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所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直是许多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作为语文教师中的一员,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作文,而不畏惧呢?正在我终尽脑汁而苦于无法时,一节阅读课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我寻找到了一条简单而且实用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利用课内资源,进行习作小练笔。
那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节阅读课,我教学的内容是一篇叙事文章《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用自己的孝心打动了商店老板。商店老板以圣诞老人的名义送给这个小女孩的母亲一件珍贵礼物的故事。
当时,我结合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在本节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女孩打开盒子,看到了这个圣诞节的礼物后,她会怎么样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小女孩一定想到了那顶假发是商店老板送来的,她会跑去感谢商店老板”;有的说“小女孩兴奋极了,她马上把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于是她戴上了假发,恢复了往日的青春,病也好了一大半”……听到孩子们如此精彩的回答,真是令我惊喜万分。此时,我才感悟到:不是学生们不会写,不愿写,而是没有找到适合他们驰骋的广阔天地。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呢?但是,这次我谈化了“作文”这个词,因为我知道他们对这个词有些反感。于是,我热情洋溢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太精彩了,老师都听得入迷了,你们想成为小说家吗?愿意把它写成动听的故事与别人分享吗?”学生们听我这么一说,个个热情高涨,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写作文这么积极。于是,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利用第二节课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续写故事。令我喜悦的是,这次习作没有出现以往那种唉声叹气的场面,学生们都很投入。一个个挥笔疾书,很快一篇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呈现在我的眼前。就连平时写作文最令我头疼的范同学都写好了交给我。
看到学生们的作文,令我欣喜若狂。原来,我的学生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章。尽管他们的语言还略显稚嫩,但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内容空洞,废话连篇了。这次经历,让我真正看到了“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的学生。所以,我决定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研究。
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教材,希望从教材中找到适合学生“练笔”的文章。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适宜于学生“练笔”。但也需要精挑细选,必须得适合学生的“品味”。此后,我努力地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练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我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文章,“练笔”的方式也不同。大致归为几类:(1)写读后感。有些课文内容富含哲理,感人至深,易与读者产生共鸣,引起思考。这样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2)仿写课文,包括内容仿写和写作方法仿写。有些课文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让学生就地取材,写同类题材的作文。对于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进行模仿、借鉴,从而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3)续写故事。有些课文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悬念,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构思新情节。(4)趣味改写。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这时可让学生一吐为快,直抒胸臆,收到良好的练笔效果。
这种以课文为依托的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的作文在悄悄地变化着,作文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让我最欣慰的是,他们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再畏惧作文,而是乐此不疲。当然,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仍将继续努力。
那是四年级下学期的一节阅读课,我教学的内容是一篇叙事文章《圣诞老人的礼物》。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用自己的孝心打动了商店老板。商店老板以圣诞老人的名义送给这个小女孩的母亲一件珍贵礼物的故事。
当时,我结合课后的一道练习题,在本节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女孩打开盒子,看到了这个圣诞节的礼物后,她会怎么样呢?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小女孩一定想到了那顶假发是商店老板送来的,她会跑去感谢商店老板”;有的说“小女孩兴奋极了,她马上把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脸上立刻露出笑容,于是她戴上了假发,恢复了往日的青春,病也好了一大半”……听到孩子们如此精彩的回答,真是令我惊喜万分。此时,我才感悟到:不是学生们不会写,不愿写,而是没有找到适合他们驰骋的广阔天地。于是,我灵机一动,何不借此机会,让学生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呢?但是,这次我谈化了“作文”这个词,因为我知道他们对这个词有些反感。于是,我热情洋溢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太精彩了,老师都听得入迷了,你们想成为小说家吗?愿意把它写成动听的故事与别人分享吗?”学生们听我这么一说,个个热情高涨,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写作文这么积极。于是,我临时改变教学计划,利用第二节课时间,让学生尽情发挥,续写故事。令我喜悦的是,这次习作没有出现以往那种唉声叹气的场面,学生们都很投入。一个个挥笔疾书,很快一篇篇感情真挚的作文呈现在我的眼前。就连平时写作文最令我头疼的范同学都写好了交给我。
看到学生们的作文,令我欣喜若狂。原来,我的学生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文章。尽管他们的语言还略显稚嫩,但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中,我读出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感情,他们的爱,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内容空洞,废话连篇了。这次经历,让我真正看到了“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的学生。所以,我决定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研究。
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教材,希望从教材中找到适合学生“练笔”的文章。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适宜于学生“练笔”。但也需要精挑细选,必须得适合学生的“品味”。此后,我努力地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练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我总结出:不同类型的文章,“练笔”的方式也不同。大致归为几类:(1)写读后感。有些课文内容富含哲理,感人至深,易与读者产生共鸣,引起思考。这样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2)仿写课文,包括内容仿写和写作方法仿写。有些课文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让学生就地取材,写同类题材的作文。对于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进行模仿、借鉴,从而转化为自己会用的表达技能。(3)续写故事。有些课文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悬念,引起学生的无限遐想,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构思新情节。(4)趣味改写。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这时可让学生一吐为快,直抒胸臆,收到良好的练笔效果。
这种以课文为依托的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使学生见材料就写,有情便抒,自由为文。
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孩子们的作文在悄悄地变化着,作文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让我最欣慰的是,他们能做到言之有物,表达真情实感,不再畏惧作文,而是乐此不疲。当然,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仍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