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源于学生本身写作积极性的提高。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激发写作兴趣、注重读写结合、在练习中感悟和加强作文评改等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观察能力 语言文字 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一、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二、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三、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四、缺乏想象力;五、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 多,现代媒体尤其有利于创设情境。我在一次班队会活动时拍摄下了学生拔河比赛的情形,等 到上作文课时,先指导学生怎样记一次班队活动,然后放录像,学生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活动 中,个个兴趣昂然,情绪高涨。我把镜头定在运动员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上,指导学生仔 细观察。这时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观察、想象、练说,说完再动笔写。由于学生有真情实感,所 以就有写作文的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时,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母亲呼唤儿女的特点,再举例分述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小事,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母亲的伟大的爱,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外貌、神情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
同时,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三、练是关键,感是重点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习作教学的总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其次,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四、正面评价、培养兴趣
我们不能人为拔高小学作文的要求,为学生作文取得成功人为设置障碍,在平时的作文中,只要学生达到了中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我就给高分,甚至给满分。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给学生评分时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进步了我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个体的写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一部分处于“饥饿”状态,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少数力不从心、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降低难度,积极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电视机、录音机、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等成为最基本的电 教媒体,计算机也已进入课堂。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 的写作兴趣。利用幻灯片、计算机或直接用录像机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制成画面,展现 出来,让学生去观察、感知,也可把学生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细节,而且是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特 写然后放大,让学生去感受、去评论,进行作文训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归纳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且会让学生觉得 写作饶有兴趣,并乐于说、乐于写,敢于说、善于写。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我们要以激发、培养、控制 学生的作文兴趣为出发点,唤起学生愉快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获取知 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观察能力 语言文字 写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一、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二、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三、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四、缺乏想象力;五、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 多,现代媒体尤其有利于创设情境。我在一次班队会活动时拍摄下了学生拔河比赛的情形,等 到上作文课时,先指导学生怎样记一次班队活动,然后放录像,学生随着镜头仿佛又回到活动 中,个个兴趣昂然,情绪高涨。我把镜头定在运动员比赛中的神态、动作的表现上,指导学生仔 细观察。这时学生根据画面进行观察、想象、练说,说完再动笔写。由于学生有真情实感,所 以就有写作文的兴趣。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母亲的呼唤》这篇课文时,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母亲呼唤儿女的特点,再举例分述母亲呼唤自己的几件小事,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母亲的伟大的爱,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外貌、神情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
同时,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三、练是关键,感是重点
新大纲对习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习作教学的总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其次,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四、正面评价、培养兴趣
我们不能人为拔高小学作文的要求,为学生作文取得成功人为设置障碍,在平时的作文中,只要学生达到了中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我就给高分,甚至给满分。尽量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给学生评分时对学生作文水平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进步了我给予表扬、鼓励,让每个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个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不搞一刀切,让每个个体的写作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对于一部分处于“饥饿”状态,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适当提高要求。对少数力不从心、作文能力较差的同学要降低难度,积极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电视机、录音机、摄像机、幻灯机、投影仪等成为最基本的电 教媒体,计算机也已进入课堂。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 的写作兴趣。利用幻灯片、计算机或直接用录像机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制成画面,展现 出来,让学生去观察、感知,也可把学生生活中比较重要的细节,而且是容易忽视的环节进行特 写然后放大,让学生去感受、去评论,进行作文训练。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归纳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而且会让学生觉得 写作饶有兴趣,并乐于说、乐于写,敢于说、善于写。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我们要以激发、培养、控制 学生的作文兴趣为出发点,唤起学生愉快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获取知 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