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四下)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e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版本
  《十万个为什么》,[苏]米·伊林著,乔瑞玲编译,李欣绘。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9年8月版。
  阅读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兴趣,指导学生自主规划阅读的方法。
  2.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3.能感受阅读科普作品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阅读计划(见表1)
  阅读过程
  一、多种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1.大家说。
  (1)出示教材中导语部分提到的生活现象:
  为什么铁会生锈?
  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
  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
  (2)生猜答案。
  (3)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科普作品来了解。
  2.提前读。
  (1)出示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中描写时钟的片段:
  冬天,只要炉火旺盛,屋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炉子呼呼作响,就如同乐队里的大喇叭,炉门也嘭嘭地响着,好像铜铙钹。
  这些响声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想让喇叭呼呼作响,就必须要有人去吹它。可究竟是什么人在吹炉子呢?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们点着炉子时,炉膛里的空气就被慢慢烧热了,而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它会往上升,而屋子里的冷空气则会进来填充空出来的位置。因此这便产生了一股气流——空气从炉底经过炉膛向上流去。
  (2)交流:你了解到什么知识?
  读起来有什么感觉?(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持续阅读科普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关键。利用“大家说”“提前读”环节,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进而产生阅读相关科普作品的兴趣。)
  二、认识作者,学习了解作者的方法和途径
  1.认识作者:(苏)米·伊林。
  2.对这个作家你们了解吗?看来我们对科普作家并不是很熟悉。那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和途径去了解他呢?(查资料、问大人等)
  3.相信你们自己去认识一位作家的过程一定比老师介绍给你们更有意思,课后就去试试认识米·伊林吧!
  (设计意图:认识一本书,首先认识作者。对比儿童文学作家,学生对科普作家的认识和了解可能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这里,教师没有直接介绍,而是教给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课后自己去了解作者,这将是阅读这本书的美好开始。)
  三、介绍读书方法,制订阅读计划
  1.读目录。
  师引导:请同学们翻开这本书,读一读目录,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充分交流,说发现。
  (1) 每一个“站点”都是家中的一个地方。
  師:所以这本书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作“屋内环游记”。
  (2) 每一个“站点”下面都有很多个问题,都是围绕这个站点来问的。
  师:这里面有你曾经想了解的问题或者是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吗?选择一个,翻到那一页,大声读一读。
  2. 介绍读书方法。
  (1)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按你感兴趣的程度自己排序读。
  (2)建议将喜欢的内容大声朗读,可
  以自己读,也可以读给别人听。
  (3)相互问书中的问题,看谁能回答。
  3.联系实际,制订个人阅读计划。
  (设计意图:通过读目录激发学生阅读期待,感受本书的结构特点。介绍适合科普读物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制订阅读计划,让读书更有效率。以上举措,为激励学生持续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总结提升,做好阅读记录
  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完成“走近一位科普作家”阅读卡(见表2),将你对米·伊林的了解记录下来。
  一、 每日“小小朗读者”活动
  1.晨间课余,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
  生:读到哪里了?都是在什么时间读的?
  2.每天利用10分钟,请一位学生为大家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完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懂得的知识。
  (设计意图: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加以强化。每日教师的询问、同学的展示和交流是促进学生认真阅读的最好方法。)
  二、 分享阅读记录
  1.一周后,学生分享“走近一位科普作家——米·伊林”阅读卡。
  2.鼓励学生认识其他科普作家,如法布尔、比安基、高士其等,可以用“走近一位科普作家——(
其他文献
一本语文教材的诞生,事关国家事权的落实,更是一场“国家认知”的重新凝聚。重在擦亮“中国底色”的语文教材,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无疑是重中之重。其中的节气文化,作为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所谓节气,是指我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概括总结出来的一套气象历法。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指导人们生活的重要参照,特别在农事上,更是人们从事种植活动的
我一直都觉得幸运,因为在求学路上,遇到过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教给我的远远不止是知识。  在焦作师专读书时,印象最深的是黄卉老师,她教的是读写课。无论是谁见着她,都会在心中默默感叹:她真的宛如一枝黄花,清瘦、高挑、气质高贵……  最初,是因为她温和的笑容,让我渐渐愿意亲近她。  新生入学之初,校园里总有些类似“兵荒马乱”的浮躁,所以,最初的课堂上,即便黄卉老师用最动听的声音,娓娓阐释着文学作品的内涵
恐怕是受做厨师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对鱼虾蟹肉、瓜果菜豆感兴趣,乃至后来常对别人吹嘘,“我是厨子里最会上课的,是教师中最会烧菜的”,甚至自诩“做菜比上课更专业”。  吹牛要讲证据,有两个例证。上师范的时候,我订了几份杂志,有《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咬文嚼字》等,除这些与教学相关的杂志之外,还有一份我的最爱——《中国烹饪》。至今,酷爱买书的我更是搜罗遍了蔡澜的
“丁零零……”第一节是语文课,教室里照例掌声四起,惊艳四楼。偷偷告诉你们吧,我上课,都是有热烈掌声迎候的哦!  满面春风,意气风发,我摆了摆手,教室里刹那间寂然无声。  “规定动作,先检查作业!”  “晚上不努力,白天做苦力!”王同学偷偷叨念着。  “先趴下,作业没有完成的,请举手!”  大家一一趴下,两三秒的功夫,两个学生的右手已悄悄举了起来。  “不错,有进步!还是老规矩!”  “回家不努力,
文本解读  《天地人》是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也是“新”字的直接体现,它改变了原先刚入学立即学习拼音的安排。本课识字量不大,难度也不大,但却是一个特别有创意和意味的安排:“天地人”,是要让学生感受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三者各有不同而又和谐统一。  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天人合一”的意象过于深邃,但我们可以将其形象化呈现、儿童化实施、生活化理解。本课即通过神话故事、汉字演变、生活关联等多种形式
“隔”字和“融”字,书写时把“鬲”写错,是小学阶段常见的错误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形近字的干扰。比如“南”“献”等字,框里边是两横。另一方面,“隔”和“融”里边为什么是一横?“南”和“献”为什么是两横?这些笔画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学生毫不知晓,只能死记。  部首识字法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汉字是一种系统性文字, “隔”和“融”均源于“鬲”。倘若我们在教学时,让学生先透彻了解“鬲”之形义,进
2016年,我校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在全年级200多名学生中,喜欢阅读、平均每天课外阅读量超过500个字的学生仅占15%,勉强喜欢阅读、平均每天课外阅读量超过200个字的学生仅占20%。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少,调查的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我校的语文教师和学校领导十分震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老师们通过调查,找出了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什么课外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  古诗,读出《浪淘沙》的激昂雄壮,《江南春》的明朗飘渺,《书湖阴先生壁》的清幽闲适,会写“涯、莺”2个生字,会默写《浪淘沙》(其一)。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大意;通过想象画面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感受江南春色和山水田园的风光美;能结合背景资料了解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能发现古诗中诗句对仗的  表达特点,并积累类似的诗句。  教学
在上海第二届国际绘本教学研讨会上,我执教了一节绘本读写课。课后立刻回家。飞机刚落地,就接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唐池子博士的微信留言,原文如下:  何捷,你的课我很欣赏,但有一点建议。你走得很急,我本来不想说,但想了想,还是要说。就是在课堂上,有孩子提问,关于自己为何胖、为何瘦、为何高、为何矮、为何聪明、为何有点笨……面对这类问题,你皆表现不屑。包括后来有一个女生问“你为什么这么胖”,你以为这是攻击,是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统编本教材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中每个单元安排1篇“和大人一起读”,上下册合计16篇。从目前的教学实施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的教师不放心,一味包办代替;有的教师认为没有测试内容,则放手不管;有的教师则索性推给家长,听之任之。那么,“和大人一起读”中这些文本的学习到底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