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 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80-01
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最优的过程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目标上获得发展。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研究,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有形”与“无形”兼备
教师除了预设教学环节,还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就会上得得心应手;课前准备仓促,课就会上得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准备应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入手。
1.“有形”——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是件费时且繁杂的工作。虽然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但经常是被打入“冷宫”,形同虚设,只有在公开课的时候才拿出来充充门面。如果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师生共同准备必备的教具、学具,在教学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无形”——教师、学生心理状态的准备
课前准备中除了考虑如何教、如何练以及学具、教具等“有形”的准备外,学生的情感调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上课铃响后,学生还在匆匆忙忙找书、找本子,心理状态也还没有回到课堂中来,老师就急匆匆地喊“上课”了,表面看似抓紧了课堂时间,其实教学效率不高;有时教师自己情绪低落,进入教室懒洋洋说声:“上课!”学生受老师情绪的影响,也就懒洋洋混了一节课。没有激情的学习是低效的,教师在上课前,要让自己和学生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当所有学生的目光都看着你的时候,再喊出那充满激情的一声:“上课!”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二、情景创设:“趣味”与“实效”兼顾
新课标实施以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家已达成的共识。但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老师们在创设情景时,过多地考虑情景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情景的“实用性”。如:在教学第二册《动物聚会》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投影出示精彩的动物聚会的场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
生1:我发现这里很漂亮,有树木、小鸟。
生2:我发现猴子在拿桃子;小白兔在拿萝卜;小松鼠在拿松果。
生3:我发现小鸟停在树上,像在唱歌呢!
……
以上的回答,没有一个学生说到数学问题,老师只好说:“大家都说得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了说,非常热闹。老师看时机成熟,再问:“好了,谁有新的发现?”
生3:我发现每个盘子有6个桃子。
生4:我发现有6只松鼠、9只小鸟。
……
老师终于忍不住了,问:“好了,谁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至此,课堂时间已过了10多分钟,这样的情景,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效率却被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创设情景,在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景的实效性,使情景的“趣味”与“实效”兼顾。
三、课堂练习:“基础”与“拓展”并用
我们知道,概念要通过练习理解、知识要通过练习巩固、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保底”作业。当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一般的学生和少部分学困生外,也要关注部分优等生的需求,留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在学完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后,在基础题的后面加了这样的选做题: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增加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这样的练习,既可以顾及基础又可以拓展知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责编 罗永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80-01
反思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的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最优的过程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目标上获得发展。本人结合多年的实践研究,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有形”与“无形”兼备
教师除了预设教学环节,还要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就会上得得心应手;课前准备仓促,课就会上得杂乱无章,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准备应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入手。
1.“有形”——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具、学具的准备是件费时且繁杂的工作。虽然教室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但经常是被打入“冷宫”,形同虚设,只有在公开课的时候才拿出来充充门面。如果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师生共同准备必备的教具、学具,在教学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无形”——教师、学生心理状态的准备
课前准备中除了考虑如何教、如何练以及学具、教具等“有形”的准备外,学生的情感调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上课铃响后,学生还在匆匆忙忙找书、找本子,心理状态也还没有回到课堂中来,老师就急匆匆地喊“上课”了,表面看似抓紧了课堂时间,其实教学效率不高;有时教师自己情绪低落,进入教室懒洋洋说声:“上课!”学生受老师情绪的影响,也就懒洋洋混了一节课。没有激情的学习是低效的,教师在上课前,要让自己和学生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当所有学生的目光都看着你的时候,再喊出那充满激情的一声:“上课!”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二、情景创设:“趣味”与“实效”兼顾
新课标实施以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家已达成的共识。但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老师们在创设情景时,过多地考虑情景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情景的“实用性”。如:在教学第二册《动物聚会》时,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投影出示精彩的动物聚会的场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踊跃发言。
生1:我发现这里很漂亮,有树木、小鸟。
生2:我发现猴子在拿桃子;小白兔在拿萝卜;小松鼠在拿松果。
生3:我发现小鸟停在树上,像在唱歌呢!
……
以上的回答,没有一个学生说到数学问题,老师只好说:“大家都说得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了说,非常热闹。老师看时机成熟,再问:“好了,谁有新的发现?”
生3:我发现每个盘子有6个桃子。
生4:我发现有6只松鼠、9只小鸟。
……
老师终于忍不住了,问:“好了,谁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吗?”至此,课堂时间已过了10多分钟,这样的情景,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效率却被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创设情景,在考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情景的实效性,使情景的“趣味”与“实效”兼顾。
三、课堂练习:“基础”与“拓展”并用
我们知道,概念要通过练习理解、知识要通过练习巩固、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保底”作业。当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一般的学生和少部分学困生外,也要关注部分优等生的需求,留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例如在学完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后,在基础题的后面加了这样的选做题: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增加125.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这样的练习,既可以顾及基础又可以拓展知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与实践,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责编 罗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