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使教学质量优化。所以在当前小学数学领域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授课,这是相关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将会贴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提出有效构建教学设计的几点措施,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目标
作为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是教学这一项特别实践中的第二重要构成部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第一重要构成部分。在教育初始阶段,教师必须做好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制定完备完善的教学设计,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授课技巧只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充分条件,而做好高效数学课的基础之一的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条件。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学工作者怠于思索数学教学本质问题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重难点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通过讲解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来让学生记住规律。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教师没让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一级是乘除,第二级时除法,而是只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记住乘法表和加减表不注意在学生脑海中搭建逻辑体系,因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觉得乏味从而产生抗拒、厌烦心理。
1.2缺乏将数学引入实际
小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与语文相比,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数学知识十分抽象、脱离实际因此很难理解。而且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他们也无法在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构建关系。但是数学老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只是一味陈述公式,然后再要求学生将公式代入习题进行解题训练。比如在人教版本教材中计算靠墙的长方形栅栏周长时,因为学生缺乏相对常识,他们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但是由于栅栏靠墙,只需要计算三条边。
1.3教师无法领略数学真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路人,在整个课堂上都在向学生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教师缺乏对数学的品味、审美,那么他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与美妙,从而只是被动地学习该科目,很难形成特殊的情怀。
2关于设计有效小学数学课程的方案
2.1课前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在国家推行新课改之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都是依據教学目标和特定的课程纲要将教学内容细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中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即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得满分,所以老师只需要传授知识,学生只需要理解知识,做好数学应试准备。在新课改推行后,国家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该科目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并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到数学本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徒留表面。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基于新课改对该科目提出的全新要求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2.2了解学生实际数学学习基础
在此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自身为绝对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灌入了自身的教学思想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能力层次和学习层次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需要。其后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自身地位,辅助学生学习。因此他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换位思考重新搭建教学设计,在其中利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2.3深入研究数学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知识活化
国家制定的小学数学教材是由很多数学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考量、探索而编写,因此教材具有非常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讲解的连贯性,从而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度更高。
但是教材也有一个极大的局限性,一本书无法容纳太多知识,所以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尽最大努力精简了重难点,没有详细讲解。那么数学老师在课中就需要适度延伸,将知识点具体化。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教材内容,构建教材每个单元间的必然联系,理清每个单元的主题思想、基本要求、只是重难点;然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迁移,顺利过渡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2.4做后课后自我反思工作
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后,也要在课后及时做好教学反馈。首先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习题反思教学是否到位以及学生掌握度如何、和课前预计期望相比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实现教学完善;然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后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询问学生对老师课堂的总体感受,然后根据学生的有效建议和自身教学情况做出合乎实际的调整。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以数学的创造性以基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主体地位,教学联系实际,不断进行创新。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领域不断创新,比如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课堂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玉婷.深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职业技术,2017(3):45-48.
[2]阳正娥.例谈如何设计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案[J].教师,2017(6):13-1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目标
作为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是教学这一项特别实践中的第二重要构成部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第一重要构成部分。在教育初始阶段,教师必须做好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制定完备完善的教学设计,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授课技巧只是成为一名优秀老师的充分条件,而做好高效数学课的基础之一的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是必要条件。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1教学工作者怠于思索数学教学本质问题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重难点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通过讲解知识点的基本原理来让学生记住规律。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教师没让学生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一级是乘除,第二级时除法,而是只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记住乘法表和加减表不注意在学生脑海中搭建逻辑体系,因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觉得乏味从而产生抗拒、厌烦心理。
1.2缺乏将数学引入实际
小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初期发育阶段,与语文相比,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数学知识十分抽象、脱离实际因此很难理解。而且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他们也无法在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构建关系。但是数学老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只是一味陈述公式,然后再要求学生将公式代入习题进行解题训练。比如在人教版本教材中计算靠墙的长方形栅栏周长时,因为学生缺乏相对常识,他们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但是由于栅栏靠墙,只需要计算三条边。
1.3教师无法领略数学真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路人,在整个课堂上都在向学生传递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教师缺乏对数学的品味、审美,那么他就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与美妙,从而只是被动地学习该科目,很难形成特殊的情怀。
2关于设计有效小学数学课程的方案
2.1课前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在国家推行新课改之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都是依據教学目标和特定的课程纲要将教学内容细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中都形成了一种默契即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考试得满分,所以老师只需要传授知识,学生只需要理解知识,做好数学应试准备。在新课改推行后,国家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该科目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并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到数学本质上的东西而不是徒留表面。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基于新课改对该科目提出的全新要求的基础上,不断革新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2.2了解学生实际数学学习基础
在此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自身为绝对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灌入了自身的教学思想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能力层次和学习层次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忽略了小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需要。其后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自身地位,辅助学生学习。因此他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换位思考重新搭建教学设计,在其中利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2.3深入研究数学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知识活化
国家制定的小学数学教材是由很多数学专家经过长时间的考量、探索而编写,因此教材具有非常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要注意讲解的连贯性,从而让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度更高。
但是教材也有一个极大的局限性,一本书无法容纳太多知识,所以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尽最大努力精简了重难点,没有详细讲解。那么数学老师在课中就需要适度延伸,将知识点具体化。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教材内容,构建教材每个单元间的必然联系,理清每个单元的主题思想、基本要求、只是重难点;然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迁移,顺利过渡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2.4做后课后自我反思工作
教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后,也要在课后及时做好教学反馈。首先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习题反思教学是否到位以及学生掌握度如何、和课前预计期望相比总结本节课的优缺点实现教学完善;然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后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询问学生对老师课堂的总体感受,然后根据学生的有效建议和自身教学情况做出合乎实际的调整。
3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课程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以数学的创造性以基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主体地位,教学联系实际,不断进行创新。最后教师应该在教学领域不断创新,比如学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课堂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玉婷.深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职业技术,2017(3):45-48.
[2]阳正娥.例谈如何设计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案[J].教师,2017(6):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