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称号。
四十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六十余种。
曾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法国、泰国、韩国及香港、台湾、澳门、深圳、大连、北京、广州、郑州、合肥等国家和地区及城市成功地举办画展三十多次,被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
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国际阿卡得密奖”和“教育文化勋章”;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国际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2003年荣获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2005年荣获“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他是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画家;他用风骨飘逸、简洁疏放的线条,为中国人物画坛带来了一个个深具古典意味和传统人格魅力的艺术形象。他就是陕西画坛的领军人物——王西京。
笔绘黄河 诠释时代精神
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悬挂着画家王西京应中央办公厅、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之邀专门创作的巨幅作品《黄河,母亲河》。画长18米,高3.72米,画中潺潺溪流,从充满力量、骨体坚凝的岩石间流出,清澈柔美,岩石的上方,万壑争流而又支汊丛生;中流砥柱的出现,挽狂澜于既倒,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画面高潮部分,黄河之水自天而下,璀璨的金色如梦如幻,光华中的水雾氤氲缭绕,传写出力量与激情的升腾升华,金色的光照射着右下角的岩石,与前两处岩石形成对比,暗示着辉煌的远景。
这幅作品是王西京历时半年,前后历经九个月的构思创作完成的,也是他继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创作的《黄河览胜》大型山水画题材之后的又一宏伟巨制。美术评论家龚正向在参观时说:“作为宏大叙事与国家形象的载体,《黄河,母亲河》让我们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对中国气派的激情诠释与演绎。”
技艺卓越 领衔西北画坛
1984年,王西京为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创作的《远去的足音》,是他的成名作。 这幅画以戊戌变法为题材,刻画戊戌六君子在维新变法中壮烈牺牲的场景。画面上,临刑前的六位烈士身形伟岸,手戴镣铐而痛心疾首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强烈的黑白对比,大笔墨垂直线条的运用,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悲壮气氛。地面上的几片枫叶,既含蓄又具有绘画的美感。这件作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收入多种画集相册,成为王西京的代表作之一。
自《远去的足音》之后,王西京把艺术的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层,他创作出一系列历代杰出的爱国志士、诗人、作家、画家,如屈原、司马迁、阮籍、嵇康、陶潜等造像。通过捕捉到的人物个性特质,他把这些承担民族重任和净化灵魂的精神典范,深刻而准确地刻划,成功地再现了这些历史文化人物为国家和民族承担苦难,赤胆忠心,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崇高人格。
当今中国画坛,王西京是少数几个能通透人类历史文化而进行艺术创造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始终重视把灵魂与思想放到第一位,其次才是艺术语言和形式。王西京笔下有很多以古典诗词和历史典故为背景的清逸之作,如《唐人诗意》、《魏武观海》、《竹林七贤》……这些作品表现了王西京对绘画语言的高超组织能力,他注重萃取与题材灵魂相一致的笔墨语言,萃取过的语言充满理性与感情,始终随着作品人物命运与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墨彩的每一笔浓、淡、干、湿,线条的每一处提、按、使、转是性灵的音符,奏响生命的旋律。《魏武观海》中的沧桑笔墨构出了浩瀚的意境,贯穿时空的“士”人风骨跃然纸上,这既是对历史的重读,也是对“士”文化精神再次准确地把握。
画坛标杆的魅力
王西京有两次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
第一次是在1985年。那一年,他结束了18年的美术编辑生涯,从西安日报社调任西安市文化局,创建西安中国画院并出任院长。 “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辉煌的历史遗存,而建国已经三十多年,却没有一所可以供画家专业研究和切磋技艺的画院。”王西京下定决心,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为西安的美术家们,为西安的文化事业发展做成这件事。虽然现实给予他的是没有一寸土地,没有一分钱的“西安中国画院”,但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与一个城市的文化事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如今的西安画院,固定资产已经过亿,创作人员过百,并成功地在海内外举办了300多次展览,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100多次;成功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活动,已经成为西安当代文化的一个品牌,一大批青年画家在这里成长起来,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画坛的中坚力量。
第二次则是在陕西美术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王西京临危受命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把这形容为他创建西安中国画院后的第二次创业。在无经费、无机制的情况下,由他发起成立了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还成立了陕西美术奖,以此奖励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中国国家画院陕西创作研究中心、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暨西安国际美术城等项目相继落成或正式启动,由他担任总策划的“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全国巡展引起巨大轰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为王西京撰写的评论文章中这样写道:王西京对于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他具备一个优秀人物画家所应有的真诚和善意以及对人情的洞察、思辨能力,并从容不迫地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内在功力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中国的人物画精神升腾出富有探索意味的空间,为中国的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称号。
四十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六十余种。
曾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法国、泰国、韩国及香港、台湾、澳门、深圳、大连、北京、广州、郑州、合肥等国家和地区及城市成功地举办画展三十多次,被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
王西京在2000年荣获日本政府“国际阿卡得密奖”和“教育文化勋章”;2002年荣获汉城国际书画大展“国际贡献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特奥金质奖;2003年荣获日、中、韩“国际美术节大展”金奖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节”特等奖;2005年荣获“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特别奖,是我国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他是一位在当代中国画坛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影响深远的杰出人物画家;他用风骨飘逸、简洁疏放的线条,为中国人物画坛带来了一个个深具古典意味和传统人格魅力的艺术形象。他就是陕西画坛的领军人物——王西京。
笔绘黄河 诠释时代精神
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悬挂着画家王西京应中央办公厅、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之邀专门创作的巨幅作品《黄河,母亲河》。画长18米,高3.72米,画中潺潺溪流,从充满力量、骨体坚凝的岩石间流出,清澈柔美,岩石的上方,万壑争流而又支汊丛生;中流砥柱的出现,挽狂澜于既倒,象征着历史的转折;画面高潮部分,黄河之水自天而下,璀璨的金色如梦如幻,光华中的水雾氤氲缭绕,传写出力量与激情的升腾升华,金色的光照射着右下角的岩石,与前两处岩石形成对比,暗示着辉煌的远景。
这幅作品是王西京历时半年,前后历经九个月的构思创作完成的,也是他继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创作的《黄河览胜》大型山水画题材之后的又一宏伟巨制。美术评论家龚正向在参观时说:“作为宏大叙事与国家形象的载体,《黄河,母亲河》让我们强烈而清晰地感受到画家对中国气派的激情诠释与演绎。”
技艺卓越 领衔西北画坛
1984年,王西京为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创作的《远去的足音》,是他的成名作。 这幅画以戊戌变法为题材,刻画戊戌六君子在维新变法中壮烈牺牲的场景。画面上,临刑前的六位烈士身形伟岸,手戴镣铐而痛心疾首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强烈的黑白对比,大笔墨垂直线条的运用,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悲壮气氛。地面上的几片枫叶,既含蓄又具有绘画的美感。这件作品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被收入多种画集相册,成为王西京的代表作之一。
自《远去的足音》之后,王西京把艺术的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层,他创作出一系列历代杰出的爱国志士、诗人、作家、画家,如屈原、司马迁、阮籍、嵇康、陶潜等造像。通过捕捉到的人物个性特质,他把这些承担民族重任和净化灵魂的精神典范,深刻而准确地刻划,成功地再现了这些历史文化人物为国家和民族承担苦难,赤胆忠心,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崇高人格。
当今中国画坛,王西京是少数几个能通透人类历史文化而进行艺术创造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始终重视把灵魂与思想放到第一位,其次才是艺术语言和形式。王西京笔下有很多以古典诗词和历史典故为背景的清逸之作,如《唐人诗意》、《魏武观海》、《竹林七贤》……这些作品表现了王西京对绘画语言的高超组织能力,他注重萃取与题材灵魂相一致的笔墨语言,萃取过的语言充满理性与感情,始终随着作品人物命运与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墨彩的每一笔浓、淡、干、湿,线条的每一处提、按、使、转是性灵的音符,奏响生命的旋律。《魏武观海》中的沧桑笔墨构出了浩瀚的意境,贯穿时空的“士”人风骨跃然纸上,这既是对历史的重读,也是对“士”文化精神再次准确地把握。
画坛标杆的魅力
王西京有两次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
第一次是在1985年。那一年,他结束了18年的美术编辑生涯,从西安日报社调任西安市文化局,创建西安中国画院并出任院长。 “西安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辉煌的历史遗存,而建国已经三十多年,却没有一所可以供画家专业研究和切磋技艺的画院。”王西京下定决心,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要为西安的美术家们,为西安的文化事业发展做成这件事。虽然现实给予他的是没有一寸土地,没有一分钱的“西安中国画院”,但他明白,自己的命运已经与一个城市的文化事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如今的西安画院,固定资产已经过亿,创作人员过百,并成功地在海内外举办了300多次展览,荣获国内外各类大奖100多次;成功举办了“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活动,已经成为西安当代文化的一个品牌,一大批青年画家在这里成长起来,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画坛的中坚力量。
第二次则是在陕西美术发展最为艰难的时候,王西京临危受命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把这形容为他创建西安中国画院后的第二次创业。在无经费、无机制的情况下,由他发起成立了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还成立了陕西美术奖,以此奖励优秀的美术工作者。中国国家画院陕西创作研究中心、西安国际美术博物馆暨西安国际美术城等项目相继落成或正式启动,由他担任总策划的“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全国巡展引起巨大轰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在为王西京撰写的评论文章中这样写道:王西京对于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贡献是有口皆碑的。他具备一个优秀人物画家所应有的真诚和善意以及对人情的洞察、思辨能力,并从容不迫地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内在功力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中国的人物画精神升腾出富有探索意味的空间,为中国的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