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要求我们克服文化差异,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实施方法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和物质产品的加速流通,将世界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国际交往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这些外语技能,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渗透在外语中的外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要想让今天的受教育者在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交际活动,就必须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造成日后交际上的重大失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标准》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达到的七、八级目标,其中七级为必须达到的目标。以下是七级目标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极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与此相适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是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实践性方面有了明显的延伸和拓展。试题内容更贴近生活,反映着当前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高考命题的走势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要想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的方式,勇于创新,不断尝试,适时地持续地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英语与汉语中的有些词汇看起来在概念意义似乎相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英语的“peasant”与汉语词汇“农民”,其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再比如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有厕所与盥洗设备等,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与汉语中的“休息室”并不同。汉语中的“休息室”译为英语应为lounge。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向学生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进行解释、并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对比,有时还可适当扩展到其他相关知识,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这种见缝插针的渗透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与习俗。
2.文化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地道的英语口语本身就是英美文化的集中和典型的体现,多让学生接触和运用地道的英语口语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对英美文化的感知和接受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比较地道的英语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在问学生是否听明白时,可以说“Have you got it?”,表扬学生时可以用“Terrific!”,激励学生时说“You can make it”,等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每个Module 中都设置了专门练习地道口语的Everyday English 栏目,这个栏目一般是与前面的听力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听力当中出现的地道的英语口语。教师可充分挖掘,提供必要的语境,让学生模仿练习,真正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
3.文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科目,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英美文化进行探究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和英语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一些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系统了解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非常适合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去获取。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定一些课题,比如中英或中美生活习惯差异,中英或中美饮食习惯差异,让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探究。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主动去探究和了解。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身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只有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游刃有余的开展文化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适应当今时代跨文化交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实施方法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和物质产品的加速流通,将世界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国际交往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这些外语技能,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渗透在外语中的外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要想让今天的受教育者在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交际活动,就必须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造成日后交际上的重大失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标准》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达到的七、八级目标,其中七级为必须达到的目标。以下是七级目标描述:
(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极其文化内涵。
(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
(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
(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
(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
(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
(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
(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
(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与此相适应,近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更是在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实践性方面有了明显的延伸和拓展。试题内容更贴近生活,反映着当前社会包括国际社会的各种新问题和新内容。同时,在语言运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获取信息方面要求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这里就既有语言是否地道、标准的问题,也有关于文化氛围和背景的问题。高考命题的走势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学习英语不可能仅仅学习语言,它必须与学习文化同步进行。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要想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样的方式,勇于创新,不断尝试,适时地持续地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泼、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体现社会的和时代的变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想要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英语与汉语中的有些词汇看起来在概念意义似乎相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英语的“peasant”与汉语词汇“农民”,其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再比如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有厕所与盥洗设备等,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与汉语中的“休息室”并不同。汉语中的“休息室”译为英语应为lounge。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向学生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进行解释、并与相应的汉语词汇对比,有时还可适当扩展到其他相关知识,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这种见缝插针的渗透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与习俗。
2.文化教学与口语教学相结合
地道的英语口语本身就是英美文化的集中和典型的体现,多让学生接触和运用地道的英语口语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对英美文化的感知和接受能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用比较地道的英语同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在问学生是否听明白时,可以说“Have you got it?”,表扬学生时可以用“Terrific!”,激励学生时说“You can make it”,等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每个Module 中都设置了专门练习地道口语的Everyday English 栏目,这个栏目一般是与前面的听力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听力当中出现的地道的英语口语。教师可充分挖掘,提供必要的语境,让学生模仿练习,真正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
3.文化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必修科目,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对英美文化进行探究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和英语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一些比较复杂,需要学生系统了解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非常适合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去获取。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定一些课题,比如中英或中美生活习惯差异,中英或中美饮食习惯差异,让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探究。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主动去探究和了解。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身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只有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点,游刃有余的开展文化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适应当今时代跨文化交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