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主动学”,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一。变“灌输知识”为“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二。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讨论,以达到去伪存真,透彻理解的目的,这是教学工作中的关键之三。为此,我们创造了自学、启发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三结合”物理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意义如下:
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
1.抓住“思想”这根弦。通过思想“导向”,学生有了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思想,有了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人才的远大理想,就有了学习的最大动力。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会持之以恒。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挖掘潜力,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首先抓住它。
2.改变主、被动关系。灌输式教学法是“要学生学”,学生是被动的。而这种“三结合”教学法则变成了“学生要学”,学生成了主动,改变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
(1)思想的导向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在要求下正确做出答案,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就必须主动去学去问。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自行去做,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变成了“我要学习”。
3.压力挖掘潜能。有的人要在有压力下才能发挥出潜能。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在“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都是在适当的压力下进行的。
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好的性格
社会的发展,“四化”建设的要求,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才”不光是指有知识,更要有能力。反之,有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结合”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1.“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为了正确完成老师部置的习题而不被处罚,就只有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自学方法全力地去学去问,这样可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2.“启发”、“讨论”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部置的习题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富有启发性,重点题还要设置解题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学、出题、听课、讨论、做题、批改、逐步将会提高他们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在编制习题时,要牢牢抓住实验这个基础,紧密联系实际。要精心设置一些与实验操作和观察事物有关的问题,然后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观察和思考,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4.能培养学生好的性格和习惯。学生通过思想的不断“导向”,通过主动而有压力的学习,通过启发和讨论,可养成爱思考,有头脑,信心坚定,意志坚强,有方法,能吃苦,学习专注等好的性格和习惯。
三、能抓住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目的,是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此种教学方法,从培养能力,抓住基础,使学生积极主动着手,通过启发讨论,可使学生去伪存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既适用于基础好的学生,也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是一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所适用的。
四、能启发思维、教给方法
知识是要通过思维学到的,问题是要用方法解决的。所以启发学生去思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不知启发,不教方法去硬灌,效果要好得多。“三结合”教学法,特别注重启发和学习方法,原因就在于此。
五、通过实验检验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初中物理中讲到液体压强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只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不知道液体向各个方向(上、下、左、右)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这个问题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利用压强计测液体压强,就能使学生迅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那么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几点说明
1.思想工作是首要。不少老师总认为思想工作是班主任老师和政治老师的,其他老师可以不做或少做,我认为这是教学工作中的最大失误。任何学科,任何老师,首先都要抓住思想这根主线,让学生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理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和主动性,才能持之以恒,不畏艰苦,奋斗到底。做好了这些思想工作,学生自然会自觉而努力地去学习,去进取。
2.换换脑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不少老师中已根深蒂固了。其实这种方法学生被动,老师辛苦,尤其是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我们老师们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尤其要说一下的是:有些人认为叫学生自学,学生出题,学生批改作业,是一种教师不负责任,偷懒的做法。其实不然,看一种做法关键要看它的效果和作用,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而老师又能从改作业等琐事中解脱出来,去探讨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3.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必须运用得当,才能见成效,故某种教学方法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每个老师运用的好坏是有很大关系的,望老师们不要生搬。
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尽量挖掘学生的潜能
1.抓住“思想”这根弦。通过思想“导向”,学生有了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思想,有了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人才的远大理想,就有了学习的最大动力。若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会持之以恒。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挖掘潜力,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首先抓住它。
2.改变主、被动关系。灌输式教学法是“要学生学”,学生是被动的。而这种“三结合”教学法则变成了“学生要学”,学生成了主动,改变这种关系的关键在于:
(1)思想的导向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在要求下正确做出答案,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就必须主动去学去问。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的。许多事情都是由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自行去做,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变成了“我要学习”。
3.压力挖掘潜能。有的人要在有压力下才能发挥出潜能。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在“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都是在适当的压力下进行的。
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好的性格
社会的发展,“四化”建设的要求,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才”不光是指有知识,更要有能力。反之,有了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三结合”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能力。
1.“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为了正确完成老师部置的习题而不被处罚,就只有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自学方法全力地去学去问,这样可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
2.“启发”、“讨论”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部置的习题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富有启发性,重点题还要设置解题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自学、出题、听课、讨论、做题、批改、逐步将会提高他们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在编制习题时,要牢牢抓住实验这个基础,紧密联系实际。要精心设置一些与实验操作和观察事物有关的问题,然后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观察和思考,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4.能培养学生好的性格和习惯。学生通过思想的不断“导向”,通过主动而有压力的学习,通过启发和讨论,可养成爱思考,有头脑,信心坚定,意志坚强,有方法,能吃苦,学习专注等好的性格和习惯。
三、能抓住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目的,是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尽可能多地培养人才。此种教学方法,从培养能力,抓住基础,使学生积极主动着手,通过启发讨论,可使学生去伪存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既适用于基础好的学生,也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是一般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所适用的。
四、能启发思维、教给方法
知识是要通过思维学到的,问题是要用方法解决的。所以启发学生去思考,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不知启发,不教方法去硬灌,效果要好得多。“三结合”教学法,特别注重启发和学习方法,原因就在于此。
五、通过实验检验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实验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初中物理中讲到液体压强这一问题时,许多学生只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不知道液体向各个方向(上、下、左、右)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这个问题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利用压强计测液体压强,就能使学生迅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他们去追根求源。那么液体内部压强规律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六、几点说明
1.思想工作是首要。不少老师总认为思想工作是班主任老师和政治老师的,其他老师可以不做或少做,我认为这是教学工作中的最大失误。任何学科,任何老师,首先都要抓住思想这根主线,让学生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理想。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动力和主动性,才能持之以恒,不畏艰苦,奋斗到底。做好了这些思想工作,学生自然会自觉而努力地去学习,去进取。
2.换换脑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不少老师中已根深蒂固了。其实这种方法学生被动,老师辛苦,尤其是学生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我们老师们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要尽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尤其要说一下的是:有些人认为叫学生自学,学生出题,学生批改作业,是一种教师不负责任,偷懒的做法。其实不然,看一种做法关键要看它的效果和作用,这种做法对学生学习很有帮助,而老师又能从改作业等琐事中解脱出来,去探讨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3.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必须运用得当,才能见成效,故某种教学方法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每个老师运用的好坏是有很大关系的,望老师们不要生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