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都是在长期的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承载的是英汉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和风俗等各方面的信息。两种语言所处社会的差异导致了谚语中反映的文化也有巨大的差别,这些差异表现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文化方面的差异在英汉谚语翻译中带来了许多障碍,只有厘清文化差异的原因,审视它们对翻译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才能做好谚语的翻译工作,这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谚语是人们习用的一种定型性的语句,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集中展现,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对世界的认识,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历史总结,具有知识性的特征。谚语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并长期使用,已经成为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各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歧异,由于种种原因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谚语,谚语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特色,构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翻译工作者,要重视对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才能有效做好翻译工作,促进中西文化更好地交流。
英语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汉两种语言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在相互交流和影响。两种语言中的谚语,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往往会成为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障碍。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因此,本文分析了两种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且对这些差异造成的翻译问题予以恰当的解答,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汉语和英语分别来自东、西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在历史上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流传到今天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谚语是一种定型性的语句,它们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谚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比英汉两种谚语,就可以探寻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这两种文化土壤中产生的谚语,也因文化的差异体现出了许多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朝代更迭,英雄人物辈出,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都融入到了我国独特的文化生活中。谚语作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语句,势必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中寻找语言材料,因此形成了许多与历史有关的谚语,如“说曹操曹操就到”;“过五关,斩六将”等谚语就是来自中国古代的三国历史,这些都是汉语中所独有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翻译,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同样,西方国家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英语中的许多谚语也是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而产生的,具有独特性,如Homer sometimes nods,译为“荷马也有打盹时”,荷马是西方古代智者的名字。这一谚语的产生是和西方社会的历史人物相联系的,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特征,这种谚语在汉语中就不可能出现。在汉语中的智慧化身人们常用的是诸葛亮,这是两种文化差异在谚语方面的具体体现。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谚语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了谚语的表达。因为谚语都是通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来获得的,而人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大体上只能是本民族、本国家生活的环境或者经历的事件。在西方国家,由于国土资源并不辽阔,许多国家都曾有一段通过航海扩大国家影响的经历,因此在英语中,就出现了许多与大海相联系的谚语。而中国幅员辽阔,土地宽广,尽管古代的航海技术非常发达,但是没有利用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开拓海上疆土,而是把精力投放在了经营内陆上。在汉语的谚语中,就有许多谚语是和我国大陆的山水密切相关联的。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就是地域文化差异在谚语文化上的表现,同时,中国的这种谚语与西方国家开放式的心态和思维绝不类同,我国一直奉行的是一种内敛式的发展方略,这种发展方略既与地域文化有关,同时,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中国的谚语文化。
宗教信仰也是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远古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展到今天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属和思想的寄托。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也带来了不同的谚语。西方国家的人民都信仰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文化就出现在了谚语当中,如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永在)就是一个能够体现基督教宗教文化的谚语,表现了对上帝权威的无限敬畏。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也出现了许多和道教、佛教有关的谚语,这是宗教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文化上的具体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谚语中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例如“龙”,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对龙是非常偏爱的,于是出现了“龙游浅水遭虾戏”等谚语,这些谚语中龙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然而在西方国家,龙确是一种凶恶、残忍的动物,他们的谚语中决然不会把龙视为正面的形象,这是民俗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再如“蝙蝠”这种动物,在我国因为与“福”谐音,而被看作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蝙蝠的图案经常出现在窗户、桌椅、挂轴等处。但是在西方国家,蝙蝠却被认为是邪恶的动物,它总是与罪恶、黑暗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谚语中,蝙蝠也经常出现在带有贬义的谚语中,例如:as blind as a bad(眼瞎如蝙蝠);crazy as a bad(像蝙蝠一样发疯)等。如果在翻译工作中,不注重这种差别,就很难使读者真正理解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翻译工作就很难做好。因此,在翻译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尤其是一些谚语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才能真正促进中西文化大革命交流。
二 文化差异对英汉谚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翻译人员具备非常良好的语言修养,还必须熟悉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其他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学识。对于谚语翻译来说更是这样。因为谚语是一种定型性、凝练性很强的语句,短短的几个字、十几个字,后面包含的文化背景却是非常复杂的。要想把这些文化差异清晰地反映出来、并使得谚语的翻译能够通顺、自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 文化差异使得英汉汉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进行灵活处理。有一些谚语,尽管采用的语言材料不同,但是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表达相同意思的需要,因而产生了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谚语。这种情况下,英汉互译最好把两种语言中的同义谚语放在一起来翻译,采用现成的谚语进行对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翻译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英语中的Where there’s smoke there fire原意是“无烟不起火”,恰好和汉语中的“无风不起浪”是相对应的。英语中取的现实现象是生火冒烟,汉语中却取了风和海浪,异曲同工。汉语中有“兔子不吃窝边草”,而在英语中也有表达类似意义的谚语:A wise fox will never rob his nerbour’s hen roots。汉语中“兔子”和“草”来打比方,而英语中则选取了狐狸和鸡,而且还点明了是“聪明的狐狸”。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直接翻译就是“鱼烂头先臭”,而汉语中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与此相仿。可见,由于人们在感知外部世界时思维的共性,使得不同的语言之中,都希望能通过形象生动的谚语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因此出现了不同语言中的同义谚语。这些谚语,采用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来互译,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巧妙效果,并且能够让人易于接受。这样采用不同文化中的同义或者是近义翻译可以轻松解决文化差异,达到有效的文化交流。
但是,这种两种语言能够找到同义谚语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谚语,代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它们是无法找到对应的谚语来翻译的。这类谚语的数量应该更多,这样,翻译工作就相对较难,必须工作者做较大的努力才能处理好有关问题。那么,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需要对这类谚语进行更加巧妙地处理。首先应该是尽量体现出原来谚语的准确含义,其次翻译后的谚语能够符合这种语言中谚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在将英语的谚语翻译为汉语时,就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些要素,在翻译准确的前提下,要根据汉语谚语的语言特色,尽量翻译为五字句、七字句,或者上下句分别为五字、七字的对偶形式。这样才能够使翻译后的谚语也符合汉语社群人们对谚语的语感,如Let sleeping dogs lie的字面意思是“不要去打扰睡着的狗”,但是如果这样直译,就不太像汉语的谚语,因此有人翻译为“睡狗莫惹,麻烦莫招”。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化习惯。再如,All asses wag their ears直接翻译的意思就是“驴爱摆耳朵”。但是如果只是翻译到这个地步,就会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因为我们对于驴爱摆耳朵的认识并没有总结为谚语,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交流障碍。因此,需要根据英语中的内涵意义翻译为“驴子爱摆耳朵,傻瓜爱装聪明”才能够使其表意显豁,让人一目了然。可见,对于谚语的翻译,固然需要遵守一般的翻译方法,体现出翻译的基本要求来。这些翻译技巧是需要翻译工作者做出很多努力才能掌握的。但是谚语又和一般的语句不同,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不能只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要把握其深层含义,需要对它的翻译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它既准确,又符合汉语谚语的语言形式特点。这样才能够对谚语进行准确而传神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更好地促进中心文化的交流。
三 结语
谚语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语汇,不管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语言中以谚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成为语言中重要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同时,也需注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不少的谚语,因此,更好地研究谚语文化,研究谚语文化的差异,并把它们准确的翻译出来,在现代,尤其是在目前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今天,谚语的互译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成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课题。需要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本文选取的视角是从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来看谚语的翻译问题,事实上既然都是谚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也存在着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它们都被命名为谚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例如,它们都讲究押韵,都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都注重汲取语言中的营养成分等,这种共同点,为语言的翻译提供了有利条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是在共同点与差异性的相互作用下才具有了对比分析和翻译的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挖掘出深层谚语文化的共性和不同,才能真正促进语言文化的更好交流。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对谚语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了。一些谚语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从语言使用中消失,成为一种历史遗存。随之消失的,将是谚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非常令人扼腕的。因此,现阶段通过英汉两种汉语言中的谚语来发掘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文颖:《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之比较》,《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 张晓玲:《英汉谚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 陈瑛:《浅析英汉谚语文化》,《文教资料》,2010年第6期。
[4] 李芬:《浅析英汉谚语来源及其修辞特点》,《文教资料》,2009年第29期。
[5] 张小玲:《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英谚语》,《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6] 肖辉:《英汉谚语比较研究》,《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7] 王文静:《浅析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8] 吴苏苏、曾淑芳:《英汉谚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异化与归化》,《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柳景荣,女,1974—,辽宁凤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英汉谚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谚语是人们习用的一种定型性的语句,是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风俗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集中展现,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对世界的认识,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历史总结,具有知识性的特征。谚语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并长期使用,已经成为语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各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歧异,由于种种原因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谚语,谚语体现出了鲜明的文化特色,构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作为翻译工作者,要重视对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才能有效做好翻译工作,促进中西文化更好地交流。
英语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汉两种语言在近几十年来一直在相互交流和影响。两种语言中的谚语,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往往会成为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障碍。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问题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因此,本文分析了两种谚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且对这些差异造成的翻译问题予以恰当的解答,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 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汉语和英语分别来自东、西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在历史上处于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因此流传到今天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谚语是一种定型性的语句,它们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谚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比英汉两种谚语,就可以探寻到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这两种文化土壤中产生的谚语,也因文化的差异体现出了许多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朝代更迭,英雄人物辈出,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都融入到了我国独特的文化生活中。谚语作为人们习用的定型语句,势必在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化中寻找语言材料,因此形成了许多与历史有关的谚语,如“说曹操曹操就到”;“过五关,斩六将”等谚语就是来自中国古代的三国历史,这些都是汉语中所独有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翻译,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同样,西方国家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英语中的许多谚语也是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而产生的,具有独特性,如Homer sometimes nods,译为“荷马也有打盹时”,荷马是西方古代智者的名字。这一谚语的产生是和西方社会的历史人物相联系的,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特征,这种谚语在汉语中就不可能出现。在汉语中的智慧化身人们常用的是诸葛亮,这是两种文化差异在谚语方面的具体体现。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谚语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了谚语的表达。因为谚语都是通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来获得的,而人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大体上只能是本民族、本国家生活的环境或者经历的事件。在西方国家,由于国土资源并不辽阔,许多国家都曾有一段通过航海扩大国家影响的经历,因此在英语中,就出现了许多与大海相联系的谚语。而中国幅员辽阔,土地宽广,尽管古代的航海技术非常发达,但是没有利用中国先进的航海技术开拓海上疆土,而是把精力投放在了经营内陆上。在汉语的谚语中,就有许多谚语是和我国大陆的山水密切相关联的。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这就是地域文化差异在谚语文化上的表现,同时,中国的这种谚语与西方国家开放式的心态和思维绝不类同,我国一直奉行的是一种内敛式的发展方略,这种发展方略既与地域文化有关,同时,也深深地影响到了中国的谚语文化。
宗教信仰也是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远古时期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展到今天成为人们心灵的归属和思想的寄托。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也带来了不同的谚语。西方国家的人民都信仰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文化就出现在了谚语当中,如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永在)就是一个能够体现基督教宗教文化的谚语,表现了对上帝权威的无限敬畏。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在社会上的影响也很大,因此也出现了许多和道教、佛教有关的谚语,这是宗教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文化上的具体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谚语中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例如“龙”,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的动物,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对龙是非常偏爱的,于是出现了“龙游浅水遭虾戏”等谚语,这些谚语中龙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的。然而在西方国家,龙确是一种凶恶、残忍的动物,他们的谚语中决然不会把龙视为正面的形象,这是民俗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再如“蝙蝠”这种动物,在我国因为与“福”谐音,而被看作是一种吉祥的动物,蝙蝠的图案经常出现在窗户、桌椅、挂轴等处。但是在西方国家,蝙蝠却被认为是邪恶的动物,它总是与罪恶、黑暗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谚语中,蝙蝠也经常出现在带有贬义的谚语中,例如:as blind as a bad(眼瞎如蝙蝠);crazy as a bad(像蝙蝠一样发疯)等。如果在翻译工作中,不注重这种差别,就很难使读者真正理解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翻译工作就很难做好。因此,在翻译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尤其是一些谚语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才能真正促进中西文化大革命交流。
二 文化差异对英汉谚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要求翻译人员具备非常良好的语言修养,还必须熟悉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其他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学识。对于谚语翻译来说更是这样。因为谚语是一种定型性、凝练性很强的语句,短短的几个字、十几个字,后面包含的文化背景却是非常复杂的。要想把这些文化差异清晰地反映出来、并使得谚语的翻译能够通顺、自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 文化差异使得英汉汉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进行灵活处理。有一些谚语,尽管采用的语言材料不同,但是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有表达相同意思的需要,因而产生了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谚语。这种情况下,英汉互译最好把两种语言中的同义谚语放在一起来翻译,采用现成的谚语进行对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翻译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英语中的Where there’s smoke there fire原意是“无烟不起火”,恰好和汉语中的“无风不起浪”是相对应的。英语中取的现实现象是生火冒烟,汉语中却取了风和海浪,异曲同工。汉语中有“兔子不吃窝边草”,而在英语中也有表达类似意义的谚语:A wise fox will never rob his nerbour’s hen roots。汉语中“兔子”和“草”来打比方,而英语中则选取了狐狸和鸡,而且还点明了是“聪明的狐狸”。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直接翻译就是“鱼烂头先臭”,而汉语中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与此相仿。可见,由于人们在感知外部世界时思维的共性,使得不同的语言之中,都希望能通过形象生动的谚语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因此出现了不同语言中的同义谚语。这些谚语,采用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来互译,能够起到化繁为简的巧妙效果,并且能够让人易于接受。这样采用不同文化中的同义或者是近义翻译可以轻松解决文化差异,达到有效的文化交流。
但是,这种两种语言能够找到同义谚语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谚语,代表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它们是无法找到对应的谚语来翻译的。这类谚语的数量应该更多,这样,翻译工作就相对较难,必须工作者做较大的努力才能处理好有关问题。那么,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就需要对这类谚语进行更加巧妙地处理。首先应该是尽量体现出原来谚语的准确含义,其次翻译后的谚语能够符合这种语言中谚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在将英语的谚语翻译为汉语时,就必须充分注意到这些要素,在翻译准确的前提下,要根据汉语谚语的语言特色,尽量翻译为五字句、七字句,或者上下句分别为五字、七字的对偶形式。这样才能够使翻译后的谚语也符合汉语社群人们对谚语的语感,如Let sleeping dogs lie的字面意思是“不要去打扰睡着的狗”,但是如果这样直译,就不太像汉语的谚语,因此有人翻译为“睡狗莫惹,麻烦莫招”。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化习惯。再如,All asses wag their ears直接翻译的意思就是“驴爱摆耳朵”。但是如果只是翻译到这个地步,就会给人以莫名其妙之感,因为我们对于驴爱摆耳朵的认识并没有总结为谚语,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交流障碍。因此,需要根据英语中的内涵意义翻译为“驴子爱摆耳朵,傻瓜爱装聪明”才能够使其表意显豁,让人一目了然。可见,对于谚语的翻译,固然需要遵守一般的翻译方法,体现出翻译的基本要求来。这些翻译技巧是需要翻译工作者做出很多努力才能掌握的。但是谚语又和一般的语句不同,它的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不能只通过字面意义来理解,因此,翻译工作者要把握其深层含义,需要对它的翻译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使它既准确,又符合汉语谚语的语言形式特点。这样才能够对谚语进行准确而传神的翻译,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更好地促进中心文化的交流。
三 结语
谚语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文化语汇,不管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语言中以谚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成为语言中重要的文化符号。成为一种民族独特的文化标志。同时,也需注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不少的谚语,因此,更好地研究谚语文化,研究谚语文化的差异,并把它们准确的翻译出来,在现代,尤其是在目前世界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今天,谚语的互译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成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课题。需要翻译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把这份工作做好。
本文选取的视角是从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来看谚语的翻译问题,事实上既然都是谚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也存在着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它们都被命名为谚语的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例如,它们都讲究押韵,都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都注重汲取语言中的营养成分等,这种共同点,为语言的翻译提供了有利条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是在共同点与差异性的相互作用下才具有了对比分析和翻译的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真正挖掘出深层谚语文化的共性和不同,才能真正促进语言文化的更好交流。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人们对谚语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了。一些谚语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从语言使用中消失,成为一种历史遗存。随之消失的,将是谚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非常令人扼腕的。因此,现阶段通过英汉两种汉语言中的谚语来发掘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文颖:《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谚语之比较》,《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 张晓玲:《英汉谚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 陈瑛:《浅析英汉谚语文化》,《文教资料》,2010年第6期。
[4] 李芬:《浅析英汉谚语来源及其修辞特点》,《文教资料》,2009年第29期。
[5] 张小玲:《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中英谚语》,《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6] 肖辉:《英汉谚语比较研究》,《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7] 王文静:《浅析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8] 吴苏苏、曾淑芳:《英汉谚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异化与归化》,《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柳景荣,女,1974—,辽宁凤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