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内容,明明刚复习过,但学生解题时却不知从何着手;同一个内容,换一个角度出现就不知如何处理;很多本不该失分的知识点,却成了提高成绩的绊脚石.一些常见的、经典的物理试题,在中考时仍然容易做错.现归类并分析学生错解的原因,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审题性失误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审题就是按照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去理解题意,有些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商量,需独立完成,在审题这第一步即出现失误.如忽略了题目的隐含条件等,从而误会了题意.
对策:审题就是仔细推敲,理清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弄清该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因此教学中,一般是分为三步来进行的:
第一步,看题意.读题先默读一次通过读题了解题目中讲了哪一个考点,对题目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的认识,并能复述考点.
第二步,找关键词.动手把已知、问题及题中的重点字找出来,关键是弄清题目涉及的考点.这样既能全面复习又能减少做题的失误.
第三步,筛选法.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明显错误的题先去掉,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二、知识性失误
纵向比较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始终是重点,知识性失误是根本失误,突出表现在概念含糊不清,物质的性质差异不明确等.
对策:中考仍是重基础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时,一是紧扣“关键字词”,深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每一个物理原理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同化和顺化的方式,自主内化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物理原理;二是把相近、相似的概念、物质进行比较,找到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原理、物质性质的辨析和理解;三是运用类比方法解题时要抓住问题本质,依据客观事实和物理原理,综合分析,取得结果,切不可机械模仿,顾此失彼而妄加推断.
三、思维性失误
解题时,有时思维会受阻,或因思维紊乱而发生失误.常见的思维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思维受到试题干扰信息的影响,而后向复杂的方向进行;二是思考作答时思维不够严密,存在漏洞;三是受到平时练习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变化等.
1.思维不精误入圈套
命题者常有意设置“圈套”或“陷阱”.在解题时,思维“不精明”的学生,难以明辩是非曲直,仍沿袭常规思维方式或机械地套用常用解法,从而容易上当受骗.
2.思维定势先入为主
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正确的思维定势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误的思维定势则产生思维的惰性,用旧观点看新问题,穿新鞋走老路,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解题中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应用概念和规律、公式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避免思维层面错误的关键.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应避免先入为主,克服平时训练中的一些熟题、熟方法的干扰,注重对“貌似神离”、“形同质异”题的分析、比较,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防止思维定势.当题目稍作变化(变条件、变数据、变要求等),熟题变成生题,负迁移是导致思维方式错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理解物理原理,掌握通识通法,熟悉一般问题的分析方法是优化思维,提高思维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表述性失误
近几年中考物理阅卷分析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方面命题者为了拉开差距,处处设陷阱,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解答时需条理清晰,表达规范.但从每年阅卷分析后的结果看,很多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述含糊不清等而引起不必要的表述性失误导致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对策: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做简答题时,注意所用物理专用名词要准确,必要时可进行专项练习;物理用语的使用要按题目要求,并且书写要规范;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是答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等;所写内容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要切中问题的要点,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般应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来回答.
五、心理性失误
中考不仅是一场智力因素的考试,也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以轻松、自信、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是从心理上所作的必要准备.有的学生对某一类型的试题有畏惧感,或对文字信息较多的试题产生心理波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答题,造成错解而失分,甚至放弃作答.
对策:平时,我们一要着力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经历挫折的体验中增强抗挫折的心理能力;二要告诫学生在碰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相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对自己有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多想想自己以前成功的事例、最理想的成绩,以此增强自己的信心,尽量使懂的地方不失分;三要正视现实,学会反思,及时调整心理,特别在考试成绩不佳时,更应调整心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
无论是中考还是平常的考试,均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学习“由不会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再由“学会到做对”又是一个过程,要想把看似简单的问题做得完美,不仅需要考试时的认真、仔细,更要在平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较真:对自己在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不怕麻烦,回归课本和笔记,认认真真重新学习,深入思考,然后再寻找那些“质同形异”或“质异形同”的试题进行比较练习,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更要“小题大做”,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将这些失误记录在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再三反思,保证下次不再出错,切不可用“粗心”二字一带而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中考中“会而对、对而全”.
一、审题性失误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审题就是按照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去理解题意,有些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商量,需独立完成,在审题这第一步即出现失误.如忽略了题目的隐含条件等,从而误会了题意.
对策:审题就是仔细推敲,理清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弄清该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因此教学中,一般是分为三步来进行的:
第一步,看题意.读题先默读一次通过读题了解题目中讲了哪一个考点,对题目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的认识,并能复述考点.
第二步,找关键词.动手把已知、问题及题中的重点字找出来,关键是弄清题目涉及的考点.这样既能全面复习又能减少做题的失误.
第三步,筛选法.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明显错误的题先去掉,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二、知识性失误
纵向比较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始终是重点,知识性失误是根本失误,突出表现在概念含糊不清,物质的性质差异不明确等.
对策:中考仍是重基础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时,一是紧扣“关键字词”,深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每一个物理原理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同化和顺化的方式,自主内化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物理原理;二是把相近、相似的概念、物质进行比较,找到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原理、物质性质的辨析和理解;三是运用类比方法解题时要抓住问题本质,依据客观事实和物理原理,综合分析,取得结果,切不可机械模仿,顾此失彼而妄加推断.
三、思维性失误
解题时,有时思维会受阻,或因思维紊乱而发生失误.常见的思维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思维受到试题干扰信息的影响,而后向复杂的方向进行;二是思考作答时思维不够严密,存在漏洞;三是受到平时练习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变化等.
1.思维不精误入圈套
命题者常有意设置“圈套”或“陷阱”.在解题时,思维“不精明”的学生,难以明辩是非曲直,仍沿袭常规思维方式或机械地套用常用解法,从而容易上当受骗.
2.思维定势先入为主
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正确的思维定势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误的思维定势则产生思维的惰性,用旧观点看新问题,穿新鞋走老路,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解题中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应用概念和规律、公式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避免思维层面错误的关键.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应避免先入为主,克服平时训练中的一些熟题、熟方法的干扰,注重对“貌似神离”、“形同质异”题的分析、比较,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防止思维定势.当题目稍作变化(变条件、变数据、变要求等),熟题变成生题,负迁移是导致思维方式错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理解物理原理,掌握通识通法,熟悉一般问题的分析方法是优化思维,提高思维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表述性失误
近几年中考物理阅卷分析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方面命题者为了拉开差距,处处设陷阱,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解答时需条理清晰,表达规范.但从每年阅卷分析后的结果看,很多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述含糊不清等而引起不必要的表述性失误导致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对策: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做简答题时,注意所用物理专用名词要准确,必要时可进行专项练习;物理用语的使用要按题目要求,并且书写要规范;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是答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等;所写内容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要切中问题的要点,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般应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来回答.
五、心理性失误
中考不仅是一场智力因素的考试,也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以轻松、自信、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是从心理上所作的必要准备.有的学生对某一类型的试题有畏惧感,或对文字信息较多的试题产生心理波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答题,造成错解而失分,甚至放弃作答.
对策:平时,我们一要着力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经历挫折的体验中增强抗挫折的心理能力;二要告诫学生在碰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相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对自己有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多想想自己以前成功的事例、最理想的成绩,以此增强自己的信心,尽量使懂的地方不失分;三要正视现实,学会反思,及时调整心理,特别在考试成绩不佳时,更应调整心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
无论是中考还是平常的考试,均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学习“由不会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再由“学会到做对”又是一个过程,要想把看似简单的问题做得完美,不仅需要考试时的认真、仔细,更要在平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较真:对自己在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不怕麻烦,回归课本和笔记,认认真真重新学习,深入思考,然后再寻找那些“质同形异”或“质异形同”的试题进行比较练习,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更要“小题大做”,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将这些失误记录在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再三反思,保证下次不再出错,切不可用“粗心”二字一带而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中考中“会而对、对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