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茶戏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之所以有这样的美誉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它幽默风趣的客家方言、独特的音乐风格、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独特的舞蹈表演都深深吸引着众人,这些都是采茶戏独有的艺术特色。在我所听过的采茶戏中感受到了那独特的魅力,歌词唱的都是现实生活写照,诉说着人们的生活经历,这样幽默、通俗易懂的客家语言都是吸引众人眼球的因素,它可以带给你快乐,也能从中体会到客家先人的艰苦生活。
【关键词】:采茶戏;赣州;生活
(一) 赣南采茶戏的来源
在赣南安远县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安远县有座九龙山,又叫九龙嶂。相传,在唐玄宗时期,有一个宫廷乐师雷光华和宫廷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为了逃避宫中的惩罚,于是两人一起逃出了宫廷,随同中原汉族农民南迁,南迁时经过安远县九龙山,发现这里依山傍水,便隐居在此开荒种茶,改姓为田。在九龙山定居后,他们辛勤劳作,在宫廷雷光华能歌善舞,为了消除劳动中的疲劳和传递情感,他们唱起了山歌、茶歌,并教茶农们一起唱采茶歌,将采茶的动作与采茶歌融合在一起,唱出了优美的旋律,并且受到农民们的喜爱,从此,采茶歌就流传至今。
赣南采茶戏曾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采茶戏是在茶山上形成的,客家先民以种茶谋生。它起源于赣南安远县的九龙山,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记载:“赣南采茶戏是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主要是由客家地域民歌特色的采茶歌和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来的。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为“茶灯戏”,随着粤东的采茶灯传入赣南,并受之影响,与九龙山茶区的民间灯彩相结合,在清乾隆时就已经盛行于赣南的信丰、赣县、南康等地。演变成有了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相结合的采茶戏,到了清初就形成了有简单情节,有了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继而又发展到十三场、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的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赣南采茶戏。后来采茶戏又发展到了民间生活,所唱的歌词就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现状,它唱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易唱、易记的地方语言。安远县九龙山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的前身与源头,它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特色,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塑造了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劳动人民自己的情感,而受到了百姓的普遍喜爱。
(二) 赣南安远县采茶戏方言的运用
[1]语言是地方戏曲的标志之一,地方戏曲舞台语言会影响到剧种的个性和风格特点,对剧种音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赣南安远县采茶戏是在客家茶山这片土壤上成长的剧种,客家方言是一种文学语言,脱离了这种客家语言,赣南采茶戏便没有了客家的韵律。安远县九龙山采茶戏载歌载舞有唱有白,它的舞台歌唱语言就是安远县当地的客家方言。它的语言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它没有运用古代诗歌和音乐的相互发展的音乐语言,没有五言七言的古乐府,五言七言的律师和绝句,很少用书面语,而是紧紧抓住客家话的地域语言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性格、推动情节和反映真实生活。例如《补皮鞋》这一唱段,几乎是安远县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小唱段,里边写的主人公是阿祥古,假扮成一个皮鞋匠,穿着破烂,在大街小巷唱着唱段,所唱的歌词都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唱的都是客家方言,诉说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补皮鞋为谋生之道,生活的艰苦,运用了客家方言的幽默、易唱、通俗易懂的特点来吸引大街小巷的众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唱词、语调、节奏等方面都能体现出客家方言的运用。在传统剧目《补皮鞋》、《上广东》、《卖杂货》等,唱词都使用了客家话,它通过口语化的语言和运用歇后语、谚语和谐音来达到唱词的幽默风趣的风格,如《上广东》唱段中,表妹与表哥的对话:“十二月的蛤蟆——亏你开得了口,一个人打线——连累别人;”在语调上,凡是听过这种采茶戏和熟悉当地客家话的人都能听出唱的语调跟平时说话的语调都是非常相像的;在节奏上,如《牡丹调》的唱词就用了切分的效果,这种运用与当地的方言也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日常用语的客家方言中,这种切分节奏的表达比比皆是。这种客家方言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特色、群众性的语言,是值得研究的宝贵财富。
注释:
[1]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参考文献:
[1]许怀林:《江西史稿》[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5月
[2]苏子裕:《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J],艺术百家,2003年02期
[3]赖丹:《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 》 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月
[4]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关键词】:采茶戏;赣州;生活
(一) 赣南采茶戏的来源
在赣南安远县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安远县有座九龙山,又叫九龙嶂。相传,在唐玄宗时期,有一个宫廷乐师雷光华和宫廷歌女产生爱情,犯了宫禁,为了逃避宫中的惩罚,于是两人一起逃出了宫廷,随同中原汉族农民南迁,南迁时经过安远县九龙山,发现这里依山傍水,便隐居在此开荒种茶,改姓为田。在九龙山定居后,他们辛勤劳作,在宫廷雷光华能歌善舞,为了消除劳动中的疲劳和传递情感,他们唱起了山歌、茶歌,并教茶农们一起唱采茶歌,将采茶的动作与采茶歌融合在一起,唱出了优美的旋律,并且受到农民们的喜爱,从此,采茶歌就流传至今。
赣南采茶戏曾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采茶戏是在茶山上形成的,客家先民以种茶谋生。它起源于赣南安远县的九龙山,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记载:“赣南采茶戏是明末清初起源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主要是由客家地域民歌特色的采茶歌和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来的。明代中后期逐步发展为“茶灯戏”,随着粤东的采茶灯传入赣南,并受之影响,与九龙山茶区的民间灯彩相结合,在清乾隆时就已经盛行于赣南的信丰、赣县、南康等地。演变成有了简单情节与人物歌舞动作相结合的采茶戏,到了清初就形成了有简单情节,有了最早赣南采茶戏——三角班。继而又发展到十三场、十余人演出的《九龙山摘茶》的茶灯戏剧,采茶灯演变成赣南采茶戏。后来采茶戏又发展到了民间生活,所唱的歌词就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现状,它唱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易唱、易记的地方语言。安远县九龙山采茶戏是赣南采茶戏的前身与源头,它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特色,源于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塑造了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抒发了劳动人民自己的情感,而受到了百姓的普遍喜爱。
(二) 赣南安远县采茶戏方言的运用
[1]语言是地方戏曲的标志之一,地方戏曲舞台语言会影响到剧种的个性和风格特点,对剧种音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赣南安远县采茶戏是在客家茶山这片土壤上成长的剧种,客家方言是一种文学语言,脱离了这种客家语言,赣南采茶戏便没有了客家的韵律。安远县九龙山采茶戏载歌载舞有唱有白,它的舞台歌唱语言就是安远县当地的客家方言。它的语言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它没有运用古代诗歌和音乐的相互发展的音乐语言,没有五言七言的古乐府,五言七言的律师和绝句,很少用书面语,而是紧紧抓住客家话的地域语言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性格、推动情节和反映真实生活。例如《补皮鞋》这一唱段,几乎是安远县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小唱段,里边写的主人公是阿祥古,假扮成一个皮鞋匠,穿着破烂,在大街小巷唱着唱段,所唱的歌词都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唱的都是客家方言,诉说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补皮鞋为谋生之道,生活的艰苦,运用了客家方言的幽默、易唱、通俗易懂的特点来吸引大街小巷的众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唱词、语调、节奏等方面都能体现出客家方言的运用。在传统剧目《补皮鞋》、《上广东》、《卖杂货》等,唱词都使用了客家话,它通过口语化的语言和运用歇后语、谚语和谐音来达到唱词的幽默风趣的风格,如《上广东》唱段中,表妹与表哥的对话:“十二月的蛤蟆——亏你开得了口,一个人打线——连累别人;”在语调上,凡是听过这种采茶戏和熟悉当地客家话的人都能听出唱的语调跟平时说话的语调都是非常相像的;在节奏上,如《牡丹调》的唱词就用了切分的效果,这种运用与当地的方言也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日常用语的客家方言中,这种切分节奏的表达比比皆是。这种客家方言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特色、群众性的语言,是值得研究的宝贵财富。
注释:
[1]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参考文献:
[1]许怀林:《江西史稿》[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年5月
[2]苏子裕:《论赣南采茶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革新》[J],艺术百家,2003年02期
[3]赖丹:《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 》 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月
[4]王欣:《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