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也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仅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激发情感,体验语文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的文章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本身就都包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体验、感悟这种情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饱含激情,必须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调动学生情感,教出课文情感。
在教《二泉映月》时,笔者紧紧抓住阿炳辛酸的成长历程,深入体会主人公的孤苦伶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读“双目失明”这个词只要几秒钟,可是“双目失明”对一个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啊!同学们,请把眼睛闭起来。
(生闭眼一分钟左右)
师:一片黑暗,在一片黑暗中。阿炳再也看不见了,看不见什么?
生:看不见二泉。
生:看不见他的二胡。
生:看不见美丽的月色。
生:看不到静影沉璧的美景、树木葱茏的惠山。
师:是啊,由于双目失明,阿炳再也看不到这美好的一切了。所以听着听着,渐渐地……齐读!
生:(齐)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吸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这样,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与文本“对话“,不仅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又让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局外人,而是与主人公共患难,体验双目失明所带来的痛苦,从学生动心动情的诵读中可以感觉到他们与阿炳的内心是贴得如此之近。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内蕴的提升,富有深厚的“语文味”。
二.注重朗读,释放语文味
语文味还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上。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如小语第四册第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学中,笔者先设疑:“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以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第二、三、四小节时,先让学生自读,感知我“想变点什么”,思考“我”为什么想变成“雨滴、蝴蝶、蝈蝈和星星”,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形成意境。通过有声有色的诵读,读出味道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融入自然界的“我”和自然界的事物相亲相近,是多么令人愉快,从而激起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当“我”看见一个“小小的荷塘”时,又改变了主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到了最后,“我”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导读第五节,进一步启发“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接着,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学中,通过反复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三.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就紧紧抓住“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从“像石头似的”,你读出了什么?(老天鹅下落的速度很快;老天鹅一点儿也不怕疼痛;老天鹅决心很大,意志很坚强。)仅仅只是扑打了这么一次呢?这样继续扑打下去,老天鹅可能会怎样?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王晓旭,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激发情感,体验语文味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的文章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本身就都包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体验、感悟这种情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饱含激情,必须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调动学生情感,教出课文情感。
在教《二泉映月》时,笔者紧紧抓住阿炳辛酸的成长历程,深入体会主人公的孤苦伶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读“双目失明”这个词只要几秒钟,可是“双目失明”对一个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啊!同学们,请把眼睛闭起来。
(生闭眼一分钟左右)
师:一片黑暗,在一片黑暗中。阿炳再也看不见了,看不见什么?
生:看不见二泉。
生:看不见他的二胡。
生:看不见美丽的月色。
生:看不到静影沉璧的美景、树木葱茏的惠山。
师:是啊,由于双目失明,阿炳再也看不到这美好的一切了。所以听着听着,渐渐地……齐读!
生:(齐)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吸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这样,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与文本“对话“,不仅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又让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局外人,而是与主人公共患难,体验双目失明所带来的痛苦,从学生动心动情的诵读中可以感觉到他们与阿炳的内心是贴得如此之近。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内蕴的提升,富有深厚的“语文味”。
二.注重朗读,释放语文味
语文味还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上。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如小语第四册第21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学中,笔者先设疑:“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以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第二、三、四小节时,先让学生自读,感知我“想变点什么”,思考“我”为什么想变成“雨滴、蝴蝶、蝈蝈和星星”,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唤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形成意境。通过有声有色的诵读,读出味道来,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融入自然界的“我”和自然界的事物相亲相近,是多么令人愉快,从而激起学生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向往。当“我”看见一个“小小的荷塘”时,又改变了主意:“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什么到了最后,“我”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导读第五节,进一步启发“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接着,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学中,通过反复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品味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三.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对于课文的传神点,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就紧紧抓住“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关键句来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重重地扑打)从“像石头似的”,你读出了什么?(老天鹅下落的速度很快;老天鹅一点儿也不怕疼痛;老天鹅决心很大,意志很坚强。)仅仅只是扑打了这么一次呢?这样继续扑打下去,老天鹅可能会怎样?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王晓旭,教师,现居河北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