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本科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他们的人格。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并善待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地放飞。[1]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探究,与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科学课堂在很多时候是无法预知的,是需要随课堂情境不断生成的,教师要利用课堂中的偶发因素形成开放、充满活力且易为学生接受的课堂。根据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创建生本教育的课堂,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如何创建生本教育的科学课堂呢?
  一、 积极创设符合生本理念的教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状态,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科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可持续的发展性学习。教师要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努力创设情境,使问题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使学生的思维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不再只是一个被添加的容器,而是一个可点燃的火把。[1]这样,学生由课堂上的旁观者真正变成了参与者,尤其是那些本身对科学缺乏兴趣,被形容为“差生”“后进生”的同学,在经历了自身的体验后,将无形的知识转化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为“有趣”,将“落后”变为“跟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让学生实践的素材,使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和形成感到亲切、自然,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在交流对氧气的认识后,再来看氧气的颜色和闻氧气的气味,学生的态度就会很消极,因为他们在小学就知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如果在学生发表对氧气的认识后问:“你们平时看到和闻到的是纯净的氧气还是空气?”学生一般会回答:“空气。”教师可再问:“学过《光的色散》后,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白光,但是它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七种色光颜色不同,但混合后原来的颜色不见了。那么,空气中的各种气体会不会也有各自的颜色,混合后变成没有颜色了;会不会也有各自的气味,混合后变成没有气味了呢?你看过纯净的氧气吗?你闻过纯净的氧气吗?”这时,那些还没有看见和闻到过纯净氧气的学生就会有想看、想闻的欲望了。这里,教师巧妙采用了类比,使原来对闻氧气和看氧气的活动没有需求的学生变得有需求了,让学生再次陷入矛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二、 妙用课堂生成信息丰富生本课堂
  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思想,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变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常使教师对教学过程难以预料,经常惹出一些“麻烦”,教师如果能妥善处理这些“麻烦”,那它们将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2]
  例如,在《空气》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一个活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含量。教材中是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变浑浊的快慢。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小组进行探究。结果各小组汇报探究情况时,均回答石灰水和未通入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显得有些乱。此时教师改变课堂设计,针对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这个结果,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提出了“广口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可能我们通入的空气太少”等三种猜测。前两种猜测,学生很快就用事实和实验推翻了。对第三种猜测,教师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通入空气呢?”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往石灰水中打气,于是拿来打气筒马上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3]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可遇而不可求,教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应该以灵活的运作,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点火”,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使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体现了生本课堂的意义。这样,学生学习科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和快乐的体验,“跟进”了科学学习的步伐。
  三、 实验是生本课堂的有效载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本课堂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经验告诉我们,对部分常规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进,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努力钻研,从而增强教学效果。[1]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我们通过滴指示剂和不滴指示剂的对比说明滴指示剂的作用,滴加过程中颜色慢慢褪去,边滴边讨论哪种物质过量、哪些物质消耗完了,从而认识完全反应与恰好完全反应的区别。又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我们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笔者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 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 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 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丝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再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笔者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 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2. 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适当地改进实验设计,引导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索,动手验证改进后的实验结果,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激烈的研讨和辨析,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动手中生趣,在生趣中求知,在求知中提升。
  四、 小组合作实现生本课堂效益最大化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才能在学习上真正“动”起来。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曾经做过实验,不同的学习方法所掌握的知识在两周后还能记住多少,如图1所示。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扬民主,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信学生,善于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上,让学生在课堂操作中感知事物,在头脑中产生表象,以动促思,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并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活”起来。
  例如,在上复习课前,我们让学生先整理一章的知识点,然后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课余就要认真“备课”:思考、讨论、征询意见,探求多种解题方法,甚至总结出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等,做到胸有成竹。课堂上被推选出的学生从容登台,以与教师不同的口吻、方式和方法讲述出来,有其特殊的亲和力、感召力和说服力。通过讲的讲、问的问,全体同学都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4]“小老师”精彩的讲解,同学追根问底,加上同学对“小老师”的评分,学生愉快地学到了知识,突破了复习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整个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互动协作,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得到了激励和鼓舞,人人都跃跃欲试。这样,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增强了他们随堂应变的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中真正“活”了起来。[4]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讲题初步体验到了教师的角色,使他们能从深层次思考学习问题并加深了其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能做出来的题目不一定能讲出来,做出题目与讲出来让别人懂是不一样的,只有彻底弄懂题目以及相关知识,才能讲得爽!让学生体验教师角色,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总之,在生本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动”起来,改变学生过多的被动式学习,提高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让他们经过动手、动脑和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其中的曲折和乐趣,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进而成为善思、会说、能做、创新型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海勇. 创设生本课堂 提升教学效益[J]. 华章,2011(05).
  [2] 徐宗谦.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探讨[J]. 科技信息,2011(05).
  [3] 冯占希. “动态生成”让科学课堂更精彩[J]. 民营科技,2010(02).
  [4] 刘雪峰,王正联. 让物理习题课的教学“动”起来[J]. 物理教学探讨,2005(0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30例,好转12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6例,死亡8例。
【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的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也就为教师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展开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08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
【摘 要】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外,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训练,因为语言的学习其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在生活中进行运用,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教学 教学质量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004  高中英语学习需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而这是传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TNFα、S-100B蛋白的水平,探讨TNFα、S-100B蛋白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本文指出,对于译学学科建设众说纷纭的根本原因在于:译学定义的弹性过大,翻译学的概念过于模糊.务必强化翻译理论体系意识,创建翻译学和界定译学建设的状况必须以理论体系为
期刊
【摘 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街道上的斑马线,还是棋盘上的一局棋,大到国法,小到家规,纵横交错的规则到处可见。  【关键词】规则 区域活动 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207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规则”同样处于重要的位置。如何在组织区域活动中做到有条不紊呢?笔者认为,合理运用各种明示或暗示的“
【摘 要】近年来,中国英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即使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但是城镇和农村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课堂效率是反映教师是否教学得当,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好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农村 课堂 提高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38  要想提高农村的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提
社会语言学以社会环境中的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语言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语言现象.本文就中国军人的恭维语行为进行
【摘 要】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科技发展迅速,对于人才终身化、自主化学习成为了必需能力;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改革,高中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学科,与社会接轨,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应不断探索、构建新的学习模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主化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37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