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展望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民族音乐学在我国起步至今已走过35年历程,这期间众多学者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成就有目共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并进一步探寻学科发展之路,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反思与建构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8至29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的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民族音乐学的中国文化反思;其二,民族音乐学与后现代思潮;其三,民族音乐学的应用性问题研究。其间,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广东、西藏、云南、重庆等省区的专家学者七十余人莅临参会,共商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大略。
  议题一:民族音乐学的中国文化反思
  民族音乐学作为引进自西方的外来学科,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与本土文化的互纳。事实表明,在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化”进程中,反思是不可或缺甚至尤为重要的。管建华教授在其参会论文《中国民族音乐学主体性的反思与建构》中,围绕学科反思提出七点建议:1.主观对客观研究的反思(“西体中用”的反思);2.主观与主观互为主体研究的建构;3.音乐本体与音乐分析研究的反思;4.文明与人类学科研究的建构;5.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目的的反思;6.中国音乐主体文化身份的历史性建构;7.中国民族音乐学主体性建构的愿景。其核心观点是强调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主体性身份建构,并由此引出研究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五个意识,即时代意识、知识转型意识、开放意识、对话意识、问题意识。
  如果说管建华教授从宏观视野对当下民族音乐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整体性把脉的话,那么,伍国栋教授的发言则是针对传统音乐形态分析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阐发与指正。他有感于目前民族音乐学研究文论中,普遍存在的以西方音乐手法及其术语分析我国传统音乐,故而导致分析结果难以恰确地体现出音乐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的学术现象,提交了《音乐形态分析的民族音乐语境》一文。文章通过对《采花调》《老六板》《牧童短笛》三首乐曲(曲调)的具体分析,论及音乐形态分析中的民族音乐语境问题,强调在音乐分析(尤其是传统音乐)中建构民族音乐话语体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文章明确指出,我国几千年的音乐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乐学理论与广阔的母语表述空间,因此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涉及的音乐形态学分析,必须使用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分析手法,唯其如此,方能领悟与体现民族音乐之精髓,同时亦可为抽象的理论阐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俞人豪教授虽因故未能临会,但在他发给会务组的论文《摆脱民族音乐学的桎梏,让世界音乐研究回归艺术》中,对当下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去音乐化”“去艺术化”和“非历史”的倾向提出质疑。作者进一步设想,有无可能将民族音乐学研究课题转化为当代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推动力,为丰富我国听众的音乐生活奉献更多的、可供选择的精神食粮。
  蒲亨建教授直面当下的学科“热潮”,撰写《新东西与真功夫——关于当下音乐人类学研究“热”的反思》一文,从自身的教学、科研实践谈起,对音乐人类学“热”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并表达了其反思的核心观点,即民族音乐学研究成果中的肤浅认识与音乐形态学分析的缺位。蒲亨强教授以《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之命运》为题,阐述了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的基本脉络、进入本土后与原有传统音乐理论学科之间的冲突以及冲突的焦点与原因,认为当下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过于强调文化而忽视了音乐形态学领域研究,并进一步指出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理路。
  项阳研究员的发言题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话语体系构建》,主要观点是:民族音乐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方法论。作为方法论,就应当从文化的整体视角去把握音乐。西方当然要借鉴,但必须正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以西方音乐理念对中国音乐进行“削足适履”。因此,目前民族音乐学研究急需做的事便是建构我们自身的音乐话语体系。
  金经言研究员的发言通过对《45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金银里拉琴及其他》一书的介绍,说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野必须有所拓展,同时,对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做出结论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赵维平教授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及其反思》主要针对中国传统器乐的发展进行介绍与反思。发言指出了传统器乐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以西方审美趣味为主题的语境中,传统音乐的生成环境令人堪忧,甚至可以说当前中国传统流派在失去,彻底告别了它们自身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在不断告别自己的历史向前狂奔。尤其是近现当代以来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深刻影响,集体无意识地走向西化。
  赵塔里木教授在题为《反思——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的三个问题》的发言中指出,目前大量的民族音乐学专业硕博士学位论文都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即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西洋化”理论模式照搬到自己的研究对象上、对田野工作重视不够,并由此进一步论及中国民族音乐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
  此外,钱建明、陈孝余、杨善武、杨殿斛、杨曦帆、尚建科等学者的发言均在展示自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学科现状进行了反思。
  议题二:民族音乐学的应用性问题
  民族音乐学自引入中国以来,关于学科元理论的讨论迄无间歇,而更多的关于这一学科的研究则指向实际应用层面。而这一特点,从代表们提交有关民族音乐学应用问题的论文数量上,足以见出。
  张伯瑜教授通过论文《芬兰早期民族音乐学家奥多·安德森(Otto Andersson)》指出,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民族音乐学实践过程中,本土学者主要把焦点集中在西欧和美国的民族音乐学者们的工作和理论上,较少涉及北欧、东欧等国家的民族音乐学者们的贡献。文章以丰富的图例及亲身体验集中介绍了芬兰民族音乐学者奥多·安德森在20世纪初期对民族音乐学发展的贡献,丰富了我们对西方民族音乐学发展过程中的知识,完善了对该学科的理解。
  杨玉成教授长期从事蒙古族民间音乐研究,其论文《论曲调互文》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面对民间音乐中大量存在的“同词异曲”现象,作者绕开“母体”与“变体”之说,借用“互文性”理论来分析《嘎达梅林》《天虎》《春英》三首作品,研究得出三首歌的曲调来自同一曲调框架,它们之间是“曲调互文”关系。   刘红教授在《“物是人非”——学术实践过程中感受着的民族音乐学》一文中,以自己6年花鼓剧团工作经历与7年的道观生活为例,结合自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程,意欲用“一个人”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观察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具体实践之点滴,对已经在行或即将入行的学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来自台湾的马铭辉博士从器乐表演的角度关照民族音乐学的实践。其论文《民族音乐学理论与实践——以学习表演为例》以研习乐器表演的亲身感受为基础,论述作为音乐文化重要载体的乐器,若仅从表象及形态分析观之,只能得到部分了解,而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则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收获。作者倡导学习表演是民族音乐学者应当具备的基础技能,理由是不同的研究者能够从表演中体悟出别样的认知。
  藏族学者更堆培杰提交《试论民族音乐学在西藏的应用与实践》一文。文章介绍了西藏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从民族音乐学在西藏的潜入与实践成效入手,进而论述研究中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并提出民族音乐学在西藏应用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他还特别指出,内地学者在藏区进行田野考察时,必须消除因语言隔阂带来的文化沟通障碍,其所搜集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才能得以保证。
  此外,臧艺兵、黄凌飞、南鸿雁、齐琨、王晓平、关杰、李延红、林琳、郭进怀、张天彤、张应华等中青年学者分别进行专题发言,均从各自的研究实际出发,阐发民族音乐学的应用性问题,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景象。
  议题三:民族音乐学与后现代音乐思潮
  “后现代”一词,是一个模糊且非约定的文化概念。美国学者弗雷德里科·杰姆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将后现代文艺理论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消失”,即主体消失、深度消失、历史感消失、距离消失。这种文艺思潮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如何用后现代音乐思潮来审视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亦是本次研讨会讨论的焦点之一。
  宋瑾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后现代思想与音乐人类学》,提出了反本质主义与音乐观的问题。发言认为,后现代主义与民族音乐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对中心论。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均按照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考察音乐现象,似乎全世界音乐现象都有个共同的本质。而面对纷繁复杂的音乐事象,通常难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它的,反本质主义说的就是不能只有一种尺度。其实民族音乐学和后现代思想均出自西方,它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即音乐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应该有不同的判断。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实际上是后现代主义小型叙事的一种方法论,而不是宏大叙事。宋瑾教授还强调,应把中心主义和多元文化相关联,后现代观点立足于后殖民批判理论,进一步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心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本身。宋瑾教授的发言站在学科前沿的角度去关注当下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对现学及后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
  留德学者麻莉博士提交《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德国民族音乐学》一文,以自己在德国17年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例介绍了德国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关于该学科名称称谓的争论。其结论是,在后现代音乐思潮的熏染下,学科称谓的不同实为研究过程中关注点的差异。在德国,民族音乐学某种程度上说的是世界音乐,它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大部分艺术音乐之外的内容,研究目的涉及音乐本体、音乐传承以及音乐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社会作用。
  结 语
  短短两天的会议紧凑而充实,各位代表各抒己见,在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为主要陈述内容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对学科发展进行了“反思”。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纪念中国民族音乐学走过的35年学术历程,会议主办方专程前往上海采访了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发起人之一高厚永先生。高先生深情地回忆了1980年“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召开的始末经过,并对当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发展寄予厚望。
  中国民族音乐学历经35载春秋,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应当深刻认识到当今学术发展需加强各学科间的交流,在充分借鉴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同时,坚持学理本土化原则,秉持开放的人文精神,强调反思的学术品质,以学术反思推动学术发展,以学术发展成就学术进步——这正是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真正意义所在。
  钱庆利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摘要:看过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人,都会被魏敏芝的执着所感动,对于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因为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张慧科们。由于家庭教育模式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心理上都存在一些缺陷或者说是依赖,他们自尊心很强,但禁不起挫折,有着渴望被认可、被接受的想法,但却不敢面对现实,其实在他们的心里都有着一个梦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都会说因材施教,可真正操作起来却很难,我们的
世纪80年代以来,在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具有“分水岭”之称的著作《沉思音乐:音乐学面临的挑战》{1}的带动下,美国音乐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它更强调将音乐放在大的文化语境中加以诠释。受其影响,一种被称为“新音乐学”(New Musicology)的研究大行其道,其中坚人物如劳伦斯·克莱默(Lawrence Kramer)、里奥·特莱勒(Leo Treitler)、理查德·
为一个潜动力和主动力并存的空间,这个场域亦是一个充满斗争的领域,意图将不同力量间的配置转化或呈现出来。”  ——布尔迪厄  过去的几十年,科技深深地植根于现代年轻人的音乐生活,年轻人是音乐科技、大众传媒和产品科技的高端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在校外数字音乐受到的熏陶和影响,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正式与非正式学习{1}的情境中,多样音乐创造力与科技手段的关系改变了人们眼中的文
摘要:本文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通过具体的过程记述和工作感想,以亲身经历和感受讨论了当前高校学生创新项目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实践使大家真实地体会了科学研究的苦辛与快乐,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主动对问题的好奇、探究以及对未知的执着追求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科研实践;成长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
摘要:介绍了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一些做法,即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校企合作冠名班实现专业全覆盖、引入企业资源,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打造就业实习双选会平台,提前谋划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得出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四点认识,即构建以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基础,健全培养
摘要: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常用的互动交流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小学英语教师思考与研究的问题。美国Gillian Brown教授曾说过:“教师的提问如果引起了全体学生的思考,这便是成功的提问。”本文详细阐述了有效提问所具备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英语;提问;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摘要:“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关键词:英语课堂;“提问”教学;目标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95-02  一、明确“提问”教学的目标性  1.能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谓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情境并不神秘,是学生生活范围中所感受到的
心一生挚爱音乐,众目可睹。漫步在浙江木心美术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展厅内不断循环播映的影像,画面中先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向来者倾吐:他最喜爱的艺术终究是音乐……木心为世人留下了无数让人伏案叫绝的文字、画作,然而他的音乐创作却鲜有人知。直到先生杳然谢世后,或是以臻木心艺术的完整,他一生中从未示人的乐谱手稿得以公布于众,并经由作曲家、钢琴家高平先生的整理编创,最终于2016年12月21日即木心先生逝
2017年12月22日,冬至,由沈阳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歌剧《星星之火》主创团队在参加完由文化部、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劇节展演之后,回到沈阳。此时正值辽宁省艺术类统考的最后一天,清早的沈音校园,《星星之火》的优美旋律仍未散去,东北的寒冷、艺考生们年轻的脸庞,使我忘却了满身的疲惫,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鲁艺-沈音,冬季-星火。  一、老鲁艺 新沈音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是由
摘要:乡土地理,了解和学习的是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是熟悉的,也是有兴趣的,但教师却必须做到精选典型案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在课堂和课外等方面,针对乡土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的合理途径,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乡土地理;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