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课,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探究,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当中学会正确的思考和分析问题,从实践探究活动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更进一步的激励学生投入到历史学习当中去。
1.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可能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本身历史课程就是讲述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学生会感觉这些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以及年代有很大的距离感,因此不愿意去接触和学习。因此,在探究活动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首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会对活动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将重点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然后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也会更加认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历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没有被毁坏之前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再和之后的状态进行对比,因此可以开展一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辩论赛,正方的学生认为“圆明园应该重建”,这一历史文明,现代的人们都没有亲眼看到过,他代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也向世人展现着当时的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特色,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所以说圆明园应该重建。反方的学生则认为“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残破的圆明园遗址正是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的警钟,圆明园的毁灭是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悲剧,让人们痛心的同时也永远不会忘记当时的那段历史,如果说重建的话,那么当时的那段历史就很可能逐渐的被人们遗忘。双方各持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完全的展现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2.分组教学,展开探究活动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探究活动课堂上,分组分工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主题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并进行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进行明确的分工,针对教师布置的主题,有人负责专门查找相关的资料,有的则负责对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创造精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历史主题,根据主题的内容对历史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探究活动的主题,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探究任务,接下来就是进行明确的分工。可以开展“东西方文明的对话”的主题探究活动,学生首先搜集一些关于东方文明的例子和人物背景,接下来分配一个成员来进行西方文化思想资料的搜集,通过模块化的整理分析将整个探究活动的内容具体化,中国古代的荀子、顾炎武等人物的思想,西方的伏尔泰、卢梭等思想,搜集这些中外文化思想来开展探究活动,将这些资料整理后形成中外文明的对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最终完成探究任务。
3.实施教学评价,提升探究活动课的质量
教学评价是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让教师了解到教学的基本状况,及时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漏洞,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性的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片面的,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学生的真实状况。所以说在教学评价的形式上应该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且这样新颖的方式也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新奇,愿意参与到课堂评价当中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规定一段时间来作为教学评价的周期,通过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表现,教师给出正确的评价。当学习完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则认为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对于基本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牢固。有的学生则认为关于这段历史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加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同时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历史知识,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1.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可能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本身历史课程就是讲述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学生会感觉这些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以及年代有很大的距离感,因此不愿意去接触和学习。因此,在探究活动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首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会对活动的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将重点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然后组织开展一些小型的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形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所以也会更加认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历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没有被毁坏之前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再和之后的状态进行对比,因此可以开展一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辩论赛,正方的学生认为“圆明园应该重建”,这一历史文明,现代的人们都没有亲眼看到过,他代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也向世人展现着当时的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特色,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所以说圆明园应该重建。反方的学生则认为“圆明园不应该被重建”,残破的圆明园遗址正是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的警钟,圆明园的毁灭是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悲剧,让人们痛心的同时也永远不会忘记当时的那段历史,如果说重建的话,那么当时的那段历史就很可能逐渐的被人们遗忘。双方各持己见,展开激烈的辩论,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完全的展现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2.分组教学,展开探究活动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采取分组教学的形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探究活动课堂上,分组分工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主题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并进行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进行明确的分工,针对教师布置的主题,有人负责专门查找相关的资料,有的则负责对教材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创造精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设置历史主题,根据主题的内容对历史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探究活动的主题,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探究任务,接下来就是进行明确的分工。可以开展“东西方文明的对话”的主题探究活动,学生首先搜集一些关于东方文明的例子和人物背景,接下来分配一个成员来进行西方文化思想资料的搜集,通过模块化的整理分析将整个探究活动的内容具体化,中国古代的荀子、顾炎武等人物的思想,西方的伏尔泰、卢梭等思想,搜集这些中外文化思想来开展探究活动,将这些资料整理后形成中外文明的对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最终完成探究任务。
3.实施教学评价,提升探究活动课的质量
教学评价是每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对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让教师了解到教学的基本状况,及时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漏洞,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了解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况,对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有更加清晰的了解。传统的教学评价的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都是教师对学生做出比较客观性的评价,但是这样的评价基本上都是片面的,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学生的真实状况。所以说在教学评价的形式上应该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学生的真实情况,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且这样新颖的方式也会让学生感觉比较新奇,愿意参与到课堂评价当中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规定一段时间来作为教学评价的周期,通过对学生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表现,教师给出正确的评价。当学习完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则认为关于这段历史的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对于基本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牢固。有的学生则认为关于这段历史的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了解的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更加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课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同时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历史知识,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