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与心相通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言行,温暖学生的心灵,做到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
  关键词: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16-02
  
  身处校园之中,我经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这学生怎么这样!老师亲眼看到他刚刚犯了错误,他竟然矢口否认,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十分不满”。“你们班的学生我可管不了,犯了错误比老师还有理”。“你看看这学生,犯了错误还跟老师振振有辞,到办公室还敢大喊大叫,太不象话了!”……
  众所周知,教师教育学生是为了学生能够成材。学生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他们为什么对教师的教育这样反感,把教师的好心拒之门外呢?我国中医理论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我们发展经济也有“要致富,先修路”的妙招。教师批评教育学生虽与治病、治穷不同,但运用“通络”、“通路”之理,认真研究“通心”之术,却是我们减少烦恼和痛苦,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但怎样才能做到师生心心相通呢?
  
  一、用爱沟通,做到以爱感人
  
  学生向教师关闭了心灵的闸门,或者站到了教师的对立面,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爱”的通道出现了梗阻。因为“爱”是师生心心相通的基础,不爱则不尊,不尊则不服。
  1.重视自我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古来就有“打铁需要自身硬”的说法。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力差,效果不好,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的机率就会增加;如果我们的言行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就不愿以我们为师;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就不会尊重教师的人格。教师的烦恼有多半是自身素质不高造成的。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师面前,表现会截然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完善自我,用高素质来博得学生的爱,让学生从心里佩服我们。
  2.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学生言行。
  教师要想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是否对教师的批评有过不满,是否能够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更何况现在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关爱、理解、尊重和宽容,得到平等、民主和公正。如果我们只顾欣赏自己的所谓“良苦用心”,而不能想想学生的渴望,那我们就会陷入“自以为是”、“随心所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学会了换位思考,我们不仅会减少烦恼,还会增加许多朋友。
  3.解决学生的困难和苦恼,温暖学生的心灵。
  学生的困难和苦恼是多方面的,有学习的、生活的、同伴的、师长的,还可能有情感和健康方面的。教师只顾对学生管管管,催学生学学学;而不去看一看,谈一谈,劝一劝和帮一帮,那么时间一长,这种“师爱”的缺失,换来的就是“爱师”的缺失。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在教室里、楼道内、操场上多停留半个小时,和学生聊聊天,谈谈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学生的心里就会暖融融的。要知道,教师的爱就像阳光,经常照耀,学生才会茁壮成长。
  
  二、用情沟通,做到以情动人
  
  现在的青年学生把师情看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一种师情,教师和学生的个别接触也是一种师情。这种师情更能感动和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
  1.选择恰当的教育时间和地点。
  自尊,是学生的天性和进步的动力。因此,教育个别学生不要在自己的课上或班级有正课的时候进行,否则既伤了学生的自尊,又会使学生对教师故意占用自己上课的时间产生不满情绪;放学回家的时间最好也不要占用,否则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担心和反感;而最佳的时间是自习课或课间。在教育个别学生时,还应该尽量避开人多的教室和办公室,找一个能让师生两个人敞开心扉的地方,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教师的尊重,隐私能得到保护。
  2.态度诚恳,尊重学生的权利。
  有些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喜欢拿出家长作风,用高人一等的姿态和学生谈话,这只会加大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师生的心灵沟通。还有一些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能保持头脑冷静,气急败坏或态度蛮横,这是无能的表现,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起学生的嘲笑。因此,我们谈话的态度要诚恳,话语要有感染力,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既像父母,又像朋友,既宽容又严格。我们应懂得,没有宽容就没有亲近,没有严格就没有效果的道理。
  3.分清错误轻重,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校园和谐的基础。有的教师,情绪一上来就不分错误的轻重,想批就批,想怎么批就怎么批,这是不应该的。如果有的学生犯了大错,教师却因其说了几句软话就轻易放过,而对错误较轻的学生却不留情面,不分场合,小题大作,就会使学生感到不公平,对批评不满,对教师恼火。另外,毛病多的学生对教师怎样对待好学生犯错误也十分敏感,如果厚此薄彼,也会让学生不服。
  4.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
  有的教师说,批评就是批评,掺进表扬就没力度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批评教育学生不是要力度,而是要效果。因此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挖掘学生身上的缺点,否则只会使学生感到他在教师眼里一无是处,对教师产生反感,容易破罐子破摔。如果教师能说说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那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苦心,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激发起积极上进的心态,努力改正缺点和错误。
  
  三、用理沟通,做到以理服人
  
  学生的无理言行,是思想认识问题。要端正认识,必须通过平等的沟通和辩论。
  1.教师要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
  批评教育学生时,如果双方僵持不下,教师一定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举止和言行,若发现自己有错,切不可碍于自己的身份羞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有人认为教师向学生认错有损教师尊严。其实不然,教师向学生认错是平等、勇敢的表现,只会得到学生的佩服和尊敬。教师要为人师表,在认错方面也应该起表率作用。教师都认错了,学生还能不认错吗?师生之间的坚冰还能不融化吗?
  2.允许学生为自己辩护。
  为自己辩护是学生的权利。只有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为所思所想讲明白,学生才能舒心,教师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学生存在错误,教师就会在倾听中看出端倪,从而切中要害,彻底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也好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权利,又辩明了道理,何乐而不为呢?
  3.批评学生要抓住要害,有理有据。
  教师批评学生有时有理说不清,这是不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和草率行事造成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先摸清学生的思想,弄清错误的事实,设计好批评教育的重点和过程。比如,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逐渐引导学生说出事情的经过,找出自己的错处;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是错的,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最后再说说今后怎么做。学生如果轻描淡写,教师可趁此抓住要害,摆事实,讲道理,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使其心服口服,痛改前非。
  其实,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中的烦恼和痛苦也是学生的烦恼和痛苦。这种烦恼和痛苦,对学生来说似乎无可奈何,但对教师来说,那就大不一样:必须深刻反思,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把烦恼和痛苦赶出校园。那样,就能让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生活紧张又和谐,让教师和学生心心相通,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责任编辑 韩四清】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就要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紧紧把握作文教学中各学段的要求,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从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与需要出发,确立适合各学段标准的四个教学依据,即依标定教、依生定教、依需定案、依时定案,并把这四个依据作为作文教学的一把标尺,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以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课标;学生;教学依据;实
寒冬腊月,梅花开放,因为遇见你,才有了我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题记   “因为我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时,我都不由的想到了你,在冬天的雪地上,你看起来是那么高大,阳光,浑身都充满了春天的味道。就是这样的你,让我忍不住想要靠近你,接近你,成为你的朋友。   期末考试,我发挥失常了,心灰意冷,整天把自己闷在家里刷题,背书。直到过年时,我回到奶奶家也一直足不出
Two years ago, I had a very straightforward reading pattern. Every few days, I’d read a book. I would immerse myself in its characters and storylines, swim in its style, snatch up every opportunity th
亲爱的父亲:   你还好吗?当我孤独地站在学校门口,仰望天空,乌云滚滚,一大块一大块压得人喘不过气,此刻不知不觉便想起了你。因为有你,我的世界永远阳光明媚。   今天是我参加作文竞赛的日子,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雨从昨天夜里一直到现在都没停过。当天色微亮,别人都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我被你硬生生从床上拽了起来。你很严肃地说:“还不起来,要迟到了。”虽然很冷,但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从床上爬起来。等我
关键词自然 自然 意义 特性 来源  近年来,中国思想中的“自然”观念在学界引起比较多的关注,包括道家、道教、儒家、佛教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都参与到这一观念的研讨中,就它的内涵、特性、学理地位等,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展开多方位的探讨,在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①这一符号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是由于道家领域里对某些问题的热议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是一个通贯不同时
【摘 要】  现阶段的新课改提出,英语基础初级阶段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這种教育环境下,对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就集中在语言的实际应用方面,这正好符合交际教学法的语言指导体系。交际法教学是以话语教学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学习,学会正确的使用语言。本文以探讨交际法运用为基础,着重探索
Host: Hi. I’m hanging out with Haim at the legendary BBC Maida Vale Studios with Daniele and Este and Alana. I feel like I’ve met you before, because, let me tell you my history with your brilliant ba
内容提要:施特劳斯的问题意识是在德国魏玛时期形成的。作为一个生长在“神学一政治”危机中的德国犹太人,施特劳斯从清理当代犹太人问题诸种解决方案入手,在批判自由主义同化方案和犹太复国主义方案的过程中,对现代的启蒙事件做了哲学上的深入剖析,从而开辟了一条柏拉图式政治哲学研究路向。犹太人问题是施特劳斯学术研究的隐秘起点和重要线索,为我们理解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同时也对我们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
Australia  澳大利亞   Pupils have external exams at 18. These exams act as a certificate of school completion and, depending on grade, entry into tertiary education.   学生在18岁时要参加外部考试。这些考试相当于学校结业证书,并根据年级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手;学情分析;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59-02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程,对其充满了好奇,特别是一、二单元的观察与寻访更能激发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针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探究。然而他们往往会忽略身边的一些事物,如“自己的手”。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一部分,关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