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当今的西学东渐已经使西方学术研究范式逐渐渗透到当代我国科学与学术研究领域。相应地,国内学术期刊界正在发生着一场变革。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期刊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太长,1908年出版的《科学汇编》可以说是出现较早的专业期刊。但期刊的大量涌现与繁荣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期刊的阵营已蔚为大观,而审稿模式一直采取传统编辑审稿模式,我国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的审稿模式的改革则是近10年来的事情。借鉴国际著名期刊如《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哈佛法律评论》所首创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国内一些学术期刊成为审稿制度改革的先驱。这些国内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以及《北大法律评论》都相继采用“(专家)匿名审稿制”。该制度被认为是“国际学术界现有各种审稿制度中最公平、最合理和弊端最少的一种”⑦。由推行这一制度所引发的期刊办刊理念的更新引发了办刊模式的重构。旧体制下受人诟病的有着浓重传统印迹的“官僚化”编辑模式已为一些严肃的学术期刊所不取,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审稿制度的变革在引领学术发展、倡导学术规范、净化学术风气方面的作用正在成为一种理论预设。同时,就传媒态势来说,由于期刊的内外部竞争日益加剧,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使得期刊的质量保障系统的建立也迫在眉睫。
审稿模式的转型、媒介竞争的加剧促成了编辑角色的嬗变,这就需要我们对编辑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就学术期刊的编辑角色嬗变作以论述。
审稿模式的转型造就特殊技能人才
审稿模式的转型预示着编辑职业角色定位和职业特征的演变。编辑职业作为社会环境“守望者”或传播信息质量“把关人”的功能或角色正被重新定位和诠释。学术期刊编辑“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和内涵正在被悄然重构。传统模式下编辑的政治“把关”角色逐渐转换,编辑的使命更多地被定位于严格控制出版物质量的诸多方面。
在“专家审稿”模式下,编辑一般只负责初审,复审由专家负责完成,编辑的审稿职能从实质上被分解或部分地剥离了。与传统编辑模式下编辑负责初审、复审、终审的模式相比,编辑审稿的权利架构与功能特征都有相应的变化。当编辑的审稿作用和功能弱化后,编辑的文字加工处理职能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编辑应当重视文字加工处理工作,将其作为一项专业化的独特技能。编辑质量,尤其是语言文字质量的“把关”应当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这种“把关”功能的完美再现,应在健全编辑的学术“过滤”功能基础上,以加强编辑的文字修改加工处理功能为必要条件。之所以说编辑的文字功底是一种独特技能,是由于这种独特性意味着编辑的文字加工处理技术和能力不但具有职业优势,而且,它可以成为编辑的部分审稿功能被剥离之后的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生长点。
是否可以这样说,编辑之所以能成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具备了文字加工处理的独特技能。掌握这种特殊技能的人才,就是特殊人才。美国资深编辑阿兰·威廉斯曾将编辑扮演的角色概括为“是挖掘好书的搜猎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还是在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扮演双面人?……在许多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正是编辑工作乐趣和挑战之所在。”我想,这种特殊人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字魔术师”。换个说法,就是有特殊技能的编辑家。
媒介竞争加剧呼唤重构文字质量“把关人”
媒介外部竞争加剧导致文字使用的失范。传媒多元化、动漫产业化、“读图时代”已相继来临,网络语言、“博客”、“播客”等新的表达方式冲击和更改着我们的语言观念、语言习惯,同样也全方位地消解与重构了传统出版模式。语言文字与声音、图片、动画及视频等组合,被称为“多媒体”。它给人们带来了享受与愉悦,但也改变着人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语言文字在传播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着渐变。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在计算机上输入和输出文字,并且依赖电脑中程序化的词组甚至语法。鲜有人用纸和笔撰写文稿。阅读与写作习惯的改变,使得一些人不再面对电脑去咀嚼和琢磨语言文字。更不用说当代社会注重效率与利益,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低效率”做法几乎被某些人视为迂腐的表现。这些,必然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的怪象是,学术文章中冷僻术语增多,诘屈聱牙的烦琐句式反倒成为一种学术“时尚”。还有些人由于汉语掌握得不好而在文章中出现错别字、生造词语、不讲语法规则等问题。有文献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用字一度十分混乱,出版物上的错字多得惊人。”这些,使阅读者既不习惯,又读不懂,形成一道道阅读障碍。我们必须遏制这种怪象。
学术媒介内部竞争加剧引起编辑行为失范
学术界的内部环境恶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住内在的贫乏与失序。我国数千种学术期刊每年产出的文章达数十万篇,学术园地欣欣向荣,但隐藏在这种繁华背后的一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学术媒介内部的竞争随之加剧。一些人放弃了学术的使命与尊严,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盲目跟风。这正在损伤“知识生产机器”。面对急于完成的各种科研课题和任务,有的作者没有时间“精细打磨”自己的“学术成果”,鲜有人将精力花在推敲学术论文的遣词造句上,学术违规甚至学术腐败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目前的学术期刊编辑界并非净土,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编辑行为失范程度日益加重。少数编辑人员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忙于“拉关系”和创收,以致角色错位,再难以潜心钻研编辑业务,也无心将精力投入到期刊的质量工作中去。有的编辑忽视自身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甚至认为文字表达能力只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编辑队伍中,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咬文嚼字”者后继乏人。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内容质量平庸低劣危及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国内期刊编辑模式没有及时地与国际接轨,不少学术期刊仍沿用过去的“官僚化”编辑模式。陈旧的编辑模式所产生的低效、平庸与低劣已经威胁到中文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痛心地看到,在英语学术界招聘与专业人员升迁的过程中,候选人的中文论著一般不被视为正宗的学术成果来计算,即便在香港,有无英文论文发表也是学术机构决定评聘或辞退学者的主要标准……一位学者据此推论:长此以往,中国语文的地位在国际学术界将自动消失,中国学术传统亦将终止……”这里,当然存在英语学术界的排外因素,这位学者的推论也明显地依据不足,但如果国内,尤其是祖国大陆的中文学术期刊不能尽快调整编辑模式与优化结构,以改变目前“全、散、小、弱”的状况,甚至期刊文字质量不断下滑,连国内学术界自己的交流都因此而障碍重重,谈何走向世界!
必须赋予编辑以文字质量“把关人”的角色使命
上述状况表明,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势在必行。诚然,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及传媒多元化的新态势,不能抱残守缺.抑或留连于“故纸堆”中。汉语文法与汉字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要有与时代同步的意识与理念,要融入飞速发展的当代,吸收新的元素。但作为编辑人,面对变幻的当今传媒格局,要找准职业的“立足点”,要有自己的“定力”。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无论传媒技术如何进步,语言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语言文字将与传媒同行。这是因为,“我们要借语言而活,而语言必须借说话、书写和阅读来表现”,所以,传承语言文字的文明,提高语言文字质量也是编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对学术期刊来说,它传播的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要成为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但不能轻视语言文字的作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从而把好语言文字关。
文字质量“把关人”或者说“守门人”的任务就是要防止一切不规范的文字使用形式出现在期刊中。其作用类似交通警察,就是要纠正稿件在语言文字使用中的“违章”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在“把关”过程中,要尊重科学规律和遵守《著作权法》。由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属于学术传播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尊重科学与学术的规律,要尊重作者,应当“仔细揣摩文稿的内涵和作者的行文习惯,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并得心应手地用之于编辑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要注意保持作者的写作风格,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来稿或作者。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校:郑 艳
审稿模式的转型、媒介竞争的加剧促成了编辑角色的嬗变,这就需要我们对编辑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本文就学术期刊的编辑角色嬗变作以论述。
审稿模式的转型造就特殊技能人才
审稿模式的转型预示着编辑职业角色定位和职业特征的演变。编辑职业作为社会环境“守望者”或传播信息质量“把关人”的功能或角色正被重新定位和诠释。学术期刊编辑“把关人”的角色定位和内涵正在被悄然重构。传统模式下编辑的政治“把关”角色逐渐转换,编辑的使命更多地被定位于严格控制出版物质量的诸多方面。
在“专家审稿”模式下,编辑一般只负责初审,复审由专家负责完成,编辑的审稿职能从实质上被分解或部分地剥离了。与传统编辑模式下编辑负责初审、复审、终审的模式相比,编辑审稿的权利架构与功能特征都有相应的变化。当编辑的审稿作用和功能弱化后,编辑的文字加工处理职能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编辑应当重视文字加工处理工作,将其作为一项专业化的独特技能。编辑质量,尤其是语言文字质量的“把关”应当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这种“把关”功能的完美再现,应在健全编辑的学术“过滤”功能基础上,以加强编辑的文字修改加工处理功能为必要条件。之所以说编辑的文字功底是一种独特技能,是由于这种独特性意味着编辑的文字加工处理技术和能力不但具有职业优势,而且,它可以成为编辑的部分审稿功能被剥离之后的一个新的职业发展生长点。
是否可以这样说,编辑之所以能成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具备了文字加工处理的独特技能。掌握这种特殊技能的人才,就是特殊人才。美国资深编辑阿兰·威廉斯曾将编辑扮演的角色概括为“是挖掘好书的搜猎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还是在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扮演双面人?……在许多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角色正是编辑工作乐趣和挑战之所在。”我想,这种特殊人才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字魔术师”。换个说法,就是有特殊技能的编辑家。
媒介竞争加剧呼唤重构文字质量“把关人”
媒介外部竞争加剧导致文字使用的失范。传媒多元化、动漫产业化、“读图时代”已相继来临,网络语言、“博客”、“播客”等新的表达方式冲击和更改着我们的语言观念、语言习惯,同样也全方位地消解与重构了传统出版模式。语言文字与声音、图片、动画及视频等组合,被称为“多媒体”。它给人们带来了享受与愉悦,但也改变着人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语言文字在传播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着渐变。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在计算机上输入和输出文字,并且依赖电脑中程序化的词组甚至语法。鲜有人用纸和笔撰写文稿。阅读与写作习惯的改变,使得一些人不再面对电脑去咀嚼和琢磨语言文字。更不用说当代社会注重效率与利益,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低效率”做法几乎被某些人视为迂腐的表现。这些,必然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近年来的怪象是,学术文章中冷僻术语增多,诘屈聱牙的烦琐句式反倒成为一种学术“时尚”。还有些人由于汉语掌握得不好而在文章中出现错别字、生造词语、不讲语法规则等问题。有文献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用字一度十分混乱,出版物上的错字多得惊人。”这些,使阅读者既不习惯,又读不懂,形成一道道阅读障碍。我们必须遏制这种怪象。
学术媒介内部竞争加剧引起编辑行为失范
学术界的内部环境恶化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住内在的贫乏与失序。我国数千种学术期刊每年产出的文章达数十万篇,学术园地欣欣向荣,但隐藏在这种繁华背后的一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思。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学术媒介内部的竞争随之加剧。一些人放弃了学术的使命与尊严,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粗制滥造、盲目跟风。这正在损伤“知识生产机器”。面对急于完成的各种科研课题和任务,有的作者没有时间“精细打磨”自己的“学术成果”,鲜有人将精力花在推敲学术论文的遣词造句上,学术违规甚至学术腐败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目前的学术期刊编辑界并非净土,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编辑行为失范程度日益加重。少数编辑人员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忙于“拉关系”和创收,以致角色错位,再难以潜心钻研编辑业务,也无心将精力投入到期刊的质量工作中去。有的编辑忽视自身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与提高,甚至认为文字表达能力只是雕虫小技,不屑一顾。编辑队伍中,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咬文嚼字”者后继乏人。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内容质量平庸低劣危及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国内期刊编辑模式没有及时地与国际接轨,不少学术期刊仍沿用过去的“官僚化”编辑模式。陈旧的编辑模式所产生的低效、平庸与低劣已经威胁到中文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痛心地看到,在英语学术界招聘与专业人员升迁的过程中,候选人的中文论著一般不被视为正宗的学术成果来计算,即便在香港,有无英文论文发表也是学术机构决定评聘或辞退学者的主要标准……一位学者据此推论:长此以往,中国语文的地位在国际学术界将自动消失,中国学术传统亦将终止……”这里,当然存在英语学术界的排外因素,这位学者的推论也明显地依据不足,但如果国内,尤其是祖国大陆的中文学术期刊不能尽快调整编辑模式与优化结构,以改变目前“全、散、小、弱”的状况,甚至期刊文字质量不断下滑,连国内学术界自己的交流都因此而障碍重重,谈何走向世界!
必须赋予编辑以文字质量“把关人”的角色使命
上述状况表明,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势在必行。诚然,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及传媒多元化的新态势,不能抱残守缺.抑或留连于“故纸堆”中。汉语文法与汉字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要有与时代同步的意识与理念,要融入飞速发展的当代,吸收新的元素。但作为编辑人,面对变幻的当今传媒格局,要找准职业的“立足点”,要有自己的“定力”。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也无论传媒技术如何进步,语言的生命力是永恒的,语言文字将与传媒同行。这是因为,“我们要借语言而活,而语言必须借说话、书写和阅读来表现”,所以,传承语言文字的文明,提高语言文字质量也是编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对学术期刊来说,它传播的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要成为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但不能轻视语言文字的作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能力,从而把好语言文字关。
文字质量“把关人”或者说“守门人”的任务就是要防止一切不规范的文字使用形式出现在期刊中。其作用类似交通警察,就是要纠正稿件在语言文字使用中的“违章”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在“把关”过程中,要尊重科学规律和遵守《著作权法》。由于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是属于学术传播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要尊重科学与学术的规律,要尊重作者,应当“仔细揣摩文稿的内涵和作者的行文习惯,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并得心应手地用之于编辑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版物的质量”。要注意保持作者的写作风格,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来稿或作者。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