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是为了教学生学。”这句话也适用于作文评改,教师应更多地指导学生自我评改作文,这样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使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评改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我修改、合作创新等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几点个人经验,以期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教授学生作文评改的基本知识
1.指导自主评改的基本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作文的标准,懂得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具体来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增”“删”“调”“换”的方法修改作文,会用批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修改病句,会眉批、会旁批,能评析词语运用的优劣,能赏析优美的句子,能根据不同文体写出总评,评出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提出好的建议。
2.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步骤
一般说来,在评改作文时,学生首先要着眼全局,然后再研究局部,最后学生还应从头到尾读一遍,看一看评改是否恰当。具体来说,作文评改分三步:第一步,看作文的中心与选材是否统一,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 第二步,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进行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恰当。
3.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
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这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改得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改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作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
4.提供范文,集体评改
由于一般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问题在哪里,所以教师可以提供范文,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白应如何在作文评改中反映出教师的要求,从而找出规律。
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框架的能力
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指文章内部的结构,那么修改作文框架,很显然就是修改篇章结构。
1.布局
怎么样探寻令人满意的表情达意的外部形式,使它能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呢?莫泊桑说:“布局只是一连串巧妙的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因此,衡量一篇文章的布局是否成功,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整体布局
整体布局是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它不可虎头蛇尾,失去平衡;也不可断而不续,文气不接;更不可缩密不分,拖沓敷衍。在笔者看来, 整体布局要顺其自然,遵循表情达意的规律。
(2)安排段落层次
层次是写作思路开层的步骤,在修改文章层次时,学生必须注意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作者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把《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在“绘春”一层中,又分为“花”“草”“风”“雨”“人”五个小层次。全文层次井然有序,读起来不生丝毫呆板之感。
2.衔接
作者运用和谐的、富有美感的形式来处理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是衔接。修改作文衔接问题的具体要求如下:
(1)善断善续,似断实连
断要断得巧,续要续得妙。也就是说,衔接要自然不露痕迹,而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悬崖峭壁是人们观光的好地方,烟琐茅屋也能令人无穷回味。善断善续,似断实连,可使文章腾挪跌宕,衔接有方。
(2)过渡自然,文气贯通
在文章中,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中间总得有文字相连。正所谓:“上楼要搭楼梯,过河要架桥。”刘勰有“裁衣之诗缝缉”之说,李渔有“密针线”之喻,一件好的衣服是看不出针线的,一篇好的文章是没有缝合痕迹的。所以说,讲究过渡的技巧,是文章形式美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鹭鸶港初级中学)
一、教授学生作文评改的基本知识
1.指导自主评改的基本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评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评价作文的标准,懂得修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具体来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增”“删”“调”“换”的方法修改作文,会用批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修改病句,会眉批、会旁批,能评析词语运用的优劣,能赏析优美的句子,能根据不同文体写出总评,评出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能提出好的建议。
2.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步骤
一般说来,在评改作文时,学生首先要着眼全局,然后再研究局部,最后学生还应从头到尾读一遍,看一看评改是否恰当。具体来说,作文评改分三步:第一步,看作文的中心与选材是否统一,内容与形式是否协调; 第二步,从字、词、句、修辞、标点、书写、行款格式等方面进行评改;第三步,通改,看评改是否恰当。
3.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
作文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这两个关键。作文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改得不好,容易暴露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距,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从而加强作文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评,就是对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可以说,作文的评改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对作文的内容、形式等方面作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
4.提供范文,集体评改
由于一般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看不出习作的问题在哪里,所以教师可以提供范文,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白应如何在作文评改中反映出教师的要求,从而找出规律。
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框架的能力
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指文章内部的结构,那么修改作文框架,很显然就是修改篇章结构。
1.布局
怎么样探寻令人满意的表情达意的外部形式,使它能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呢?莫泊桑说:“布局只是一连串巧妙的导向结局的匠心组合。”因此,衡量一篇文章的布局是否成功,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整体布局
整体布局是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它不可虎头蛇尾,失去平衡;也不可断而不续,文气不接;更不可缩密不分,拖沓敷衍。在笔者看来, 整体布局要顺其自然,遵循表情达意的规律。
(2)安排段落层次
层次是写作思路开层的步骤,在修改文章层次时,学生必须注意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以朱自清的《春》为例,作者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把《春》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在“绘春”一层中,又分为“花”“草”“风”“雨”“人”五个小层次。全文层次井然有序,读起来不生丝毫呆板之感。
2.衔接
作者运用和谐的、富有美感的形式来处理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关系,就是衔接。修改作文衔接问题的具体要求如下:
(1)善断善续,似断实连
断要断得巧,续要续得妙。也就是说,衔接要自然不露痕迹,而不是一种刻意的追求。悬崖峭壁是人们观光的好地方,烟琐茅屋也能令人无穷回味。善断善续,似断实连,可使文章腾挪跌宕,衔接有方。
(2)过渡自然,文气贯通
在文章中,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中间总得有文字相连。正所谓:“上楼要搭楼梯,过河要架桥。”刘勰有“裁衣之诗缝缉”之说,李渔有“密针线”之喻,一件好的衣服是看不出针线的,一篇好的文章是没有缝合痕迹的。所以说,讲究过渡的技巧,是文章形式美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鹭鸶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