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上篇介绍了70或火箭筒的创新之处及结构,下篇将展示70式火箭弹以及70式火箭筒的改进型——70-1或火箭筒。
火箭弹
70式火箭筒所配用的70式破甲火箭弹弹径为62mm,简称“62破”。全弹由战斗部、压电引信、发动机和电点火具等部件组成。
战斗部
战斗部由药形罩、炸药、隔板等组成。药形罩为单锥等壁厚结构,由塑性好、比重大的紫铜板旋压而成。主药柱的爆速高达8300m/s,质量268g,副药柱采用同样的炸药,质量82g。隔板由非金属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改变副药柱爆轰波传播方向,有利于提高金属射流聚集度,进而提高破甲深度。
压电引信
引信是整个火箭弹中结构最复杂的一个部分,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火箭弹的安全性以及在击中目标时能否及时可靠起爆。
70式火箭弹配用的引信为电-1甲引信,56-1式40mm火箭筒破甲弹也采用过这种引信。电-1甲引信为弹头触发弹底起爆式,其引信头部与位于主装药后部的引信主体通过导线相连。
该引信是在国产火炮用破甲弹上广泛使用的电-1引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不带自毁机构,属于压电发火的全保险型引信。电-1甲引信的构造、性能和电-1引信基本相同,只是做了局部改动。改进后的电-1甲引信的零部件尺寸比较小,抗碰撞强度有所减弱,以适应单兵反坦克火箭弹初速低、膛压低的特点。
电-1甲引信由引信头部和引信主体两大部分组成。引信头部装在风帽顶端,整体为铝合金车制而成的空心圆柱形。引信头部的顶端为锥形,在锥形后端车有一道用来减弱引信头部强度的环槽,以保证击中目标时引信头部能及时变形,甚至以大倾角碰撞目标时,该环槽仍能使引信头部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压缩压电晶体,不致于造成整个引信失效。
引信主体同样为圆柱形,安装在战斗部装药的最底端,并与外壳相连,以保证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引信主体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上壳体组件、回转座组件和底座组件组成,每一组件又包含数个零件。非使用状态时,在内部簧力作用下,引信主体形成机械和线路短路双重保险。
电-1甲引信的工作原理是:当火箭弹被发射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筒下降到最下方位置,不再限制住保险钢珠,保险钢珠即在惯性力作用下滚落,进而解除了对回转体的限制。但由于此时回转体的惯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均与扭簧的旋转力矩相反,并大于回转体扭簧的旋转力矩,使回转体不能旋转。当火箭弹飞出发射筒后,后喷的火药燃气作用在火箭弹上的直线加速力逐渐消失,回转体的惯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相应减小了,当扭簧的旋转力矩大于二者合力矩时,回转体开始旋转。在转动90。后,回转体左侧的制转销将回转体限制住,并使雷管对准传爆药和导爆药,而雷管下方的导电簧片伸出,与导电柱接触,此时雷管不再短路,整个引信即处于待发状态。回转体转正所需要的时间大约8~10毫秒,所以70式火箭筒的膛口保险距离约为1m左右。当引信头部垂直碰撞目标时,引信头部从环槽部位以下开始变形,并压缩压电晶体(当引信以大倾角碰撞目标时,环槽以上部位弯曲,环槽以下部分变形并向一侧弯曲,进而压缩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压后,产生上千伏的电压,其能量有90%以上从引信的导电回路进入电雷管使其爆炸,进而引爆主装药,产生金属射流摧毁目标。从碰撞目标到主装药爆炸的整个时间不到100微秒,其灵敏度远高于普通的机械引信。
电-1甲引信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以及隔离机构简单可靠等优点。但该引信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隔离保险解除时需要弹体有较大的直线加速度,二是膛口保险距离过短;三是由于结构所限,在落角很大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可靠发火,四是该引信不带自毁机构,对瞎火弹的处理比较麻烦,五是在携带和使用该引信时,需要注意随时避开高压电源,以避免因产生感应电场而发生危险。
发动机
发动机由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固药座、发射药、喷管、尾翼和扭簧组成。燃烧室壳体由合金钢管车制而成,燃烧室内用胶固定着22根毛刷式发射药,总质量59g。发动机燃烧室尾部与喷管用螺纹连接在一起。喷管带有缩喉和扩张段。喷管锥部外圆上焊接有尾翼固定座,6片尾翼各由一套转轴和扭簧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座上。转轴为空心结构,两端翻边铆在尾翼座上,防止脱落。
由于70式火箭弹体积小、射程较近,所以6片尾翼未设同步环和张开后锁定机构,总体结构相对简单,装配比较方便。
装配时,火箭弹的尾翼在发射筒内呈向前折叠状态。当火箭弹飞离发射筒后,其尾翼会在弹簧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打开,以保持弹体飞行稳定。
电点火具
电点火具由导线、电点火头及火药组成。击发时,由压电晶体产生的电流使点火头发热,点燃点火药,从而引燃毛刷式发射药,使发动机工作。
70-1式62mm火箭筒
70式62mm火箭筒在部队试用后,针对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多项改进,于1974年改进定型为70-1式火箭筒。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放弃了可靠性不高的击锤击打压电晶体的电发火方式,改为电磁感应原理,即利用磁体运动切割线圈产生发火电流的方法来点火,大大提高了发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70-1式火箭筒与70式火箭筒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是:70式的待击拉柄设在发射机右侧,70-1式将待击拉柄改为设于发射机座后上方的推杆式样。70-1式发射时先将待击杆向前推到位,使其被阻铁卡住停留在前方,扣动扳机后,待击杆解脱,在簧力作用下向后复位,待击杆运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从而击发火箭弹。此外,70-1式采用了圆柱形握把,握把中安装有电磁发电机;70-1的发射机构中还取消了训练阻铁系统和保险扳手,使得操作进一步简化。
70/70-1式62mm火箭筒均配有专用携行背具,每具火箭筒配一套背具,背具本身质量2kg。每套背具平时携行6发火箭弹,左右两个弹袋各装3发,此时总质量9.98kg,必要时可携带10发火箭弹,其中4发放在中间并捆紧,此时总质量15.3kg。
虽未列装 影响却深
70式火箭筒设计时间比较短,但其性能上是完全合格的,并且还有一些独特优点,比如整个武器结构简单,前发射筒可以重复使用,火箭弹的威力相对口径而言也是比较大的。
但由于70式火箭筒是一种应急性武器,上马比较仓促,前期论证工作不够充分,这就决定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
问题之一是机械瞄具简单粗糙,没有测距装置,射击不同目标时需要事先估算距离,不利于作战的快速反应,加上直射距离短,因此射击精度较为有限。问题之二是压电发火系统寿命低,在低温条件下发火不可靠。问题之三是在待发状态下整个武器系统较长,携带不方便。问题之四是破甲威力不足,垂直破甲厚度只有280mm,难以对付迅速发展的国外主战坦克装甲。
由于70式火箭筒存在上述缺陷,难以达到军方的要求,加上中苏关系的紧张状态开始松缓,迫在眉睫的威胁已消失等多种原因,导致70式最终没有列装部队。至于改进后的70-1式,则一直生产到1980年代初期,装备部分空降兵部队,另外有少量外贸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尽管70式火箭筒在设计上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该系统的诞生标志着国内开始摆脱苏联笨重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弹的模式,而向西方的轻型纯火箭发动机原理靠拢的一次成功尝试。此外,该系统在火箭弹和发射筒上大量使用轻型高强度材料,来满足整个武器系统轻型化的需求,尽可能地使武器系统从生产、训练到使用都得到简化,这些革新举措均是70式火箭筒可贵的探索。
由于外军科技水平和作战思想的变化,70式火箭筒难以应付1980年代的战场环境,国内在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由此诞生了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种在70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器是1984年定型的FHJ84式62ram单兵双管火箭筒,目前在我军部队中装备较为广泛。
从我国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发展历程来看,70式火箭筒设计上体现的先进技术经验在后来的国产单兵火箭系统上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自主研发的技术积累,70式火箭筒系统影响深远。
(全文完)
编辑/曾振宇
火箭弹
70式火箭筒所配用的70式破甲火箭弹弹径为62mm,简称“62破”。全弹由战斗部、压电引信、发动机和电点火具等部件组成。
战斗部
战斗部由药形罩、炸药、隔板等组成。药形罩为单锥等壁厚结构,由塑性好、比重大的紫铜板旋压而成。主药柱的爆速高达8300m/s,质量268g,副药柱采用同样的炸药,质量82g。隔板由非金属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改变副药柱爆轰波传播方向,有利于提高金属射流聚集度,进而提高破甲深度。
压电引信
引信是整个火箭弹中结构最复杂的一个部分,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火箭弹的安全性以及在击中目标时能否及时可靠起爆。
70式火箭弹配用的引信为电-1甲引信,56-1式40mm火箭筒破甲弹也采用过这种引信。电-1甲引信为弹头触发弹底起爆式,其引信头部与位于主装药后部的引信主体通过导线相连。
该引信是在国产火炮用破甲弹上广泛使用的电-1引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不带自毁机构,属于压电发火的全保险型引信。电-1甲引信的构造、性能和电-1引信基本相同,只是做了局部改动。改进后的电-1甲引信的零部件尺寸比较小,抗碰撞强度有所减弱,以适应单兵反坦克火箭弹初速低、膛压低的特点。
电-1甲引信由引信头部和引信主体两大部分组成。引信头部装在风帽顶端,整体为铝合金车制而成的空心圆柱形。引信头部的顶端为锥形,在锥形后端车有一道用来减弱引信头部强度的环槽,以保证击中目标时引信头部能及时变形,甚至以大倾角碰撞目标时,该环槽仍能使引信头部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压缩压电晶体,不致于造成整个引信失效。
引信主体同样为圆柱形,安装在战斗部装药的最底端,并与外壳相连,以保证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引信主体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上壳体组件、回转座组件和底座组件组成,每一组件又包含数个零件。非使用状态时,在内部簧力作用下,引信主体形成机械和线路短路双重保险。
电-1甲引信的工作原理是:当火箭弹被发射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筒下降到最下方位置,不再限制住保险钢珠,保险钢珠即在惯性力作用下滚落,进而解除了对回转体的限制。但由于此时回转体的惯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均与扭簧的旋转力矩相反,并大于回转体扭簧的旋转力矩,使回转体不能旋转。当火箭弹飞出发射筒后,后喷的火药燃气作用在火箭弹上的直线加速力逐渐消失,回转体的惯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相应减小了,当扭簧的旋转力矩大于二者合力矩时,回转体开始旋转。在转动90。后,回转体左侧的制转销将回转体限制住,并使雷管对准传爆药和导爆药,而雷管下方的导电簧片伸出,与导电柱接触,此时雷管不再短路,整个引信即处于待发状态。回转体转正所需要的时间大约8~10毫秒,所以70式火箭筒的膛口保险距离约为1m左右。当引信头部垂直碰撞目标时,引信头部从环槽部位以下开始变形,并压缩压电晶体(当引信以大倾角碰撞目标时,环槽以上部位弯曲,环槽以下部分变形并向一侧弯曲,进而压缩压电晶体)。压电晶体受压后,产生上千伏的电压,其能量有90%以上从引信的导电回路进入电雷管使其爆炸,进而引爆主装药,产生金属射流摧毁目标。从碰撞目标到主装药爆炸的整个时间不到100微秒,其灵敏度远高于普通的机械引信。
电-1甲引信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以及隔离机构简单可靠等优点。但该引信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隔离保险解除时需要弹体有较大的直线加速度,二是膛口保险距离过短;三是由于结构所限,在落角很大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可靠发火,四是该引信不带自毁机构,对瞎火弹的处理比较麻烦,五是在携带和使用该引信时,需要注意随时避开高压电源,以避免因产生感应电场而发生危险。
发动机
发动机由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固药座、发射药、喷管、尾翼和扭簧组成。燃烧室壳体由合金钢管车制而成,燃烧室内用胶固定着22根毛刷式发射药,总质量59g。发动机燃烧室尾部与喷管用螺纹连接在一起。喷管带有缩喉和扩张段。喷管锥部外圆上焊接有尾翼固定座,6片尾翼各由一套转轴和扭簧固定在相应的固定座上。转轴为空心结构,两端翻边铆在尾翼座上,防止脱落。
由于70式火箭弹体积小、射程较近,所以6片尾翼未设同步环和张开后锁定机构,总体结构相对简单,装配比较方便。
装配时,火箭弹的尾翼在发射筒内呈向前折叠状态。当火箭弹飞离发射筒后,其尾翼会在弹簧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打开,以保持弹体飞行稳定。
电点火具
电点火具由导线、电点火头及火药组成。击发时,由压电晶体产生的电流使点火头发热,点燃点火药,从而引燃毛刷式发射药,使发动机工作。
70-1式62mm火箭筒
70式62mm火箭筒在部队试用后,针对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多项改进,于1974年改进定型为70-1式火箭筒。其中最重要的改进是放弃了可靠性不高的击锤击打压电晶体的电发火方式,改为电磁感应原理,即利用磁体运动切割线圈产生发火电流的方法来点火,大大提高了发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70-1式火箭筒与70式火箭筒在外形上最大的区别是:70式的待击拉柄设在发射机右侧,70-1式将待击拉柄改为设于发射机座后上方的推杆式样。70-1式发射时先将待击杆向前推到位,使其被阻铁卡住停留在前方,扣动扳机后,待击杆解脱,在簧力作用下向后复位,待击杆运动过程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从而击发火箭弹。此外,70-1式采用了圆柱形握把,握把中安装有电磁发电机;70-1的发射机构中还取消了训练阻铁系统和保险扳手,使得操作进一步简化。
70/70-1式62mm火箭筒均配有专用携行背具,每具火箭筒配一套背具,背具本身质量2kg。每套背具平时携行6发火箭弹,左右两个弹袋各装3发,此时总质量9.98kg,必要时可携带10发火箭弹,其中4发放在中间并捆紧,此时总质量15.3kg。
虽未列装 影响却深
70式火箭筒设计时间比较短,但其性能上是完全合格的,并且还有一些独特优点,比如整个武器结构简单,前发射筒可以重复使用,火箭弹的威力相对口径而言也是比较大的。
但由于70式火箭筒是一种应急性武器,上马比较仓促,前期论证工作不够充分,这就决定了它的缺陷也很明显。
问题之一是机械瞄具简单粗糙,没有测距装置,射击不同目标时需要事先估算距离,不利于作战的快速反应,加上直射距离短,因此射击精度较为有限。问题之二是压电发火系统寿命低,在低温条件下发火不可靠。问题之三是在待发状态下整个武器系统较长,携带不方便。问题之四是破甲威力不足,垂直破甲厚度只有280mm,难以对付迅速发展的国外主战坦克装甲。
由于70式火箭筒存在上述缺陷,难以达到军方的要求,加上中苏关系的紧张状态开始松缓,迫在眉睫的威胁已消失等多种原因,导致70式最终没有列装部队。至于改进后的70-1式,则一直生产到1980年代初期,装备部分空降兵部队,另外有少量外贸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尽管70式火箭筒在设计上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该系统的诞生标志着国内开始摆脱苏联笨重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火箭增程弹的模式,而向西方的轻型纯火箭发动机原理靠拢的一次成功尝试。此外,该系统在火箭弹和发射筒上大量使用轻型高强度材料,来满足整个武器系统轻型化的需求,尽可能地使武器系统从生产、训练到使用都得到简化,这些革新举措均是70式火箭筒可贵的探索。
由于外军科技水平和作战思想的变化,70式火箭筒难以应付1980年代的战场环境,国内在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由此诞生了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种在70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器是1984年定型的FHJ84式62ram单兵双管火箭筒,目前在我军部队中装备较为广泛。
从我国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发展历程来看,70式火箭筒设计上体现的先进技术经验在后来的国产单兵火箭系统上得到了应用。作为一种自主研发的技术积累,70式火箭筒系统影响深远。
(全文完)
编辑/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