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季的记忆似乎是很漫漶了,在距离上海市区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郊区城镇上,我度过了我的中学时代,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日子。走过老虎灶的烟气,走过豆浆铺的热气腾腾,走过农人的青菜小摊,走过石桥和银杏,走过粉墙黛瓦的老屋和四五层的公房楼,是中学时代的视景。
视景里切下几片画面,以当下的回忆水浸润,慢慢地竟浮现出鲜亮。
钱老师的图书馆
说起来,我在城二中里可真是个优秀学生,老师表扬,上台发言,多为常事。不过,内心里其实依然很害羞,所思所做都是学生本分,就是多做事情多读书,成绩保持名列前茅。那时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电视机尚不普及,所以除了跳跳橡皮筋,扔扔沙包,也就是读书了,日子非常单纯。记得每日午饭后,我总要看几页书,然后下午去学校,似乎心里又多了几分满足。回想起来,倒是在初一时从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名著,当然大多囫囵吞枣,但慢慢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所以那间图书馆是难忘的。
图书馆只有一间教室大小,叫“图书室”或许更确切。学生一般只能在里面阅读,通常是不能将书借出去的。不过,图书馆管理员钱老师是我初一时的班主任朱老师的夫人,朱老师看我成绩拔尖好学努力,多少对我青睐有加,钱老师自然对我也格外照顾了。于是,我成了小小图书馆的常客。借阅了多少书真是不记得了,只是感觉遇见了一片森林啊,芬芳迎面而来,就希望扑进去,呼吸呼吸再呼吸。看了《红楼梦》,看了《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欧也尼·葛朗台》、《高老头》,还有《简爱》……还有不少吧,真是记不全了,记得看得比较多的是法国作家的作品。钱老师总是笑吟吟地帮我登记借书卡,有时还向我推荐几本好书。我非常清晰地记住了每每走出图书馆时的那种鼓胀的感觉,提着的书里面似乎藏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做完作业,沉浸在远方的时空中,似乎心也飞了起来。因为阅读,更热爱学习,好像脑子里多了许多以前不大明白的东西,似乎也更喜欢独处了,有了思考的习惯;因为阅读,点亮了观察的眼睛,写起作文来文思更流畅了;因为阅读,也明白了生活似乎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到初二,到了初三,要考重点高中,就很少去图书馆了,埋头于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中。图书馆门外那几棵杉树,我知道在中午的阳光里它们的样子,因为那是我的借阅时间。
很多年后,我碰到朱老师钱老师夫妇,跟他们提得最多的还是那一段看书的日子。
嘉定一中外的田野
1981年我考上了重点中学嘉定一中,阅读仍然继续,只是不敢花时间读大部头了,至多读读《收获》、《当代》、《读者文摘》之类的刊物,因为一晃即临高考,课外阅读真正是“课外”了。
照例读书考试吧。印象深的事情是高二下半学期初,一次统考考得非常不理想,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一连几天,沉默是时光的笙箫,课间休息也坐在教室里发呆。高考在即,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很是迷茫和闷气。这一切,教我们语文的何老师一直看在眼里,因为通常我们总会在语文课间在外面走廊与她说说笑笑。一天午餐后,我依然在教室里捧书,心思却游离在外,心绪惘然。这时,何老师进来了,她见我们好几个女生中午还在用功,就动员我们“出去走走,散散步”。在何老师的力邀下,我也离了座。
当时嘉定一中校外隔街望去是一大片田野,种着各式蔬菜,视野十分开阔,临河一侧还起伏着嘉定过去的城墙土基。我们一行人沿着田埂散步,不时有同学赞叹田野的清新和可爱,在微熏的春风里,我不由得伸展手臂,觉得自己的心也一点点地打开了。何老师回头笑着看我一眼,也不作声。我也微微一笑,为老师的关心,也为自己以往日子里的作茧自缚。散步回来,在那周的周记中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发下来的周记簿上,是何老师的朱笔批阅:“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你,但我并不想说,我想你会在沉默中爆发,而沉默中爆发的力量是无限的。”也许现在我记下的并不周全,但大意仿佛。这段话激发起我的自信,不仅使我后来的成绩重新有起色且考上了复旦大学,更让我在此后遇上人生常有的挫折时,一直都会告诉自己:战胜自己,有信心就会有希望。
这一片田野早已为公寓楼房所代替,何老师已经病逝,连嘉定一中也易址他处,可是,这一片闪现着何老师和我们身影的田野,却是我心中永远弥散清新气息的青葱岁月。
高考复习趣味
为了高考,高二第二学期我干脆住了校。清晨即起,冷水洗脸,清醒头脑。走出屋门,宿舍区那扇铸铁大门还没开,王同学个子高,排球打得好,她手脚并用翻将过去了。我心一横,也顾不了女学生的体面,一鼓作气攀上门顶再翻身下跳,两个人偷着乐。后来爬门去教室就成了一种乐趣,好像松了松那根上紧了的发条。
高考日子越来越近,老师不上课了,在黑板上写下“离高考还有XX天”之类,让大家自己复习。有同学回家,有同学躲在学校的某个角落,余下的在教室里。教室空间突然自由起来,一人一桌,有的干脆面壁。我是按照科目,一叠一叠书摞在桌上,按时段复习,语数外史地政轮轴转,名之为“时段复习法”。中午打个盹,涂点风油精继续卖力,效率甚高。
夜自修结束回宿舍,我们热情依然高涨。熄灯后,吃点饼干,喝杯麦乳精,就和管理宿舍的阿姨捉迷藏,到厕所去借灯夜战。不过效果并不佳,阿姨常常出其不意地打着电筒遥遥地过来了,弄得我们一会儿到楼上厕所,一会儿又转到楼下厕所,转来转去,书没看多少,人也乏了,不如早点睡觉。再说厕所气味终究难闻。于是,试了几次,就乖乖撤了,努力去提高白天的效率。
很想念当年考场里放的那一大块一大块的冰,当时教室里没有电扇,空调更遥远,冰是从冷饮厂雄赳赳地运进来的。记得我还向主考老师要了一小块,往太阳穴上贴一贴,凉丝丝的,舒服。
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没有时尚,没有为明星发烧,只有渐渐地明白事理,懵懵懂懂地体验青春情感,不松懈地求上进,我的中学时代如同那时安静的街道和城河,一切都顺其自然地流淌着,并无激烈异常的痕迹。可是,20多年过去了,那青涩里竟有许多的酸甜和汁液。
龚静:大学副教授,上海作协会员。出版有《城市野望》、《要什么样的味道》、《文字的眼睛》等9部散文随笔集及其他著作若干。作品被选入上海市高中语文课本及《上海50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卷》、《上海作家散文百篇》等多种散文选集。
视景里切下几片画面,以当下的回忆水浸润,慢慢地竟浮现出鲜亮。
钱老师的图书馆
说起来,我在城二中里可真是个优秀学生,老师表扬,上台发言,多为常事。不过,内心里其实依然很害羞,所思所做都是学生本分,就是多做事情多读书,成绩保持名列前茅。那时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电视机尚不普及,所以除了跳跳橡皮筋,扔扔沙包,也就是读书了,日子非常单纯。记得每日午饭后,我总要看几页书,然后下午去学校,似乎心里又多了几分满足。回想起来,倒是在初一时从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名著,当然大多囫囵吞枣,但慢慢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所以那间图书馆是难忘的。
图书馆只有一间教室大小,叫“图书室”或许更确切。学生一般只能在里面阅读,通常是不能将书借出去的。不过,图书馆管理员钱老师是我初一时的班主任朱老师的夫人,朱老师看我成绩拔尖好学努力,多少对我青睐有加,钱老师自然对我也格外照顾了。于是,我成了小小图书馆的常客。借阅了多少书真是不记得了,只是感觉遇见了一片森林啊,芬芳迎面而来,就希望扑进去,呼吸呼吸再呼吸。看了《红楼梦》,看了《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欧也尼·葛朗台》、《高老头》,还有《简爱》……还有不少吧,真是记不全了,记得看得比较多的是法国作家的作品。钱老师总是笑吟吟地帮我登记借书卡,有时还向我推荐几本好书。我非常清晰地记住了每每走出图书馆时的那种鼓胀的感觉,提着的书里面似乎藏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做完作业,沉浸在远方的时空中,似乎心也飞了起来。因为阅读,更热爱学习,好像脑子里多了许多以前不大明白的东西,似乎也更喜欢独处了,有了思考的习惯;因为阅读,点亮了观察的眼睛,写起作文来文思更流畅了;因为阅读,也明白了生活似乎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到初二,到了初三,要考重点高中,就很少去图书馆了,埋头于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中。图书馆门外那几棵杉树,我知道在中午的阳光里它们的样子,因为那是我的借阅时间。
很多年后,我碰到朱老师钱老师夫妇,跟他们提得最多的还是那一段看书的日子。
嘉定一中外的田野
1981年我考上了重点中学嘉定一中,阅读仍然继续,只是不敢花时间读大部头了,至多读读《收获》、《当代》、《读者文摘》之类的刊物,因为一晃即临高考,课外阅读真正是“课外”了。
照例读书考试吧。印象深的事情是高二下半学期初,一次统考考得非常不理想,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一连几天,沉默是时光的笙箫,课间休息也坐在教室里发呆。高考在即,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很是迷茫和闷气。这一切,教我们语文的何老师一直看在眼里,因为通常我们总会在语文课间在外面走廊与她说说笑笑。一天午餐后,我依然在教室里捧书,心思却游离在外,心绪惘然。这时,何老师进来了,她见我们好几个女生中午还在用功,就动员我们“出去走走,散散步”。在何老师的力邀下,我也离了座。
当时嘉定一中校外隔街望去是一大片田野,种着各式蔬菜,视野十分开阔,临河一侧还起伏着嘉定过去的城墙土基。我们一行人沿着田埂散步,不时有同学赞叹田野的清新和可爱,在微熏的春风里,我不由得伸展手臂,觉得自己的心也一点点地打开了。何老师回头笑着看我一眼,也不作声。我也微微一笑,为老师的关心,也为自己以往日子里的作茧自缚。散步回来,在那周的周记中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发下来的周记簿上,是何老师的朱笔批阅:“我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你,但我并不想说,我想你会在沉默中爆发,而沉默中爆发的力量是无限的。”也许现在我记下的并不周全,但大意仿佛。这段话激发起我的自信,不仅使我后来的成绩重新有起色且考上了复旦大学,更让我在此后遇上人生常有的挫折时,一直都会告诉自己:战胜自己,有信心就会有希望。
这一片田野早已为公寓楼房所代替,何老师已经病逝,连嘉定一中也易址他处,可是,这一片闪现着何老师和我们身影的田野,却是我心中永远弥散清新气息的青葱岁月。
高考复习趣味
为了高考,高二第二学期我干脆住了校。清晨即起,冷水洗脸,清醒头脑。走出屋门,宿舍区那扇铸铁大门还没开,王同学个子高,排球打得好,她手脚并用翻将过去了。我心一横,也顾不了女学生的体面,一鼓作气攀上门顶再翻身下跳,两个人偷着乐。后来爬门去教室就成了一种乐趣,好像松了松那根上紧了的发条。
高考日子越来越近,老师不上课了,在黑板上写下“离高考还有XX天”之类,让大家自己复习。有同学回家,有同学躲在学校的某个角落,余下的在教室里。教室空间突然自由起来,一人一桌,有的干脆面壁。我是按照科目,一叠一叠书摞在桌上,按时段复习,语数外史地政轮轴转,名之为“时段复习法”。中午打个盹,涂点风油精继续卖力,效率甚高。
夜自修结束回宿舍,我们热情依然高涨。熄灯后,吃点饼干,喝杯麦乳精,就和管理宿舍的阿姨捉迷藏,到厕所去借灯夜战。不过效果并不佳,阿姨常常出其不意地打着电筒遥遥地过来了,弄得我们一会儿到楼上厕所,一会儿又转到楼下厕所,转来转去,书没看多少,人也乏了,不如早点睡觉。再说厕所气味终究难闻。于是,试了几次,就乖乖撤了,努力去提高白天的效率。
很想念当年考场里放的那一大块一大块的冰,当时教室里没有电扇,空调更遥远,冰是从冷饮厂雄赳赳地运进来的。记得我还向主考老师要了一小块,往太阳穴上贴一贴,凉丝丝的,舒服。
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没有时尚,没有为明星发烧,只有渐渐地明白事理,懵懵懂懂地体验青春情感,不松懈地求上进,我的中学时代如同那时安静的街道和城河,一切都顺其自然地流淌着,并无激烈异常的痕迹。可是,20多年过去了,那青涩里竟有许多的酸甜和汁液。
龚静:大学副教授,上海作协会员。出版有《城市野望》、《要什么样的味道》、《文字的眼睛》等9部散文随笔集及其他著作若干。作品被选入上海市高中语文课本及《上海50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卷》、《上海作家散文百篇》等多种散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