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以及社会学中都包含着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内容。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以及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有很多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论著,但是从总体上看,关于这方面的论著过于注重理论论述,对实践状况的了解非常少,因而难以有效满足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需求,难以获得广大体育教师的广泛接受与认可。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首先对当前我国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然后致力于我国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期能够为武汉音乐学院以及我国其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其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体系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3年正式在各大高校中开始实施。在此《纲要》之中,对于高校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了一次重新规定,规定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五大方面。而在这五个目标之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目标,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高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健康并不只是指的身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包含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处在比较好的状态。本文则以《纲要》中相关内容为基础,基于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现状,构建出切实可行的体育公共课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体系,以进一步落实并完善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同时也为我国其他院校体育公共课程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现状
(一)体育教师的评价思想与观念转变大,但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如今武汉音乐学院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评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能够充分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重要性,而且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开始尝试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进行评价,但是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评价的实施效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二是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工作负担较重;三是评价过程操作难度较大,很容易流于形式;四是评价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真实性;五是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够高,难以很好地胜任评价工作;六是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高。总的来说,当前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难题:一是操作方面的问题;二是评价难度较大,从而导致评价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内容,基本上都将意志品质、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体育道德、情绪调控作为评价内容,只是不同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发展所需,体育教师所向
构建一套健全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体系,既是体育教师所向往的,同时也是有效解决评价中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仍然难以很好地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将领域目标具体细化成教学目标时缺乏足够的经验,且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教师通常是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落实,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外,武汉音乐学院大多数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健康与心理适应能力评价方式的过程中,一般可以综合地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为注重对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法的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法的结合,同时也经常采用观察法、记录法与档案袋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在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时难以长期坚持,这可能是因为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工作时间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三)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式与方法存在主观随意性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具有比较明显的内隐性,因此难以进行精确的测量,但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依旧需要对此保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尽管体育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出相适应的评价方案,但是多数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与能力去探索新的评价方案,而且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然后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之后再按照实践效果来对评价方案进行更好的调整与完善。但是如今關于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仍然比较缺乏,因而难以发现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案。
在公共体育课程中,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体育教师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但是由于教师在制定评价方法的过程中过于依赖自身的主观臆测,因而具有一定的非正规性,从而导致体育教师所探索出来的这些评价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中难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效用。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又具有比较明显的狭隘性。
(四)评价现状不乐观,但是体育教师对未来充满信心
武汉音乐学院在对体育公共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仍然沿用或者借用其他学校的传统评价体系,并没有根据本校的发展实际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之中,一些项目比较空泛,更多的是一些定性描述,很容易导致评价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而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另外,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仍然不够高。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依照一定的评价目标结构进行,但是由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过程中,通常只是参考一级目标进行评价,因而实施难度较大。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也相对烦琐且模糊,评价过程中也多是采用不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进行表述,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评价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评价手段、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单一也大大影响了评价的可操作性,导致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基本上还停留于理论或者观察与记录的表面评价上。尽管如此,武汉音乐学院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落实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相关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与动力。
二、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普通高校体育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教育、心理评价方面的专著与著作,在此将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体系分为以下三层,其中第一层为体育公共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目标,主要包括意志品质、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体育道德与情绪调控四个大指标,将这四大指标进行进一步分层即为第二层,而意志品质又分为决策准确性、决策及时性、坚韧性与自觉性;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具体包括对所在集体的深刻认知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体育道德具体包括体育道德的体现与体育精神的体现;情绪调控则包括认知重评、积极设想与求助他人三个指标。将第二层的指标再进行分层即为第三层,其中决策准确性包括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组织与配合的有效性、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进攻与防守的有效性;决策及时性包括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组织与配合的判断及时性、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进攻与防守的判断及时性;坚韧性所包括的是倦怠耐久度以及困难承受度;而自觉性则是指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以及自制力。
而对所在集体的深刻认知又包括三个指标:其一指的是在进行集体性体育活动时能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一种表现,其二指是在进行集体对抗性体育活动时进攻与防守的有效性,其三则是指在进行集体性体育活动时个人集体荣辱与共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认知与体验;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包括三个指标:一是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为同伴或队友创造机会,二是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或队友互帮互助,三则是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地汲取别人所提供的建议;体育道德的体现主要包括:遵循体育运动中的规章制度、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公平公正与自律;体育精神的体现包括胜不骄、败气馁以及尊重和体谅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辛宪军.基于标准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評价方案的研究——以水平四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71–77.
[2]承建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1):62–63.
[3]刘海莲,代志星.体育课堂评价结果的处理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24–128.
[4]邵伟德,黄海滨.中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再认识[J].体育教学,2007(03):12–13.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体系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3年正式在各大高校中开始实施。在此《纲要》之中,对于高校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了一次重新规定,规定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这五大方面。而在这五个目标之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目标,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高校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健康并不只是指的身体上没有疾病,同时还包含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均处在比较好的状态。本文则以《纲要》中相关内容为基础,基于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现状,构建出切实可行的体育公共课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体系,以进一步落实并完善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同时也为我国其他院校体育公共课程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现状
(一)体育教师的评价思想与观念转变大,但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如今武汉音乐学院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评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能够充分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重要性,而且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一些体育教师开始尝试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进行评价,但是在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评价的实施效果,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具有很强的内隐性;二是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工作负担较重;三是评价过程操作难度较大,很容易流于形式;四是评价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真实性;五是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够高,难以很好地胜任评价工作;六是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高。总的来说,当前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评价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难题:一是操作方面的问题;二是评价难度较大,从而导致评价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内容,基本上都将意志品质、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体育道德、情绪调控作为评价内容,只是不同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二)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价发展所需,体育教师所向
构建一套健全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体系,既是体育教师所向往的,同时也是有效解决评价中各种问题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仍然难以很好地落实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体育教师在将领域目标具体细化成教学目标时缺乏足够的经验,且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教师通常是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落实,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另外,武汉音乐学院大多数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健康与心理适应能力评价方式的过程中,一般可以综合地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较为注重对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法的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方法的结合,同时也经常采用观察法、记录法与档案袋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在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时难以长期坚持,这可能是因为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工作时间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三)体育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式与方法存在主观随意性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具有比较明显的内隐性,因此难以进行精确的测量,但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依旧需要对此保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与全面性。尽管体育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体育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出相适应的评价方案,但是多数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与能力去探索新的评价方案,而且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然后才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之后再按照实践效果来对评价方案进行更好的调整与完善。但是如今關于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仍然比较缺乏,因而难以发现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案。
在公共体育课程中,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体育教师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但是由于教师在制定评价方法的过程中过于依赖自身的主观臆测,因而具有一定的非正规性,从而导致体育教师所探索出来的这些评价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中难以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效用。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又具有比较明显的狭隘性。
(四)评价现状不乐观,但是体育教师对未来充满信心
武汉音乐学院在对体育公共课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仍然沿用或者借用其他学校的传统评价体系,并没有根据本校的发展实际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之中,一些项目比较空泛,更多的是一些定性描述,很容易导致评价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而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 另外,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仍然不够高。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依照一定的评价目标结构进行,但是由于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过程中,通常只是参考一级目标进行评价,因而实施难度较大。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也相对烦琐且模糊,评价过程中也多是采用不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进行表述,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评价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评价手段、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单一也大大影响了评价的可操作性,导致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基本上还停留于理论或者观察与记录的表面评价上。尽管如此,武汉音乐学院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认为有很大的可能性实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一方面反映了广大体育教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落实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的相关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支持与动力。
二、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笔者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普通高校体育评价、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教育、心理评价方面的专著与著作,在此将武汉音乐学院体育公共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指标体系分为以下三层,其中第一层为体育公共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目标,主要包括意志品质、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体育道德与情绪调控四个大指标,将这四大指标进行进一步分层即为第二层,而意志品质又分为决策准确性、决策及时性、坚韧性与自觉性;合作意识与交往精神具体包括对所在集体的深刻认知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体育道德具体包括体育道德的体现与体育精神的体现;情绪调控则包括认知重评、积极设想与求助他人三个指标。将第二层的指标再进行分层即为第三层,其中决策准确性包括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组织与配合的有效性、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进攻与防守的有效性;决策及时性包括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组织与配合的判断及时性、集体对抗性场景中的进攻与防守的判断及时性;坚韧性所包括的是倦怠耐久度以及困难承受度;而自觉性则是指自我实现欲、目标清晰度以及自制力。
而对所在集体的深刻认知又包括三个指标:其一指的是在进行集体性体育活动时能够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一种表现,其二指是在进行集体对抗性体育活动时进攻与防守的有效性,其三则是指在进行集体性体育活动时个人集体荣辱与共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认知与体验;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包括三个指标:一是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为同伴或队友创造机会,二是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或队友互帮互助,三则是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地汲取别人所提供的建议;体育道德的体现主要包括:遵循体育运动中的规章制度、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公平公正与自律;体育精神的体现包括胜不骄、败气馁以及尊重和体谅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辛宪军.基于标准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評价方案的研究——以水平四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71–77.
[2]承建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1):62–63.
[3]刘海莲,代志星.体育课堂评价结果的处理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05):124–128.
[4]邵伟德,黄海滨.中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再认识[J].体育教学,2007(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