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显而易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至关重要。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呢?下面几位来自社会各界的家长的发言,也许能给您一些启发。
NO.1 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杨女士(杂志编辑 儿子5岁):我看过一个故事:报告厅里鸦雀无声,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位教授作学术报告。他讲得太精彩了,人们都投以敬佩的目光。讲到一半,教授咳嗽起来,他很绅士地把手伸进裤兜里,想拿出手绢挡住口鼻。然而,当他用拿出来的东西去遮掩口鼻的一刹那,下面竟哄堂大笑。原来教授掏出的不是手绢,而是袜子!教授觉得纳闷:为什么早上费劲找不到的袜子会在裤兜里呢?他自然也很尴尬,然而他毕竟是个学者,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便立即向大家检讨说:“对不起,请原谅。都怪我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的确,这与没有养成良好的收放物品的习惯有关。如果从小养成了有条理、爱整洁的习惯,能把物品整理好,有序地放在固定的地方,就不会有上述事情发生了。其实有这类缺憾的人并不少见,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越着急越找不到要找的东西,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耽误了多少事,甚至造成失误遗憾终身。所以,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看似小事,可是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而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则会使人终身受益。
NO.2 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汤先生(儿童教育研究员 女儿7岁):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应从小抓起。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好的或不良的习惯都容易养成。家长应正确地把握,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倾向时,就要及时纠正,把孩子引导到好的方向。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好习惯,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生活习惯,其中包括:睡眠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安静入睡并保持正确的睡姿,头在被外,最好是右侧卧,身体略弯曲;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3~4岁,每天睡眠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饮食习惯,如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洗脸、刷牙,饭后要漱口,睡前要洗脸、洗脚等。
二是文明礼貌习惯,教会幼儿使用“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会主动地说“妈(爸),我要出去了!”“妈,我回来了!”“请吃饭!”“请慢吃!”等常用的打招呼用语。当家里有客人时,要教会孩子与客人打招呼,告诉他如何向客人问好。一开始,孩子会有些害羞和害怕,甚至会躲到妈妈背后。只要大人多多鼓励、及时引导,一定能很快养成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板起脸孔训孩子;那样他既害羞又害怕,以后更不敢与客人见面了。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使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培养其健全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是学习习惯,包括善于动脑、细心观察、积极探索。入学之初,还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课、勤学好问、按时完成作业等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四是热爱劳动的习惯,使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以外,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良好习惯,如爱惜粮食,保护图书和玩具,做事有始有终有条理等。
NO.3 培养习惯也要循序渐进
牛女士(全职妈妈 女儿4岁):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旦形成后,很难改变。培养良好习惯,要从婴幼儿期开始。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如果不注意培养,孩子就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不良习惯。比如大人觉得孩子小不会收拾东西,就允许他把东西随意丢放,家长又没时间收拾,孩子长期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就会习以为常。一旦形成心理定势、行为定势,再矫正起来就困难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让孩子明确物品应放在固定位置,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如这是小猪的家,这是汽车的家……为便于记忆,容易成功,可在各物品的“家”中贴上相应的画片。孩子玩过玩具,让他“送回家”。只要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要求,孩子的良好放物习惯是会很快形成的。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将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用完放回原处开始,到自己独立完成,形成习惯;从具体物品一一对应摆放开始,到带有概括性的分类摆放,如这儿放玩具类,那儿放图书类……家长直接参与的成分由大至小,开始可由家长指定或与孩子一起商量放物的地方,到孩子自己安排放物的地方;从带着孩子做,到检查孩子做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孩子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觉,自理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始终要关注孩子,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励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然,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长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和孩子一起成长。
NO.4 及时戒除幼儿不良习惯
易女士(警察 女儿3岁):我们说,幼儿的好习惯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反过来,幼儿的不良习惯多半也是家长养成的。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会采取两种态度:要么是大发雷霆、打骂禁止;要么是视而不见、默认迁就。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妥当。家长要明白,幼儿的不良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不可能让他一朝一夕彻底改掉,所以强迫制止往往无济于事。我认为,想要戒除幼儿的不良习惯,并且不伤亲子感情,最好是及时。一发现问题就加以制止,而且要坚持不打、不骂、不吓的原则,循循善诱、讲明利害、耐心引导。因为责骂、处罚只会让幼儿气馁或者逆反。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引导他改变,若是一味地靠打骂来禁止,只会造成亲子“双输”的局面。另外,那种视而不见的做法,实质上是在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结果会越来越糟。
NO.5 培养好习惯应注意细节
冯先生(幼儿园教师 儿子6岁):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注意下面的几个细节:
家长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习惯,而且要始终以身作则。
孩子第一次做任何事都要按好习惯要求,反复强化。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切忌前后要求矛盾、家人要求不统一。
教给幼儿好的做事方法,教会幼儿提问,注意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
尊重幼儿心理、生理特点。一般来说,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自己感兴趣和有需求的事物。因此,幼儿的学习往往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
经常肯定孩子已有的好习惯,注意用事实总结好习惯、坏习惯的利弊,让孩子一直坚持好习惯。
NO.1 好习惯使孩子终身受益
杨女士(杂志编辑 儿子5岁):我看过一个故事:报告厅里鸦雀无声,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一位教授作学术报告。他讲得太精彩了,人们都投以敬佩的目光。讲到一半,教授咳嗽起来,他很绅士地把手伸进裤兜里,想拿出手绢挡住口鼻。然而,当他用拿出来的东西去遮掩口鼻的一刹那,下面竟哄堂大笑。原来教授掏出的不是手绢,而是袜子!教授觉得纳闷:为什么早上费劲找不到的袜子会在裤兜里呢?他自然也很尴尬,然而他毕竟是个学者,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便立即向大家检讨说:“对不起,请原谅。都怪我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的确,这与没有养成良好的收放物品的习惯有关。如果从小养成了有条理、爱整洁的习惯,能把物品整理好,有序地放在固定的地方,就不会有上述事情发生了。其实有这类缺憾的人并不少见,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越着急越找不到要找的东西,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耽误了多少事,甚至造成失误遗憾终身。所以,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看似小事,可是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而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则会使人终身受益。
NO.2 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
汤先生(儿童教育研究员 女儿7岁):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应从小抓起。幼儿的可塑性很强,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好的或不良的习惯都容易养成。家长应正确地把握,一旦发现孩子有不良习惯倾向时,就要及时纠正,把孩子引导到好的方向。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好习惯,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生活习惯,其中包括:睡眠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安静入睡并保持正确的睡姿,头在被外,最好是右侧卧,身体略弯曲;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3~4岁,每天睡眠12个小时,4~5岁11个小时;5~6岁10个小时。饮食习惯,如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洗脸、刷牙,饭后要漱口,睡前要洗脸、洗脚等。
二是文明礼貌习惯,教会幼儿使用“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会主动地说“妈(爸),我要出去了!”“妈,我回来了!”“请吃饭!”“请慢吃!”等常用的打招呼用语。当家里有客人时,要教会孩子与客人打招呼,告诉他如何向客人问好。一开始,孩子会有些害羞和害怕,甚至会躲到妈妈背后。只要大人多多鼓励、及时引导,一定能很快养成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板起脸孔训孩子;那样他既害羞又害怕,以后更不敢与客人见面了。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使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培养其健全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是学习习惯,包括善于动脑、细心观察、积极探索。入学之初,还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课、勤学好问、按时完成作业等好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四是热爱劳动的习惯,使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以外,家长还应注意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良好习惯,如爱惜粮食,保护图书和玩具,做事有始有终有条理等。
NO.3 培养习惯也要循序渐进
牛女士(全职妈妈 女儿4岁):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旦形成后,很难改变。培养良好习惯,要从婴幼儿期开始。这个时期的孩子可塑性最强,如果不注意培养,孩子就会在不经意间形成不良习惯。比如大人觉得孩子小不会收拾东西,就允许他把东西随意丢放,家长又没时间收拾,孩子长期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就会习以为常。一旦形成心理定势、行为定势,再矫正起来就困难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让孩子明确物品应放在固定位置,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如这是小猪的家,这是汽车的家……为便于记忆,容易成功,可在各物品的“家”中贴上相应的画片。孩子玩过玩具,让他“送回家”。只要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要求,孩子的良好放物习惯是会很快形成的。
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将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用完放回原处开始,到自己独立完成,形成习惯;从具体物品一一对应摆放开始,到带有概括性的分类摆放,如这儿放玩具类,那儿放图书类……家长直接参与的成分由大至小,开始可由家长指定或与孩子一起商量放物的地方,到孩子自己安排放物的地方;从带着孩子做,到检查孩子做的情况。这样就能使孩子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觉,自理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始终要关注孩子,多用鼓励的方法,激励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然,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长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和孩子一起成长。
NO.4 及时戒除幼儿不良习惯
易女士(警察 女儿3岁):我们说,幼儿的好习惯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反过来,幼儿的不良习惯多半也是家长养成的。不少家长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会采取两种态度:要么是大发雷霆、打骂禁止;要么是视而不见、默认迁就。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妥当。家长要明白,幼儿的不良习惯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不可能让他一朝一夕彻底改掉,所以强迫制止往往无济于事。我认为,想要戒除幼儿的不良习惯,并且不伤亲子感情,最好是及时。一发现问题就加以制止,而且要坚持不打、不骂、不吓的原则,循循善诱、讲明利害、耐心引导。因为责骂、处罚只会让幼儿气馁或者逆反。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出问题的症结,引导他改变,若是一味地靠打骂来禁止,只会造成亲子“双输”的局面。另外,那种视而不见的做法,实质上是在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结果会越来越糟。
NO.5 培养好习惯应注意细节
冯先生(幼儿园教师 儿子6岁):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注意下面的几个细节:
家长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习惯,而且要始终以身作则。
孩子第一次做任何事都要按好习惯要求,反复强化。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切忌前后要求矛盾、家人要求不统一。
教给幼儿好的做事方法,教会幼儿提问,注意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
尊重幼儿心理、生理特点。一般来说,幼儿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自己感兴趣和有需求的事物。因此,幼儿的学习往往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
经常肯定孩子已有的好习惯,注意用事实总结好习惯、坏习惯的利弊,让孩子一直坚持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