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拥军,著名摄影师,作品《西湖边的一棵树》《我好想爸爸妈妈》分别获第52届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自然类单幅二等奖和第56届荷赛表演肖像类组照三等奖。
采访约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傅拥军微笑着请我们坐下,悄无声息地递上两杯水。善意诚恳的眼神,话语中夹杂着的龙游老家口音,让我仿佛忘记了他是带着“两届荷赛获奖者”光芒的大牌摄影师。从做大巴司机,用眼睛记录路上风景,到做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时代,再到运营摄影分享平台,引导大家用“不正经”的拍照方式记录生活……他的经历证明着他的摄影哲学——眼睛即镜头,生活即摄影。
从生活出发的作品,才是接地气,容易打动人的记:您拍过的照片中,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能和我们分享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吗?
傅: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组作品是《我好想爸爸妈妈》。有一年暑假,我采访了一个留守儿童,还认识了他的姑姑。他姑姑是当地20多个留守儿童的代课老师。她说,这些孩子经常见不到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午休时会做梦,在梦里哭,有时还会喊爸爸妈妈。我想给这些孩子们拍些照片,送给他们作纪念。我给他们拍单独照的时候,这些孩子都不敢看我,他们的眼神是惶恐的,但后来我再给这群孩子和老师拍合影时,这些孩子却笑得很开心。他们在拍摄单独照和合照时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带给我很大的触动。
回杭州后,我寄去两套照片,一套送给孩子们,另外一套请他们签名后寄还给我。照片寄回来的时候,我又感动了一次,因为很多小朋友在照片上画了爸爸妈妈,写上了“我好想爸爸妈妈”。于是我就给这组照片取名为《我好想爸爸妈妈》。
记:您有偏爱的拍摄题材吗?
傅:我觉得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摄影上,也体现在对自己心智的培养上。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自己拥有更多看世界的角度。
记:那又该怎样做,才能将这些生活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呢?
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在体验生活或者参加活动时就要抱着“我要创作”的心态,或者抱着“我就是来参与一下”的心态。你应该在参与活动时,融入其中,充分地感受,用心多看多体会。只要用心了,创作的灵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让学生多拍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您曾经是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感知文化爱我浙江”摄影比赛的终审评委,您觉得当下中学生的摄影作品怎么样?
傅:我觉得,中学生的作品中好看的不少,但是有思想内涵的少了一些。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学生还没深入接触社会,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还在形成中。如果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们,让他们多拍拍身边的生活、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傅:同学们学习比较忙,但我仍希望他们能忙里偷闲,带着独特的视角多拍自己的生活。我建议中学生做一些小项目摄影练习,比如家庭系列、同学系列,或者校园角落系列。通过拍摄这些项目,积少成多,慢慢锻炼对生活和视觉的触感。
另外,我也建议他们看一些书,比如阮义忠的《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通过了解这些摄影大师的经历和作品,同学们也许会找到某个特别喜欢的大师,有了目标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摄影热情,对摄影的理解也会深一些。
记:现在,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晒照片,有些同学有时候一天会发十几张照片,造成“刷屏”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网络晒照”这一行为的?
傅: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晒一些自己的照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也是展示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我觉得“晒照”行为不能只拼数量,而应该拼“用心”。
“用心”指用真心拍。当镜头面对人的时候,真诚是最重要的。一旦你对镜头前面的人、动物或者风景用心了,内心与之真诚交流了,拍出来的东西就会打动人。“用心”也可以指你的照片有独特的角度。我拍过一组作品,叫《西湖边的一棵树》。这本来是一张张很普通的照片,但当我把所有的关于这棵树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很有意思。西湖就像一个大舞台,这棵树就像幕布一样,它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树下有各种各样的人。当我把这些照片集合起来时发现,我不仅仅是在拍一棵树,而是在拍一个城市,一种城市生活。
记: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除了文化课之外的艺术课程,比如书法、绘画、摄影等。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傅:我觉得参加艺术培训这件事不能由爸妈安排,还是要看同学们自己对这个领域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在艺术领域发展,当然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储备的。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方面都具备才能通过考试,进入正规的艺术院校进一步学习。如果没有兴趣却硬逼着自己学,效果反而不好。
记:您觉得在艺术教育中,哪方面的指导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傅:我们主办了“大学生摄影训练营”,虽然叫“大学生摄影训练营”,但也有一些中学生会报名参加。在训练营里,我们会安排他们学习一些实用的课程,把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们。但我认为摄影不能只靠老师教,学生们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效果更好。
采访约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咖啡馆,傅拥军微笑着请我们坐下,悄无声息地递上两杯水。善意诚恳的眼神,话语中夹杂着的龙游老家口音,让我仿佛忘记了他是带着“两届荷赛获奖者”光芒的大牌摄影师。从做大巴司机,用眼睛记录路上风景,到做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时代,再到运营摄影分享平台,引导大家用“不正经”的拍照方式记录生活……他的经历证明着他的摄影哲学——眼睛即镜头,生活即摄影。
从生活出发的作品,才是接地气,容易打动人的记:您拍过的照片中,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作品?能和我们分享这个作品背后的故事吗?
傅: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组作品是《我好想爸爸妈妈》。有一年暑假,我采访了一个留守儿童,还认识了他的姑姑。他姑姑是当地20多个留守儿童的代课老师。她说,这些孩子经常见不到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午休时会做梦,在梦里哭,有时还会喊爸爸妈妈。我想给这些孩子们拍些照片,送给他们作纪念。我给他们拍单独照的时候,这些孩子都不敢看我,他们的眼神是惶恐的,但后来我再给这群孩子和老师拍合影时,这些孩子却笑得很开心。他们在拍摄单独照和合照时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带给我很大的触动。
回杭州后,我寄去两套照片,一套送给孩子们,另外一套请他们签名后寄还给我。照片寄回来的时候,我又感动了一次,因为很多小朋友在照片上画了爸爸妈妈,写上了“我好想爸爸妈妈”。于是我就给这组照片取名为《我好想爸爸妈妈》。
记:您有偏爱的拍摄题材吗?
傅:我觉得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对中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不仅仅体现在摄影上,也体现在对自己心智的培养上。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自己拥有更多看世界的角度。
记:那又该怎样做,才能将这些生活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呢?
傅: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在体验生活或者参加活动时就要抱着“我要创作”的心态,或者抱着“我就是来参与一下”的心态。你应该在参与活动时,融入其中,充分地感受,用心多看多体会。只要用心了,创作的灵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让学生多拍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您曾经是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感知文化爱我浙江”摄影比赛的终审评委,您觉得当下中学生的摄影作品怎么样?
傅:我觉得,中学生的作品中好看的不少,但是有思想内涵的少了一些。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中学生还没深入接触社会,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还在形成中。如果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他们,让他们多拍拍身边的生活、最熟悉的世界,照片会更有亲近感。
记:中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
傅:同学们学习比较忙,但我仍希望他们能忙里偷闲,带着独特的视角多拍自己的生活。我建议中学生做一些小项目摄影练习,比如家庭系列、同学系列,或者校园角落系列。通过拍摄这些项目,积少成多,慢慢锻炼对生活和视觉的触感。
另外,我也建议他们看一些书,比如阮义忠的《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通过了解这些摄影大师的经历和作品,同学们也许会找到某个特别喜欢的大师,有了目标之后,就会有更多的摄影热情,对摄影的理解也会深一些。
记:现在,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账号,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晒照片,有些同学有时候一天会发十几张照片,造成“刷屏”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网络晒照”这一行为的?
傅: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晒一些自己的照片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也是展示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我觉得“晒照”行为不能只拼数量,而应该拼“用心”。
“用心”指用真心拍。当镜头面对人的时候,真诚是最重要的。一旦你对镜头前面的人、动物或者风景用心了,内心与之真诚交流了,拍出来的东西就会打动人。“用心”也可以指你的照片有独特的角度。我拍过一组作品,叫《西湖边的一棵树》。这本来是一张张很普通的照片,但当我把所有的关于这棵树的照片放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现很有意思。西湖就像一个大舞台,这棵树就像幕布一样,它随着四季不停地变化,树下有各种各样的人。当我把这些照片集合起来时发现,我不仅仅是在拍一棵树,而是在拍一个城市,一种城市生活。
记:许多父母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学习除了文化课之外的艺术课程,比如书法、绘画、摄影等。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傅:我觉得参加艺术培训这件事不能由爸妈安排,还是要看同学们自己对这个领域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在艺术领域发展,当然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储备的。只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方面都具备才能通过考试,进入正规的艺术院校进一步学习。如果没有兴趣却硬逼着自己学,效果反而不好。
记:您觉得在艺术教育中,哪方面的指导对学生的帮助更大?
傅:我们主办了“大学生摄影训练营”,虽然叫“大学生摄影训练营”,但也有一些中学生会报名参加。在训练营里,我们会安排他们学习一些实用的课程,把我们的经验告诉他们。但我认为摄影不能只靠老师教,学生们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