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物件,可以让我们看到很多,想到很多。它既是一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又是某种情感的见证;既能引起我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也能启示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把握。一把钥匙,既能打开家门屋锁,又是连结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与心灵的纽带。它把人与人、家与家联结在一起,使子女与父母之间情更浓,意更深,使家庭更和谐,社会更美好。
回家,拿钥匙开门,左拧拧,右转转,铁将军无情,纹丝不动,将门推一推,晃一晃,再开,手都酸痛了,还是不行,幸好母亲散步回来了,用她那把钥匙开了半天,终于打开了。
中午吃饭时,我不由抱怨:“这几次回来,锁总是很难打开,我看还是把它换了吧!”父亲说:“这幢房子盖了二十多年,一直是它在把着门呢!怕是再也买不到质量这么好的锁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旧锁的珍惜和不舍。
我不由摸出腰间的钥匙圈,仔细看着。这些年来,随着学习、工作的变动,钥匙也跟着添添去去,先是学校宿舍的,换成了办公室的,后来租了房,多了一把,再后来终于买房,有了自己的小屋,钥匙又多了一大串。父母家的这把钥匙,上面的字迹早就磨平了,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少,却一直安安静静地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角。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呀,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这样不离不弃,始终伴随在一个人的左右,恐怕也只有父母家的这把钥匙了。
虽然感慨万千,依然找了朋友来帮忙。人,总不能因为一把锁被拦在家门之外吧?就在我们准备将旧锁拆下来时,父亲忽然说等一等,他拿来些机油,滴到锁芯里,过了一会儿,再拿钥匙试,居然很顺利地拧开了。
想想不用丢掉旧钥匙,又满足了父亲的心愿,我十分欣慰。朋友有事要走,临出门时,忽然悄声对我说:“我有好几年没看到伯父伯母了,没想到他们老得这样快……”
他们老吗?我一愣,转过头去,正好看到父亲鬓角的白发,在阳光的照射下,晃得我眼花,而母亲正要将一件洗好的衣服,晾到院里的晒衣绳,绳子明明就在眼前,她却怎么也够不到……
我心中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不经意间,父母是真的老了呀。
母亲听说不用换锁,悄悄跟我说:“锁难用一点儿倒好,我和你爸呆在屋里时,听到钥匙哗啦啦转动的声音,就知道你回来了!”
我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将晾衣绳的高度降低了一点儿,将父亲的老花镜也擦了擦。然后,坐下来陪父母看电视,手里一直摸索着家里的那把钥匙。无论如何,我要尽可能让它使用的频率多一些,再多一些,趁一切还来得及。
(摘自《北方新报》2010年11月27日)
1.文章开头写“我”和母亲开锁的艰难,说明了什么?
2.中午吃饭时,“我”的抱怨和父亲对旧锁充满珍惜与不舍的语言,说明他们对同一把锁有着不同的情结。试分析。
3.“我”腰间的钥匙,随着学习、工作的变动,添添去去,父母的这把钥匙虽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却一直安安静静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角,从中折射出什么?
4.本应拆换的旧锁,经父亲用机油润滑,居然能顺利拧开了,“我”为何十分欣慰?这说明了什么?
5.朋友和“我”对父母的身体变化着不同的感受,说说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现象。
6.听了朋友的话,仔细观察父母,发现他们真的老了,于是“我心中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试分析“我”当时的心情与心理。
7.母亲得知不用换锁,悄悄跟“我”说的一席话,可看出父母对子女存在着怎样的情怀?
8.文章最后一段写“我”的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1.说明锁确实年代久远,不灵活,该更换了。
2.锁是父母买的,他们天天与锁打交道,锁与他们朝夕相处,为他们看家护院,他们自然对锁十分珍惜和不舍;而“我”则不然,只觉得开起来不顺,妨碍自己进门,所以心生抱怨。
3.母子情深,父子情深。“我”与父母之间有着永远割舍不了的联系;“我”对父母的留恋,对家的留恋,那儿是“我”心灵永驻的港湾。
4.满足了父亲的心愿,说明“我”对父亲的理解、尊重,这实际上是对父母无声的关爱。
5.与自己朝夕相处或经常相见的人或物,我们不易觉察到他们(它们)的变化,这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缓慢的;而这种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结果又是明显的。就像我们用眼睛盯着时针、分针时,看不到它们在走动,而经过较长时间再看,变化就显而易见。
6.“我”的心中是酸楚的,是难受的。“我”心里会想: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如今年迈体弱,而“我”这个做子女的却没能察觉,确实心里有愧,因为自己未能对父母很好地关照,孝顺。
7.常常盼着能见到子女的身影,听到儿女的声音,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父母最大的精神慰藉。
8.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健在,做子女的一定要关爱父母,多看望他们,多为他们做实事,给他们的心灵以最大的安慰。那些长年在外忙碌的人,更要“常回家看看”。
回家,拿钥匙开门,左拧拧,右转转,铁将军无情,纹丝不动,将门推一推,晃一晃,再开,手都酸痛了,还是不行,幸好母亲散步回来了,用她那把钥匙开了半天,终于打开了。
中午吃饭时,我不由抱怨:“这几次回来,锁总是很难打开,我看还是把它换了吧!”父亲说:“这幢房子盖了二十多年,一直是它在把着门呢!怕是再也买不到质量这么好的锁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旧锁的珍惜和不舍。
我不由摸出腰间的钥匙圈,仔细看着。这些年来,随着学习、工作的变动,钥匙也跟着添添去去,先是学校宿舍的,换成了办公室的,后来租了房,多了一把,再后来终于买房,有了自己的小屋,钥匙又多了一大串。父母家的这把钥匙,上面的字迹早就磨平了,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少,却一直安安静静地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角。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呀,又有什么东西,值得这样不离不弃,始终伴随在一个人的左右,恐怕也只有父母家的这把钥匙了。
虽然感慨万千,依然找了朋友来帮忙。人,总不能因为一把锁被拦在家门之外吧?就在我们准备将旧锁拆下来时,父亲忽然说等一等,他拿来些机油,滴到锁芯里,过了一会儿,再拿钥匙试,居然很顺利地拧开了。
想想不用丢掉旧钥匙,又满足了父亲的心愿,我十分欣慰。朋友有事要走,临出门时,忽然悄声对我说:“我有好几年没看到伯父伯母了,没想到他们老得这样快……”
他们老吗?我一愣,转过头去,正好看到父亲鬓角的白发,在阳光的照射下,晃得我眼花,而母亲正要将一件洗好的衣服,晾到院里的晒衣绳,绳子明明就在眼前,她却怎么也够不到……
我心中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不经意间,父母是真的老了呀。
母亲听说不用换锁,悄悄跟我说:“锁难用一点儿倒好,我和你爸呆在屋里时,听到钥匙哗啦啦转动的声音,就知道你回来了!”
我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将晾衣绳的高度降低了一点儿,将父亲的老花镜也擦了擦。然后,坐下来陪父母看电视,手里一直摸索着家里的那把钥匙。无论如何,我要尽可能让它使用的频率多一些,再多一些,趁一切还来得及。
(摘自《北方新报》2010年11月27日)
1.文章开头写“我”和母亲开锁的艰难,说明了什么?
2.中午吃饭时,“我”的抱怨和父亲对旧锁充满珍惜与不舍的语言,说明他们对同一把锁有着不同的情结。试分析。
3.“我”腰间的钥匙,随着学习、工作的变动,添添去去,父母的这把钥匙虽然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少,却一直安安静静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角,从中折射出什么?
4.本应拆换的旧锁,经父亲用机油润滑,居然能顺利拧开了,“我”为何十分欣慰?这说明了什么?
5.朋友和“我”对父母的身体变化着不同的感受,说说生活中存在的这种现象。
6.听了朋友的话,仔细观察父母,发现他们真的老了,于是“我心中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试分析“我”当时的心情与心理。
7.母亲得知不用换锁,悄悄跟“我”说的一席话,可看出父母对子女存在着怎样的情怀?
8.文章最后一段写“我”的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1.说明锁确实年代久远,不灵活,该更换了。
2.锁是父母买的,他们天天与锁打交道,锁与他们朝夕相处,为他们看家护院,他们自然对锁十分珍惜和不舍;而“我”则不然,只觉得开起来不顺,妨碍自己进门,所以心生抱怨。
3.母子情深,父子情深。“我”与父母之间有着永远割舍不了的联系;“我”对父母的留恋,对家的留恋,那儿是“我”心灵永驻的港湾。
4.满足了父亲的心愿,说明“我”对父亲的理解、尊重,这实际上是对父母无声的关爱。
5.与自己朝夕相处或经常相见的人或物,我们不易觉察到他们(它们)的变化,这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缓慢的;而这种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结果又是明显的。就像我们用眼睛盯着时针、分针时,看不到它们在走动,而经过较长时间再看,变化就显而易见。
6.“我”的心中是酸楚的,是难受的。“我”心里会想:父母为子女操劳一生,如今年迈体弱,而“我”这个做子女的却没能察觉,确实心里有愧,因为自己未能对父母很好地关照,孝顺。
7.常常盼着能见到子女的身影,听到儿女的声音,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父母最大的精神慰藉。
8.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健在,做子女的一定要关爱父母,多看望他们,多为他们做实事,给他们的心灵以最大的安慰。那些长年在外忙碌的人,更要“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