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学生的德育当中,以此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素养。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尚未成熟,加上心理素质不高,促使学生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规范化的班级管理,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让学生逐渐对规则有一定的认知。当然,仅是教师的说教式教学,是无法达到相关要求的,应当遵循以德育人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小学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以德育人;班级管理;规范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观念的深入,教师在实际的管理中,应当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发展能力方面应予以关注,而“德”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就说明德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德育人,并且将德育思想与班级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更好地完成班级的规范化管理。
一、以德育人工作的开展
第一,以高尚的德育情操引导学生。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从名利方面来说,班主任对名利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对名利的态度,同时班主任对名利的态度也能直接体现出个人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警醒,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为学生更好的成长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班主任在处理工作时,应当保持一定的理智,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长关系等,以此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第二,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引导学生更好成长的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个人的教育理念。部分小学班主任通常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班级进行管理,与新时代教学观念严重不符,这并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以德育人的观念当中,积极与时代潮流接轨,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完成规范化班级管理。
第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状态与心理素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制能力较差且缺少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但又十分渴望成长,盼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小学生都是在矛盾中成长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以“软硬结合”的班级规范化管理方式,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如何将以德育人思想融入到规范化班级管理中
第一,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格外感兴趣的时期。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关键的是完善思想观念,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工作,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实践当中,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在幫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班主任应当在安全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活动,包括社区垃圾清理活动、校园除草等,以此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到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卫生问题。
第二,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日后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规范化管理时,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联合学校的力量,在校园中开展多元化的文明活动,包括积极的黑板报内容、在办公楼张贴醒目的标语等,以此使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具有良好的校风,促使学生在班级中也能感受到良好的班风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引导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思想,为其未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三,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班级管理工作。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其在本质上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包括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态度等,因此班主任在进行规范化班级管理时,应当对学生“区别对待”,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细微末节之处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帮助其将闪光点放大,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应当以真诚的态度与其进行沟通,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们的不足,从而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开朗大方的性格。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班主任应当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应当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以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更好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规范化班级管理的开展。
第四,在日常指导中渗透德育观念,规范班级制度管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尊重学校的规定,以明确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包括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以及学习要求等。在学生明确规章制度下,教师的以德育人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管理班级。另外,只有在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下,才能更好地进行以德育人,才能更好地实施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同时,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学生班级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制定课堂纪律的规章制度时,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询问意见,并让他们积极发言,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若是学生对规定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集体讨论进行修改,使班级管理更为民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促使班主任更好地展开规范化班级管理工作。
由上述得知,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德育已经成为教师班级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教师应当从德育的内容出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思想,以此来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在小学班级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留平.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小学班级规范化管理[J].师道·教研,2019(5):39.
[2]谢伟才.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初中班级规范化管理[J].考试与评价,2016(6):100.
[3]李宇理.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初中班级规范化管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6):68.
【关键词】以德育人;班级管理;规范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观念的深入,教师在实际的管理中,应当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发展能力方面应予以关注,而“德”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就说明德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德育人,并且将德育思想与班级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此更好地完成班级的规范化管理。
一、以德育人工作的开展
第一,以高尚的德育情操引导学生。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从名利方面来说,班主任对名利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对名利的态度,同时班主任对名利的态度也能直接体现出个人的道德情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警醒,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为学生更好的成长作为工作的重点。同时,班主任在处理工作时,应当保持一定的理智,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长关系等,以此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第二,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引导学生更好成长的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以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不断创新个人的教育理念。部分小学班主任通常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班级进行管理,与新时代教学观念严重不符,这并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德育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融入到以德育人的观念当中,积极与时代潮流接轨,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完成规范化班级管理。
第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状态与心理素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制能力较差且缺少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但又十分渴望成长,盼望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小学生都是在矛盾中成长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当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以“软硬结合”的班级规范化管理方式,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二、如何将以德育人思想融入到规范化班级管理中
第一,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格外感兴趣的时期。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最关键的是完善思想观念,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工作,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当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实践当中,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在幫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方面,班主任应当在安全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活动,包括社区垃圾清理活动、校园除草等,以此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切感受到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卫生问题。
第二,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日后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规范化管理时,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联合学校的力量,在校园中开展多元化的文明活动,包括积极的黑板报内容、在办公楼张贴醒目的标语等,以此使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具有良好的校风,促使学生在班级中也能感受到良好的班风环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引导下,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思想,为其未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第三,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班级管理工作。每一个小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其在本质上是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包括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态度等,因此班主任在进行规范化班级管理时,应当对学生“区别对待”,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在细微末节之处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帮助其将闪光点放大,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应当以真诚的态度与其进行沟通,以宽容的态度包容他们的不足,从而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开朗大方的性格。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班主任应当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应当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以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更好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规范化班级管理的开展。
第四,在日常指导中渗透德育观念,规范班级制度管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尊重学校的规定,以明确的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包括课堂纪律、班级卫生以及学习要求等。在学生明确规章制度下,教师的以德育人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管理班级。另外,只有在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下,才能更好地进行以德育人,才能更好地实施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同时,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学生班级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制定课堂纪律的规章制度时,班主任可以向学生询问意见,并让他们积极发言,将自己的建议说出来,若是学生对规定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集体讨论进行修改,使班级管理更为民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促使班主任更好地展开规范化班级管理工作。
由上述得知,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德育已经成为教师班级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教师应当从德育的内容出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思想,以此来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在小学班级进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留平.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小学班级规范化管理[J].师道·教研,2019(5):39.
[2]谢伟才.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初中班级规范化管理[J].考试与评价,2016(6):100.
[3]李宇理.注重以德育人,推动初中班级规范化管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