摩,发现同样是写笑,但笑中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如描写史湘云的一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从中品出史湘云的开朗活泼;“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哎哟”则写出林黛玉的娇弱婉约;从“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中可看出宝玉仗宠,贾母娇惯等,真是众人各有其态。
从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联想、质疑、探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的意境,理解文字背后更深刻的含义。
三、读法意识的强化——激活思维
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提出了“仔细理会、评得失、征史、比较、回环解释、求用意、分别看、找问题、找渊源、去成见、分因革、辨流别、求出入、设身处地、因声求气”十五种读法,当然,这些读法主要是针对古文而言的,但其中不少方法也适用于现代文。
小学生的读法意识主要有:边读边思考的意识、联系上下文读书的意识、边读边想象的意识、圈点批注的意识、质疑问难的意识等。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就需要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读法意识。学生读着清新质朴的文字,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常常记起那一天夕阳西下,溪水潺潺流淌,凉亭内,李清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醉得找不到回家的路。待兴致满足了,天色已晚,李清照乘舟回去,却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径,划入了一片藕花丛中,惊得鸥鹭纷纷飞起,此起彼伏的叫声不绝于耳,让痴迷的作者不禁向往起水鸟自由自在的生活来。
读法意识是语文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读法意识有助于学生更自觉、更深入、更持久地学习课文,激活思维,从而构建起有效的语文课堂。
四、写法意识的强化——咀嚼谋篇布局的路径
语文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写法意识。当然,这里提的写法意识是语文意识的下位概念,是从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等宏观视角审视语文运用的意识。
每篇课文都有其写作上的特色,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日积月累,迁移到作文上,就能学到很多写作知识。有些课文的题目,只要我们用心揣摩,不难看出它们还显示出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夹竹桃》、《广玉兰》这两篇课文,直接以植物或事物名字命名,难道这几篇课文仅仅会向我们介绍这些事物的样子及特点吗?不,绝对不会!透过这一双双“眼睛”,让我们感悟到了这几篇散文有与古诗类似的写作特色,即咏物抒情。如《广玉兰》,咏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抒发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之情。《夹竹桃》最显著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课文学完以后,有的孩子会发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写了迎春花、桃花等14种花,而丝毫没有提到夹竹桃。这也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我将问题重新抛给学生,他们经过思考便会得到答案:“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更能突出夹竹桃的美。”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而且还教会了学生立足全篇,学习领悟写作的方法。
我们也可以从课文的小处强化写法意识。《理想的风筝》刻画的是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课文开头生动地描绘春天的景象。看似闲来之笔,其实是用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来衬托后文描写的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之,教师面对一篇课文,不仅要唤醒学生的字法意识、句法意识、读法意识、写法意识,还要引导学生做个学习语文的有心人,让学生感受文本的温度和质感,体验文本的内涵。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