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径运动是运动项目之母,对于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发现由于各方面原因,田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小学开展田径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田径教学;小学;研究
田径是运动之母,更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发挥田径运动的优势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本人对小学体育课中田径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 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当前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1、田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田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而使很多教师产生了误解,在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而忽略了田径项目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弱化了田径类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动态心理,尤其对于球类、游戏类运动项目 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重复单一动作的田径运动缺乏兴趣感。当学生在练习篮球项目时,不仅能切身体会到独立完成动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还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乐趣,并且篮球的技术要领较为简单,投篮等动作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完成;而田径运动的练习过程 不仅枯燥乏味,其技术动作也非常复杂,有些动作甚至要进行上百次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就不可能只依靠一、两节课的时间就能做到。在教学田径类运动的技术动作时,如果教师 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那么学生经过好几节课的时间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而无法感受到因为突破自我所带来的喜悦之情, 也体会不到因为田径运动而提高了自身的身 体素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对田径课逐渐失去兴趣和耐心。
3、教师自身方面问题。教师自身方面问题自身很多教师都觉得田径课程比较难上,因而不愿意多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 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是田径课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虽然田径课上的安全隐 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组织得当、严于管理,就能最大限度降 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而有些体育教师在上田径课时疏于管理、疏于组织,必然会导致安全 事故的发生。此外,很多体育教师只是流于形式,仅仅简单教授学生技术动作,而忽略了学 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田径课程显得比较多余,因此,诸多原因造成了学校和教师都不愿意开设田径课程。
二、提高小学体育中田径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弱化田径教学竞技性。弱化田径教学竞技性竞技传统的体育教材一般来自竞技化运动,过于注重运动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 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体育竞技方面的人才,更要注重养成学生 喜欢田径运动的兴趣。具体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状况、兴 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适合于学生的运动层次和教学内容, 建立符合小学生学龄段的体育教学体 系。体育教师还应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抵制没有价值的田径运动,将田径运动的健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课程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让田径课充满活力。田径运动包含跑、跳、投等各种体育项目,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帮助学 生掌握田径体育锻炼的主要方法,培养他们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形成终身 体育意识是小学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将单一乏味的跑、跳、投、走等运动改进为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和健身走,使田径课的 健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合理的健身教学体系,不仅应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具备适 宜的难度、合理的符合,还应充满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以及竞争性。这样一来,田径运 动就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运动了,而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中进行健身运动的综合性运 动项目,并不断培养学生对田径的运动的兴趣感。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核心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既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也是教学方案 的实施者,可见,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从我国目前的教师结 构来看, 传统竞技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田径教师和非体育专业教师, 其知识结构已不再适 应学校内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面临新课改的新教学形势,学校必须采取措施, 对体育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不仅加强其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还要不 断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为 进一步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保障。作为体育教师,应深刻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深入研究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动态,不断研发与改进教学机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际,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 耿培新.对构建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用书)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2,2.
关键词:关键词:田径教学;小学;研究
田径是运动之母,更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发挥田径运动的优势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本人对小学体育课中田径教学进行了研究,并提 出了自己的几点教学建议。
一、当前小学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1、田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田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而使很多教师产生了误解,在实际教学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而忽略了田径项目对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弱化了田径类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动态心理,尤其对于球类、游戏类运动项目 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对于重复单一动作的田径运动缺乏兴趣感。当学生在练习篮球项目时,不仅能切身体会到独立完成动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还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乐趣,并且篮球的技术要领较为简单,投篮等动作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完成;而田径运动的练习过程 不仅枯燥乏味,其技术动作也非常复杂,有些动作甚至要进行上百次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这就不可能只依靠一、两节课的时间就能做到。在教学田径类运动的技术动作时,如果教师 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那么学生经过好几节课的时间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而无法感受到因为突破自我所带来的喜悦之情, 也体会不到因为田径运动而提高了自身的身 体素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对田径课逐渐失去兴趣和耐心。
3、教师自身方面问题。教师自身方面问题自身很多教师都觉得田径课程比较难上,因而不愿意多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 学生缺乏应有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是田径课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虽然田径课上的安全隐 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组织得当、严于管理,就能最大限度降 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而有些体育教师在上田径课时疏于管理、疏于组织,必然会导致安全 事故的发生。此外,很多体育教师只是流于形式,仅仅简单教授学生技术动作,而忽略了学 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田径课程显得比较多余,因此,诸多原因造成了学校和教师都不愿意开设田径课程。
二、提高小学体育中田径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弱化田径教学竞技性。弱化田径教学竞技性竞技传统的体育教材一般来自竞技化运动,过于注重运动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 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体育竞技方面的人才,更要注重养成学生 喜欢田径运动的兴趣。具体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育状况、兴 趣爱好等因素选择适合于学生的运动层次和教学内容, 建立符合小学生学龄段的体育教学体 系。体育教师还应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抵制没有价值的田径运动,将田径运动的健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课程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让田径课充满活力。田径运动包含跑、跳、投等各种体育项目,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帮助学 生掌握田径体育锻炼的主要方法,培养他们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形成终身 体育意识是小学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将单一乏味的跑、跳、投、走等运动改进为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和健身走,使田径课的 健身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合理的健身教学体系,不仅应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具备适 宜的难度、合理的符合,还应充满趣味性、健身性、娱乐性以及竞争性。这样一来,田径运 动就不再是单纯的竞技运动了,而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条件中进行健身运动的综合性运 动项目,并不断培养学生对田径的运动的兴趣感。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核心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既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也是教学方案 的实施者,可见,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从我国目前的教师结 构来看, 传统竞技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田径教师和非体育专业教师, 其知识结构已不再适 应学校内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面临新课改的新教学形势,学校必须采取措施, 对体育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不仅加强其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还要不 断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高所有教师的综合素养,为 进一步培养综合型人才提供保障。作为体育教师,应深刻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深入研究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动态,不断研发与改进教学机制,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实际,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 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广虎.健康理念内涵的把握与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 耿培新.对构建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用书)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