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欣赏音乐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多少年来,一直有许多的专论。可到底该怎样欣赏音乐,还是有人不明白。其实,欣赏音乐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只要你喜欢就行。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它可以表达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欣赏音乐 聆听音乐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几乎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候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都会让人激动万分。我们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候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把音乐当做一种寄托,当做理想,当做礼物,当做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做是自己的幻想世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音乐呢?
音乐,首先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相应的音乐来表达。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感情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且,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并上好音乐欣赏课。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韵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说:“发展听觉是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要及早注意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把他们独特的音色深深的铭刻在自己的听觉记忆里。”这种感知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欣赏的实践才能提高。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准确、深刻感受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仅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还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
我和很多音乐老师探讨过关于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教学经验,大家对于音乐欣赏大都连连摇头,“不好上”成为他们对音乐教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也在实践中思索过很多方法,有成功,有失败,有激动,有沮丧,有生气,也有高兴,经过不断努力,我认为音乐欣赏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音乐老师大多教很多班或者是教几个年级的音乐课,学生的年龄不同,就造成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情感经验不同,因此教师要以不同的上课方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要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听音乐、体会音乐。比如我们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个音乐的了解程度,以及音乐创造的故事,从而让学生尊重音乐、乐于享受音乐。对于高中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内在美,体会作者创作音乐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融入音乐,体会音乐之美。
其次,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要喜欢音乐,要喜欢听不同风格的曲子,这样才会有一颗快乐的心,从而积极地把你所听到的各种曲子传递给学生。爱音乐、爱学生,自然十分想和他们一起分享所听到的一切,让学生一起聆听,一起感受。
再次,你想给学生听什么。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准备好一切,源于积累和熟练,有了毅力你才会做好任何事情,你首先要非常熟悉这个曲目。从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个曲子,一个方面是曲子的纵向特点,包括这个曲子都有哪些配乐,什么时候进行什么乐曲,每件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又表现出来怎样的思想感情,要聆听作者的声音,和作者对话,甚至细致到去看看整个曲子的总谱。另一个方面,是横向的了解乐曲,了解和它有关的其他曲子和作品的来龙去脉,曲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了解这些之后就是感悟和作曲家对话,和作曲家聊他的意图感悟是什么,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每次聆听都有不同的感悟,之后就升华到对作品的分析、把握和理解,这些方面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思想都可以成为一节课。比如,高音区和低音区的对比,音色的变化或者是情绪的变化,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课题,形成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最后,怎么去听。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化底蕴,制订不同的计划,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千万不要从专业的角度来教学,如果作品太长,我们就可以选取其中比较有价值、有特点的,引起学生注意的部分去展开,让学生很容易走进音乐。听进来,却有难度地出去,这就要考虑到设问部分了,设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要在设问部分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好课堂环节。
总之,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一员,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仔细聆听,自己体验,和同学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和同学分享,培养学生聆听、欣赏音乐的习惯,用心去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莫塞尔.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欣赏音乐 聆听音乐
音乐在刚刚开始欣赏时,它所具有的那种音响的感染力太大了,几乎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为之感动。这个时候的音乐是非常神秘的。它具有巨大的魅力,让人着迷。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甚至到伴奏的和声等,都会让人激动万分。我们可以从喜欢不同音乐类型的人看到流行歌曲和浪漫情调音乐的差别。非常明显的是音乐在这个时候对感官的引诱力太大,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真正接触音乐或较少接触音乐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会一下子被它那或委婉的旋律或鲜明的节奏或悦耳的和弦甚至缠绵的歌词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把音乐当做一种寄托,当做理想,当做礼物,当做远离现实的逃避,甚至当做是自己的幻想世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音乐呢?
音乐,首先是听觉艺术。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的情感的艺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以相应的音乐来表达。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体验感受音乐美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谈不上感情共鸣,更谈不上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且,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并上好音乐欣赏课。
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韵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德国音乐评论家舒曼说:“发展听觉是重要的事情,要早点学会辨别调性和个别的音。”“要及早注意各种乐器的声音和性质,把他们独特的音色深深的铭刻在自己的听觉记忆里。”这种感知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欣赏的实践才能提高。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准确、深刻感受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仅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还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
我和很多音乐老师探讨过关于音乐欣赏课的一些教学经验,大家对于音乐欣赏大都连连摇头,“不好上”成为他们对音乐教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也在实践中思索过很多方法,有成功,有失败,有激动,有沮丧,有生气,也有高兴,经过不断努力,我认为音乐欣赏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音乐老师大多教很多班或者是教几个年级的音乐课,学生的年龄不同,就造成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情感经验不同,因此教师要以不同的上课方式和不同的教学策略,要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听音乐、体会音乐。比如我们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个音乐的了解程度,以及音乐创造的故事,从而让学生尊重音乐、乐于享受音乐。对于高中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内在美,体会作者创作音乐的思想感情,真正让学生融入音乐,体会音乐之美。
其次,教师的心态非常重要。我们要喜欢音乐,要喜欢听不同风格的曲子,这样才会有一颗快乐的心,从而积极地把你所听到的各种曲子传递给学生。爱音乐、爱学生,自然十分想和他们一起分享所听到的一切,让学生一起聆听,一起感受。
再次,你想给学生听什么。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准备好一切,源于积累和熟练,有了毅力你才会做好任何事情,你首先要非常熟悉这个曲目。从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个曲子,一个方面是曲子的纵向特点,包括这个曲子都有哪些配乐,什么时候进行什么乐曲,每件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又表现出来怎样的思想感情,要聆听作者的声音,和作者对话,甚至细致到去看看整个曲子的总谱。另一个方面,是横向的了解乐曲,了解和它有关的其他曲子和作品的来龙去脉,曲子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了解这些之后就是感悟和作曲家对话,和作曲家聊他的意图感悟是什么,他想表达的是什么,每次聆听都有不同的感悟,之后就升华到对作品的分析、把握和理解,这些方面是非常多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思想都可以成为一节课。比如,高音区和低音区的对比,音色的变化或者是情绪的变化,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课题,形成对作品的独特理解。
最后,怎么去听。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文化底蕴,制订不同的计划,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千万不要从专业的角度来教学,如果作品太长,我们就可以选取其中比较有价值、有特点的,引起学生注意的部分去展开,让学生很容易走进音乐。听进来,却有难度地出去,这就要考虑到设问部分了,设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要在设问部分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好课堂环节。
总之,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一员,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仔细聆听,自己体验,和同学交流,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和同学分享,培养学生聆听、欣赏音乐的习惯,用心去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莫塞尔.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