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三物理很快就转入复习阶段,如何在系统复习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和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保证复习的高质高效,又摆在每位初三物理教师的面前,本文试从系统复习的三个不同阶段——归纳小结阶段、强化训练阶段和拓宽延伸、变化创新阶段具体谈谈一些做法或应注意的问题.
1 归纳小结阶段
本阶段是系统复习的第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慢”、“细”、“透”.
首先是“慢”:“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每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一个开始,每部分内容的复习也是一个开始,因此,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有意识的把节奏放慢,一方面可以缓冲学生对学习模式改变所引起的不适应(毕竟新课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方方面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适当放松身心,从容应对,为下阶段紧张高强度的复习积聚足够的能量;对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来说,节奏放慢对他们的意义不亚于“又获得了一个开始”,在第一个开始,他们做得不够好,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开始,他们就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去应对,而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开始他们重新看到希望,重拾自信,并因此激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为他们早日归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其次是“细”:在归纳小结阶段,老师不能“点到即止”,走过场;更不能记流水帐,炒冷饭;而应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力争多角度,全方位梳理已学知识,也就是说,这一复习阶段要尽可能做到“细”.
例如,在归纳小结某一专题内容时(力、热、光、电、声中的某个专题),教师可以先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把知识点逐个呈现,然后按大纲的要求差异(如了解、记忆、理解、掌握、应用)进行归类整理,再从考试题型的角度(填空、选择、实验、计算、综合等)进行分析归纳,这样,通过不同角度、层面的梳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有了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为以后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打下基础.
当然,要在归纳小结阶段保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复习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例如,上述中的复习内容的不同呈现、归纳方式便是一个认知性加工过程.但这样还不够,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热情和浓厚兴趣,教师还应尽可能对复习内容进行情趣性加工,例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亲眼所见的就一定真实吗?”(在复习光学中的实像与虚像时进行的情趣性引入).“拔河比赛中,有力就一定会赢吗?为了获胜,应考虑哪些因素?”(在复习力、相互力、平衡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时进行的情趣性加工),情趣性加工,可以是设置一些与复习内容有关的情趣问题,也可以是一些补充的情趣操作、情趣讲演、情趣板书设计等,物理本身是有趣的,只要教师用心发掘,定有不菲收获.
最后是“透”:也就是内容通透,洞悉复习内容中的每个知识点,该了解的、记忆的、理解的、掌握的、应用的均成竹在胸,对相关公式的推导、变形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也就是透了,这时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和解题的冲动,可以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实战检阅,值得一提的是,内容通透了,不是说复习任务完成了,更不是说具体的解题方法就掌握了,能力就提高了,方法的总结和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一定强度的实战训练才能达到的,但内容通透了,为后面练习的从容应对和考试的游刃有余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同时,系统复习的第一阶段——归纳小结阶段也完成了.
2 强化训练阶段
为了总结方法和提高能力,系统复习必须经过的第二阶段是强化训练阶段,本阶段的特点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优”、“精”、“专”.
“优”:优化练习组合,优化组合的问题,也就是整份题目的科学布局的问题,对题目要练些什么,从而达到理解哪些概念、掌握哪些方法、提高哪些能力等等应有个总体构想、规划和安排,对这点,教师绝不能掉以轻心,具体应注意如下四点:1.组合题应尽可能履盖复习内容中的各知识点,并对思考性强、能力要求高的题目相对侧重;2.题目应兼顾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等各个层次;3.难度、梯度和灵活程度的安排要合理,由浅入深、逐层深入;4.部分题目要求既能启迪思维,又能提高兴趣,引起学生共鸣.
“精”:精选例题练习题,在构思好练习组合之后,对照组合的要求一一挑选对应的题目,在挑选编排每一道具体的题目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所选题目要有代表性,要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现状;2.部分题目要易于暴露学生的思维弱点,训练和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品质;3.部分题目要易于变化迁移,有延伸空间,为最后阶段的拓宽延伸、变化创新打下基础.
“专”:也就是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正中要害,要澄清概念的、加深理解的、方法考查的、能力考查的都要认真挑选中肯的题目,题目选好了,练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里,我举例说明一下.为了澄清功的概念,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同一个木箱,先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匀速推动距离s,推力做功为W1,再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推动相同的距离s,推力做功为2,则:1_____2,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不少同学还是认为1>2,之前我猜想,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W=Fs应该是最熟识不过的了,但是否就彻底理解了公式的含义?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不会受到干扰、影响?出于这个考虑,我安排了该题目,通过分析,学生彻底理解了W=Fs的含义,澄清了功的概念.
3 拓宽延伸、变化创新
在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部分强化题目进行必要的拓宽、延伸和变化,拓宽,是指在原题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延伸,指在原题的基础上按照原题的方向加深思考一些新的问题;变化,是指对原题的个别条件进行增减或改变形成新的问题,再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我对上面所举例题的拓宽、延伸、变化如下:拓宽:①木箱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有什么关系?②木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关系如何?延伸:①木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②在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否相等?变化:在两个水平面上把木箱推动之后,均撤掉推力,木箱的运动状态将有何变化?
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题目拓宽变化、延伸深化,一方面可以弥补因时、空间限制而使强化题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不足,使开阔视野和完善知识系统变得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融会贯通能力;而最重要的,题目的延伸变化,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要跟着灵活变化,这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料泛滥的今天,系统复习的最后两个阶段,亦即强化训练阶段和拓宽延伸、变化创新阶段,教师的功用被大大的弱化了,因为为学生度身定造的强化训练题已逐渐被没完没了的资料练习题取代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付出了加倍的时间和精力,而收获则是打了折扣的,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警惕的问题.
1 归纳小结阶段
本阶段是系统复习的第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慢”、“细”、“透”.
首先是“慢”:“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每部分内容的学习是一个开始,每部分内容的复习也是一个开始,因此,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有意识的把节奏放慢,一方面可以缓冲学生对学习模式改变所引起的不适应(毕竟新课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方方面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适当放松身心,从容应对,为下阶段紧张高强度的复习积聚足够的能量;对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来说,节奏放慢对他们的意义不亚于“又获得了一个开始”,在第一个开始,他们做得不够好,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开始,他们就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去应对,而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开始他们重新看到希望,重拾自信,并因此激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为他们早日归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
其次是“细”:在归纳小结阶段,老师不能“点到即止”,走过场;更不能记流水帐,炒冷饭;而应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力争多角度,全方位梳理已学知识,也就是说,这一复习阶段要尽可能做到“细”.
例如,在归纳小结某一专题内容时(力、热、光、电、声中的某个专题),教师可以先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把知识点逐个呈现,然后按大纲的要求差异(如了解、记忆、理解、掌握、应用)进行归类整理,再从考试题型的角度(填空、选择、实验、计算、综合等)进行分析归纳,这样,通过不同角度、层面的梳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有了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为以后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打下基础.
当然,要在归纳小结阶段保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复习内容进行创造性加工,例如,上述中的复习内容的不同呈现、归纳方式便是一个认知性加工过程.但这样还不够,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热情和浓厚兴趣,教师还应尽可能对复习内容进行情趣性加工,例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亲眼所见的就一定真实吗?”(在复习光学中的实像与虚像时进行的情趣性引入).“拔河比赛中,有力就一定会赢吗?为了获胜,应考虑哪些因素?”(在复习力、相互力、平衡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时进行的情趣性加工),情趣性加工,可以是设置一些与复习内容有关的情趣问题,也可以是一些补充的情趣操作、情趣讲演、情趣板书设计等,物理本身是有趣的,只要教师用心发掘,定有不菲收获.
最后是“透”:也就是内容通透,洞悉复习内容中的每个知识点,该了解的、记忆的、理解的、掌握的、应用的均成竹在胸,对相关公式的推导、变形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也就是透了,这时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种跃跃欲试的心情和解题的冲动,可以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实战检阅,值得一提的是,内容通透了,不是说复习任务完成了,更不是说具体的解题方法就掌握了,能力就提高了,方法的总结和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一定强度的实战训练才能达到的,但内容通透了,为后面练习的从容应对和考试的游刃有余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同时,系统复习的第一阶段——归纳小结阶段也完成了.
2 强化训练阶段
为了总结方法和提高能力,系统复习必须经过的第二阶段是强化训练阶段,本阶段的特点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优”、“精”、“专”.
“优”:优化练习组合,优化组合的问题,也就是整份题目的科学布局的问题,对题目要练些什么,从而达到理解哪些概念、掌握哪些方法、提高哪些能力等等应有个总体构想、规划和安排,对这点,教师绝不能掉以轻心,具体应注意如下四点:1.组合题应尽可能履盖复习内容中的各知识点,并对思考性强、能力要求高的题目相对侧重;2.题目应兼顾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等各个层次;3.难度、梯度和灵活程度的安排要合理,由浅入深、逐层深入;4.部分题目要求既能启迪思维,又能提高兴趣,引起学生共鸣.
“精”:精选例题练习题,在构思好练习组合之后,对照组合的要求一一挑选对应的题目,在挑选编排每一道具体的题目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所选题目要有代表性,要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现状;2.部分题目要易于暴露学生的思维弱点,训练和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品质;3.部分题目要易于变化迁移,有延伸空间,为最后阶段的拓宽延伸、变化创新打下基础.
“专”:也就是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正中要害,要澄清概念的、加深理解的、方法考查的、能力考查的都要认真挑选中肯的题目,题目选好了,练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这里,我举例说明一下.为了澄清功的概念,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用同样大小的力F推同一个木箱,先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匀速推动距离s,推力做功为W1,再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推动相同的距离s,推力做功为2,则:1_____2,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不少同学还是认为1>2,之前我猜想,学生对功的计算公式W=Fs应该是最熟识不过的了,但是否就彻底理解了公式的含义?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不会受到干扰、影响?出于这个考虑,我安排了该题目,通过分析,学生彻底理解了W=Fs的含义,澄清了功的概念.
3 拓宽延伸、变化创新
在系统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部分强化题目进行必要的拓宽、延伸和变化,拓宽,是指在原题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延伸,指在原题的基础上按照原题的方向加深思考一些新的问题;变化,是指对原题的个别条件进行增减或改变形成新的问题,再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我对上面所举例题的拓宽、延伸、变化如下:拓宽:①木箱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有什么关系?②木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关系如何?延伸:①木箱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②在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上,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否相等?变化:在两个水平面上把木箱推动之后,均撤掉推力,木箱的运动状态将有何变化?
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题目拓宽变化、延伸深化,一方面可以弥补因时、空间限制而使强化题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不足,使开阔视野和完善知识系统变得省时省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融会贯通能力;而最重要的,题目的延伸变化,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要跟着灵活变化,这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料泛滥的今天,系统复习的最后两个阶段,亦即强化训练阶段和拓宽延伸、变化创新阶段,教师的功用被大大的弱化了,因为为学生度身定造的强化训练题已逐渐被没完没了的资料练习题取代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付出了加倍的时间和精力,而收获则是打了折扣的,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警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