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学好文言文,应贯穿四个环节:读通、读懂、读深、读透,即学生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解读、跳读、回读等不同方式学习课文,实现“通、懂、深、透”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文言文教学;读通、读懂、读深、读透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在我们璀璨的文学长河中熠熠生辉,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承载,是我国古代文人人生价值和情感态度的重要体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举足轻重。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学生怕学文言文,感觉文言文学起来既枯燥又难学。这种现象,尤其在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低年级学生中尤为突出。不仅如此,笔者在和同事们探讨的时候,发现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也深浅不一,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耗时费力,缺乏乐趣和美感,像是啃骨头。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往往是文章翻译完了,课就上完了,对学生的要求也主要体现在会背、会翻译上。诚然,背诵和字词理解是文言文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但如果仅限于此,文言文教学未免就显得太单调和肤浅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精神。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学古文时必须改变教法,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境界,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以达到积累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近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贯穿四个环节:读通、读懂、读深、读透,即学生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解读、跳读、回读等不同方式学习课文,实现“通、懂、深、透”的教学目标。我把它归结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一、读通
即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文意感知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读通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读音要正确,这就要求学生重点解决一些生字、难字、通假字的读音,并把它们读准确。其次,要多读课文,注意节奏,把握语气,形成正确的语感,只有这样读起课文来,才会声情并茂,一气呵成,真正算得上把课文读通。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布置、明确要求、课上检验、评价到位。
二、读懂
即指学生能够正确地解读文章的文字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句的用法,读懂课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课文。这一环节是课文深入学习的基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琐碎,也是文言文考试中重点考查的环节,所以这一环节的实施重在一个“实”字上,不要怕耗时。若这一环节学得扎实,后面的学习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解读文意。让学生作好勾划批注,划出疑难字词,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理解课文,而且能使学生个体获得新鲜的、自我的情感体验。同时,发现问题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学生根据个体实际提出的学习难点,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明确了方向。
其次,在合作交流中解答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纠正点拨。
最后,梳理总结。教师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问题,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和一些特殊句式等,并且以板书或投影的方式加以明确,以起到强调重点、补充遗漏的作用,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方便学生记忆。
三、读深
即在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学生们的思想会逐渐走向丰盈和深刻,从而引发针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那么针对什么内容,又如何作深入探究呢?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实现这一环节教学目标的关键,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理顺思路,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把握重要语段,从文章的结构布局、层次关系、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不同层面设计问题,深入剖析,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文本。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不遗漏细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真我、多一点雍容与宽容自由的精神氛围,允许学生“怀抱真言”,酣畅淋漓地展现个性自我。这样既激活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自尊中掌握方法,在奋进中寻求创新。
四、读透
即主旨透析,指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正确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就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在文章深入探究的基础上顺势而出,水到渠成,教师也应适时引导学生回读全文,升华情感。并且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或有所启迪,或有所借鉴,或有所警戒,或有所摒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言文的思想传承和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文言文教学;读通、读懂、读深、读透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在我们璀璨的文学长河中熠熠生辉,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和承载,是我国古代文人人生价值和情感态度的重要体现。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举足轻重。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学生怕学文言文,感觉文言文学起来既枯燥又难学。这种现象,尤其在刚接触文言文不久的低年级学生中尤为突出。不仅如此,笔者在和同事们探讨的时候,发现教师们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也深浅不一,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耗时费力,缺乏乐趣和美感,像是啃骨头。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往往是文章翻译完了,课就上完了,对学生的要求也主要体现在会背、会翻译上。诚然,背诵和字词理解是文言文教学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但如果仅限于此,文言文教学未免就显得太单调和肤浅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精神。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学古文时必须改变教法,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境界,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以达到积累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近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要学好文言文,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贯穿四个环节:读通、读懂、读深、读透,即学生以读为主线,通过朗读、解读、跳读、回读等不同方式学习课文,实现“通、懂、深、透”的教学目标。我把它归结文言文四步教学法。
一、读通
即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文意感知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达成读通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读音要正确,这就要求学生重点解决一些生字、难字、通假字的读音,并把它们读准确。其次,要多读课文,注意节奏,把握语气,形成正确的语感,只有这样读起课文来,才会声情并茂,一气呵成,真正算得上把课文读通。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布置、明确要求、课上检验、评价到位。
二、读懂
即指学生能够正确地解读文章的文字含义,掌握一些重点词句的用法,读懂课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翻译课文。这一环节是课文深入学习的基础,涉及的知识点多而琐碎,也是文言文考试中重点考查的环节,所以这一环节的实施重在一个“实”字上,不要怕耗时。若这一环节学得扎实,后面的学习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解读文意。让学生作好勾划批注,划出疑难字词,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理解课文,而且能使学生个体获得新鲜的、自我的情感体验。同时,发现问题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是学生根据个体实际提出的学习难点,为学习目标的达成明确了方向。
其次,在合作交流中解答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纠正点拨。
最后,梳理总结。教师在以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问题,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和一些特殊句式等,并且以板书或投影的方式加以明确,以起到强调重点、补充遗漏的作用,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方便学生记忆。
三、读深
即在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学生们的思想会逐渐走向丰盈和深刻,从而引发针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究。那么针对什么内容,又如何作深入探究呢?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是实现这一环节教学目标的关键,它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理顺思路,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把握重要语段,从文章的结构布局、层次关系、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不同层面设计问题,深入剖析,全方位多层次地解读文本。做到既突出重点,又不遗漏细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多一点自由、多一点真我、多一点雍容与宽容自由的精神氛围,允许学生“怀抱真言”,酣畅淋漓地展现个性自我。这样既激活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自尊中掌握方法,在奋进中寻求创新。
四、读透
即主旨透析,指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正确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也就是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在文章深入探究的基础上顺势而出,水到渠成,教师也应适时引导学生回读全文,升华情感。并且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文章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或有所启迪,或有所借鉴,或有所警戒,或有所摒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言文的思想传承和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