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验独立设课的背景下,开展环境专业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要从课程保障措施、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改革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探讨。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独立设课;环境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独立设课是近年来国内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模式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被众多高校普遍认可和采用。
一、落实课程保障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具有独特鲜明的专业特色,微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应让教学经验丰富、理论课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扎实的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通过教授参与实验课、以老带新、听课评课等措施,形成一支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优质实验教学梯队,能有效地加强微生物学实验课师资队伍建设。
2.教材建设。独立设课后,原来的实验项目难以满足新的课程要求。在参考同类实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讨论,学院编制了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环境类微生物实验教材。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在注重传统经典实验的同时,改造和拓宽了实验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实验技术在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应用和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验证性、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开展一些比较简单的创新型、设计型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实验条件保障。学校实验管理处对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加大了实验经费的投入,更新和添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条件,有效地保证了独立设课的创新型、设计型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改革教学观念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互动意味着开放的学习氛围和张扬的个性。教师应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的实验课堂,使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还应通过校内外的交流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实验技能和道德素质培养并重。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素质教育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部分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预习不认真、上课玩手机、实验结果不记录、实验报告抄袭等不良现象在实验课堂中是存在的。此种现象的发生与学生的道德素养缺失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改革教学模式
微生物实验独立设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强化预习,注重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转变为主导,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自主研究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改革考核方法
环境微生物实验独立设课后考核方式与传统的理论考试有很大区别,它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学生,考核评价学生。考核评价采用“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实验素养+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全过程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还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实践表明,独立设课背景下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得到扭转,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相信随着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将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霞,宋粉云.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97-98.
[2]汤红妍,徐航,董铁有.环境监测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30-31.
作者简介:陈兴都(1979— ),男,陕西安康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的实验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独立设课;环境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实验独立设课是近年来国内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实验课程独立设课模式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被众多高校普遍认可和采用。
一、落实课程保障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具有独特鲜明的专业特色,微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应让教学经验丰富、理论课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扎实的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通过教授参与实验课、以老带新、听课评课等措施,形成一支由老中青教师组成的优质实验教学梯队,能有效地加强微生物学实验课师资队伍建设。
2.教材建设。独立设课后,原来的实验项目难以满足新的课程要求。在参考同类实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调研讨论,学院编制了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环境类微生物实验教材。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在注重传统经典实验的同时,改造和拓宽了实验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实验技术在环境污染与防治中的应用和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验证性、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开展一些比较简单的创新型、设计型实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实验条件保障。学校实验管理处对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加大了实验经费的投入,更新和添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验仪器,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条件,有效地保证了独立设课的创新型、设计型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改革教学观念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互动意味着开放的学习氛围和张扬的个性。教师应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的实验课堂,使学生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乐于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还应通过校内外的交流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实验技能和道德素质培养并重。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素质教育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部分学生对实验课程不重视,预习不认真、上课玩手机、实验结果不记录、实验报告抄袭等不良现象在实验课堂中是存在的。此种现象的发生与学生的道德素养缺失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改革教学模式
微生物实验独立设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合理安排实验内容,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强化预习,注重基础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转变为主导,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自主研究式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四、改革考核方法
环境微生物实验独立设课后考核方式与传统的理论考试有很大区别,它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学生,考核评价学生。考核评价采用“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课堂表现+实验素养+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全过程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还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实践表明,独立设课背景下环境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得到扭转,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相信随着独立设课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将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晓霞,宋粉云.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独立设课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97-98.
[2]汤红妍,徐航,董铁有.环境监测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30-31.
作者简介:陈兴都(1979— ),男,陕西安康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学的实验教学与研究。