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讲究“量体裁衣”。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分类要求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38-02
在2007年,学校领导结合我校生源特点,学生结构复杂,有来自十个县市的城市、农村学生,大力强制推行分层教学法,一些教师不仅没有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相反还暴露出诸多弊端。①缺乏对分层教学的精髓的理解与研究,流于形式。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管理、作业督促的难度。②分层教学一般都是以某一特定学习领域的能力进行划分的,导致部分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某些行为。分层教学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自2007年以来,在这9年的分层教学实践中,所教班级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市第一名,在我校48个教学班中一直是第一名,并且超过第二名十分以上的平均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越来越浓,深得好评。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数学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研究学情,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础.我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情况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每个学生的成绩、潜力和学习态度分别分为A、B、C三层,学生分组依据是A层:知识基础和潜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是知识基础和潜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组名单,分组名单只在教师心中,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学生的座位。学生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2.研究课标,分层备课
我采取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模。A层是注重基础,适当降低要求。以基本所需知识、能力和过关性知识能力要求实施教学,要低起点,多反复,补欠缺,教方法,重基础,常反馈。要求学生要学,能学,学懂,学会,重在“双基”形成,重在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师教学策略是难度适时适当降低,速度适度放慢,补缺漏,补方法,少变化,多示范,多鼓励。下大力气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加强重点辅导,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及要求,使他们尽快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B层是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灵活施教,重方法指导和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学生会学,重四基的培养,重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教师教学策略是侧重解决学习态度问题、解决学习方法、策略的问题,慢变化、多练习、勤反馈,适当增加速度。C层:确保基础,适当拓展深度、难度。总体上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局部高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以上重点线所需知识和能力要求实施教学。
3.研究教法,分层质疑
分层质疑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行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提问适中的问题是B层学生交流的机会最多,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或思维的碰撞、争论,把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概括时,发挥C层的学生探讨展示的机会和作用,简单的问题优待A层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尝试跳起来去“摘”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应有的发展。
4.研究教材,分层作业
作业应该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科学的作业量=承受力×(1+10%)。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作业量不应该超出学生承受力,难度应设定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研究心理,分层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A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竞争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又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断进步。对C层学生采取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未来而不是现在,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6.结语
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走进模式去学习,跳出模式求发展”的思路。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在无形中实施的,使得分层有形实施无形,发挥自身最大优势,在多年来的教学中坚持着为了学生怎样学而设计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38-02
在2007年,学校领导结合我校生源特点,学生结构复杂,有来自十个县市的城市、农村学生,大力强制推行分层教学法,一些教师不仅没有实现分层教学的目标,相反还暴露出诸多弊端。①缺乏对分层教学的精髓的理解与研究,流于形式。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管理、作业督促的难度。②分层教学一般都是以某一特定学习领域的能力进行划分的,导致部分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某些行为。分层教学处理不好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效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自2007年以来,在这9年的分层教学实践中,所教班级数学成绩一直在全市第一名,在我校48个教学班中一直是第一名,并且超过第二名十分以上的平均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越来越浓,深得好评。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数学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研究学情,分层建组
把学生分层编组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基础.我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的智能、技能、心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情况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每个学生的成绩、潜力和学习态度分别分为A、B、C三层,学生分组依据是A层:知识基础和潜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是知识基础和潜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是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组名单,分组名单只在教师心中,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按优中差搭配的原则编排学生的座位。学生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多维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2.研究课标,分层备课
我采取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模。A层是注重基础,适当降低要求。以基本所需知识、能力和过关性知识能力要求实施教学,要低起点,多反复,补欠缺,教方法,重基础,常反馈。要求学生要学,能学,学懂,学会,重在“双基”形成,重在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师教学策略是难度适时适当降低,速度适度放慢,补缺漏,补方法,少变化,多示范,多鼓励。下大力气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加强重点辅导,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及要求,使他们尽快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B层是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灵活施教,重方法指导和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学生会学,重四基的培养,重树立争上游的态度和信心。教师教学策略是侧重解决学习态度问题、解决学习方法、策略的问题,慢变化、多练习、勤反馈,适当增加速度。C层:确保基础,适当拓展深度、难度。总体上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局部高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以上重点线所需知识和能力要求实施教学。
3.研究教法,分层质疑
分层质疑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行为。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提问适中的问题是B层学生交流的机会最多,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或思维的碰撞、争论,把问题进一步展开,研究概括时,发挥C层的学生探讨展示的机会和作用,简单的问题优待A层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尝试跳起来去“摘”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应有的发展。
4.研究教材,分层作业
作业应该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科学的作业量=承受力×(1+10%)。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作业量不应该超出学生承受力,难度应设定在独立完成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研究心理,分层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A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竞争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又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断进步。对C层学生采取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着眼点是未来而不是现在,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6.结语
教学改革必须坚持“走进模式去学习,跳出模式求发展”的思路。分层教学的精髓是在无形中实施的,使得分层有形实施无形,发挥自身最大优势,在多年来的教学中坚持着为了学生怎样学而设计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